熱門搜尋 :
超高速乙太網路已正式推出近十年,早期發展時因寬頻不足以及多媒體內容寥寥可數,加上使用10/100Mbit/s的高速頻寬應付既有需求已綽綽有餘,導致超高速乙太網路的推廣寸步難行。但從IEEE即將於2008年開始撰寫40GbE與100GbE標準來看,超高速乙太網路已擺脫過去陰影,準備於市場大顯身手。
市調機構樂觀預期,由於晶片設計、傳輸技術持續成熟,行動電視風潮將吹向全球各地,尤以亞洲為最。不過由於營運模式與收費機制未定,成為限制市場的潛在挑戰。另外,包括台灣在內的諸多地區,由於在頻譜分配與執照發放議題難以獲得共識,市場發展時程可能會再往後拖延。
MIMO技術已成為IEEE 802.11n WLAN的標準。雖然802.11n 2.0草案版本已通過,但市場上仍有11n標準制定前的產品,該技術在不須增加功率與頻寬下增加資料傳輸率,不過技術複雜度的增加卻提高生產測試成本。因此須在不犧牲產品特性與品質前提下,改善MIMO產品測試的時間。
雖然無線網路具備部署快速、安裝成本低及配置靈活等優勢,但802.11a/b/g的家庭網路能否在家庭環境中,傳送高品質的HD視訊成為討論焦點。此外,多重路徑干擾、可用頻寬及相同頻段設備干擾也是考量因素;而802.11n標準,將能成功實現資料處理量、頻段可用性、抗多重路徑干擾及達成HD視訊品質要求。
藍牙從最早期的1.0版本不斷演進,今日已經發展到3.0版本,而再加上與其他新興技術的整合,藍牙的傳輸範圍愈大、速率愈快。不過,正因為功能愈強,藍牙技術門檻也隨之提升。業者唯有時時掌握技術的最新發展,才能推出最佳產品。
藍牙技術已廣泛用於行動電話與個人電腦周邊,為進一步擴大應用市場,藍牙技術聯盟宣布將超低功耗的Wibree技術納入新一代標準中,並計畫於2008年第三季推出首款超低功耗產品,進一步鞏固藍牙技術的市場地位。
無線區域網路的原先構想為電腦應用,如今已擴大至各種可攜式裝置中,為因應無線多媒體裝置的普及與頻寬的密集應用,IEEE 802.11n標準應運而生,過去版本只須透過軟體升級就能享受更快的傳輸速率與頻寬。
從802.11n draft 2.0版本已於今年3月底定與今年6月WiFi聯盟開始認證draft 2.0相關產品已超過九十款的產品通過測試,加上各通訊廠陸續推出相關晶片方案看來,802.11n已逐漸走出去年的低迷市場;在終端應用朝行動領域發展下,各方皆看好802.11n將為無線網路市場帶來無限商機。
藍牙技術與時俱進,在廣納其他無線短距傳輸技術以後,由於可滿足更多不同層次與應用的使用者,因此更加刺激相關市場的發展。分析機構表示,2007年全球全年藍牙產品的出貨量可望達八億件,成長率達四成,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藍牙耳機之外,其他終端裝置如遊戲機也開始內建藍牙技術,讓藍牙應用更加普及。
自從藍牙技術聯盟宣布擁抱其他無線個人接取網路以後,這項同時納入無線、短距、低耗電、高傳輸範圍與速率等特性的傳輸技術,再度在市場掀起巨浪。尤其頂著全球出貨逾十五億件的光環,海納百川的藍牙技術能否延續這波熱潮,持續在通訊業界發光,其整合度的高下將是關鍵。
無線技術標準的持續演進迫使電信公司須支付龐大成本,而軟體無線射頻系統(SDR)則能解決此問題。可重新規畫式無線射頻系統透過軟體升級支援多種標準,電信公司毋須布建新設施就能提供新無線技術與服務給用戶。而可重新規畫式無線電的最大挑戰為類比電路及類比電路與數位電路間的橋接,經由類比數位轉換器的突破進展,可使軟體無線射頻廣泛採用。
隨著手機系統自GSM、GPRS至3G、3.5G或UMTS一路發展,現今的手機系統也須提供更複雜的多頻、多模的技術支援。近年來以IT為平台的無線通訊技術也不斷推陳出新,冀望帶給人們更多的便利,造成藍牙、無線區域網路等無線通訊產品需求快速成長。由於個人通訊、聯網的習慣改變,進一步加速異質網路的互聯應用與平台整合。
電力線通訊雖然傳輸速率不低,加上具布建優勢,理應成為當紅技術。然因技術瓶頸高,包括距離、電磁干擾、連結設備都可能影響訊號品質,因而受到不少阻礙。不過若能針對各項議題提出解答,電力線的起飛仍非神話。
2004年10月美國聯邦通訊傳播委員會開放寬頻網路在電力線上的運作,不過由於電力線通訊須要先解決有限的傳輸速度、高昂成本與用戶認識度有限的難題,因此面臨不少挑戰。Ovum認為,唯有優先取得統一標準、找到殺手級應用、延伸傳輸距離、增加傳輸速率與可靠性,才能與其他競爭技術一較長短。
從歐洲的DVB-H與中國的DMB-TH將進入商業營運看來,行動型數位電視高頻模組調諧器的要求成為潛在問題;此外,商品化的單波段與數位電視收訊用前端處理模組的特徵、規格、解決手法,以及行動型數位電視用單波段模組的調諧器發展動向,也將是關注焦點。
因應射頻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射頻晶片勢必朝高整合的方向邁進,而發展整合型射頻晶片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欲擁有多功能的可攜式裝置。就目前市場發展的射頻整合趨勢來看,主要可分為兩大部分進行討論,分別是整合藍牙、FM、WiFi、GPS等無線傳輸技術的整合型晶片,與針對行動通訊技術的GSM、EDGE、3G等而發展的雙模手機射頻晶片。
根據統計,寬頻用戶持續成長,可望在2010年突破四億戶,平均複合成長率逼進20%,龐大的商機讓通訊產業頗為樂觀。而其中的電力線通訊由於具備最後一哩優勢,更是被不少業界人士看好,可望乘寬頻通訊網路之勢而起。
儘管電力線通訊具備除了通訊設備,對終端用戶幾乎為零的安裝成本與最後一哩的強大優勢,然而電力線通訊依舊面臨內外交迫的困難局面。對內來說,電力線始終難以突破雜訊干擾難題,又因為陣營彼此對立,技術無法互通,拖緩了電力線通訊成長的腳步;就外部來看,不管是DSL、無線網路家族的傳輸速率、涵蓋範圍與市場占有率都持續突飛猛進,也讓電力線通訊的處境更加困窘。
隨著技術的演進,今日的網路線不但可以傳遞語音與數據資料,也同樣可以傳遞電力,成為各種新興應用的最大支撐。這也難怪有人開玩笑的說,在PoE技術愈趨成熟以後,只要一條網路線纜就能行遍天下了。
自從IEEE 802.3af 15.4W乙太網路供電的標準於2003年公布以來,PoE的需求量每年都穩定成長。從最早於網路電話及無線基地台的應用,到後來的安全監控新需求,在在證實了整體乙太網路供電市場規模的成長態勢,卻也帶來全新的挑戰。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