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儘管2024年全球經濟並不樂觀,若把時間拉長,在各個垂直場域中仍可看到具備發展潛力的市場,尤其工業和車用領域為因應全球資源受限及減碳需求,預期未來將持續邁向自動化,帶來新一波商機。
調研機構Statista的資料顯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慧(AI)機器人的市場規模相較2023年成長近30%,超過190億美元,並預計將於2030年成長至超過350億美元;同時,市場調查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也指出,全球自駕車市場將在2023~2030年間以21.9%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持續發展。隨著工業和汽車領域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精準且全面的3D感測成為其中關鍵。光達(LiDAR)是感測應用提高性能的重要技術,需要具備輕巧且可彈性配置的能力,才能滿足不同應用場域的特殊需求。
全自動駕駛是汽車產業追求的目標,但光是從Lv2+升級到Lv3,就已經帶來許多技術跟成本上的考驗。為挑戰難度更高的Lv4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必須全員動起來,且聯合研發將成為不得不然的趨勢。
隨著3GPP的C-V2X技術標準不斷迭代,基於LTE-V2X的應用已實現量產裝車,而基於5G NR C-V2X的應用也將陸續問市,本研討會探討5G與AI技術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應用趨勢,以及實務開發所面臨的技術挑戰和解決之道。
汽車產業迎來CASE四大趨勢:連線(Connected)、自駕(Autonomous)、分享與服務(Shared & Service)、電氣化(Electrified),為產業價值鏈和製造流程帶來劇烈影響。針對汽車產業趨勢,瑞薩於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主辦的R-Car車用半導體策略研討會中,分析汽車產業的最新變革,並說明瑞薩如何擴展產品範圍策略布局,協助相關業者因應產業需求靈活開發。
自駕車應用經過數年的發展,離實際商業應用越來越近。產研機構ABI Research近日發布自駕車產業報告,並分析前五大相關業者的技術專業及優勢。本文摘錄部分內容展示各業者強項。
科技的突飛猛進,日復一日地改變人們的體驗,從工作和生活方式,到全球人類的移動方式。量測儀器廠商是德科技(Keysight)日前舉辦KeysightWorld年度技術前瞻線上論壇,探討5G/6G、量子運算、數位分身/人工智慧,以及電動車/自駕車等主要新興技術趨勢,包括介紹最新產業趨勢的開幕演講、探討未來主要挑戰的分組討論,以及展望未來的閉幕演講。其中,量子運算已經成為國家級的科技戰略目標之一。
隨著汽車的駕駛輔助系統普及、自駕等級提高,以及軟體程式碼數量大幅增加,資安成為汽車技術發展的必要基礎。德凱認證(DEKRA)全球功能安全/網路安全經理黃浩鈿指出,當軟體在汽車中的比重在目前的車輛中越來越高,且傳統車廠多數軟體由供應商提供的情況下,以BMW為例,軟體代碼已達到億萬等級,不容易維護軟體,因此車廠需要標準化的方式來確保供應商的軟體品質,ASPICE便是軟體開發流程的評估標準。
車用感測器在質與量上持續提升,影像感測器著重微光性能,毫米波雷達提升感測距離/解析度,固態光達研發接近量產, 感測融合協助備援與自駕決策判斷。
看好自駕車發展潛力,光學雷達製造商Luminar日前與賓士(Mercedes-Benz)宣布合作。根據合作聲明,未來賓士次世代的車款將會配備Luminar光達感測器,以加速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實現。
5G車聯網標準制定完善,2021年相關產品與服務進入商業化,C-V2X可以延伸車輛環境感知能力,強化車輛感測距離與時間,政府在基礎建設與法規亦需積極配合,協助廠商搶占車聯網藍海商機。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舉辦「展望2021暨CES重點趨勢研討會」,探索後疫情時代的科技發展,預測2021年全球科技產業趨勢,分析CES 2021展出產品與技術動向,協助台灣產業了解全球趨勢脈動,在未來規畫相關科技藍圖。
隨著歐盟、聯合國和各國陸續頒布自駕車法規、5G NR Release 16標準出現、自駕技術升高與大規模基礎建設出現等因素,TrendForce預測2030年L4自駕車會規模化生產,自駕車能從封閉應用場域解放,行駛在複雜的開放場域。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TrendForce先前舉辦「2021 年集邦拓墣科技產業大預測」指出,由於在2021年至2030年間,自駕車相關法規與標準陸續制定與實施、車聯網大規模基礎建設出現,以及自駕技術提升等因素,預測2025年將會有L4商用車輛或應用案例,2030年L4自駕車市場規模化,正式進入高度自動駕駛時代。
Covid-19疫情影響,使得人們對於零接觸的需求攀升,延伸出零接觸的商機,例如行動超商應用。而無線充電技術就是加速這項發展的關鍵技術,像是提供汽車充電系統、動態道路充電系統等技術,讓自駕車能夠不用動手操作也能自行充飽電上路。
工業4.0強調的是建構高度自動化的工作場域,透過自動生產模式優化製造的速度與成本,然而隨著消費者對於產品客製化的需求增溫,人類重新回到產線,與產線內的機器人合作打造客製化產品有望成為下世代工業5.0的生產模式。
汽車可說是繼手機之後,下一波科技產業的藍海市場。其中,汽車自駕、聯網、電動化與共享將改變消費者與車輛互動的方式,成為移動新典範,為新型態公司及新商業/營收模式,將帶來極大的可能性。
面對眼下各界普遍對於自駕車市場引頸期盼,相關安全規範仍是技術起飛前需克服的挑戰。國際認證機構UL旗下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日前便發布《UL 4600自動駕駛產品安全評估標準》,為汽車產業邁向自駕締造新的里程碑。該標準為集結國際利益相關者組成的標準技術小組(STP)共同制定,經分享知識、內容建議、評審及投票表決後取得最終共識,進而發布第一版自駕車的安全評估標準。
自駕車發展猶如倒吃甘蔗,可看到第三級商用自駕車已進入試營運階段,如Nuro R2的自動駕駛送貨車,獲准在美國道路上進行測試。與此同時,豐田也預計將在東京奧運運行無人接駁服務,智慧運輸發展一觸即發。
看好自駕車發展的趨勢,MIPI聯盟近年詳細調查汽車產業的需求清單,期能打造攝影機與顯示器的共同標準,加速自駕系統設計。舉例來說,該聯盟發布的MIPI A-PHY規格,為相機、感測器和顯示器提供量身定製的非對稱連接性。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