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由於韓國行動通訊市場已接近飽和,在看好DMB服務的發展下,不僅韓國政府以政策扶植DMB產業發展,韓國DMB廣播服務業者、行動電信業者,以及終端設備業者等三大主力亦積極布局,準備搶食這塊市場大餅,尤其2006年在世足賽效應的催化下,業者無不卯足全力,積極開發此一新興的通訊服務應用市場。
隨著衛星定位應用日益普及,用戶對於系統的定位精度、可用性及更好的連續性產生更嚴格的要求;而除了最早的美國全球定位系統、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歐盟也提出伽利略計畫,擬在2008年建成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而大陸也甫於2002年完成北斗一號系統的建置,衛星定位導航系統號角聲再度響起。
衛星導航的議題已在汽車業及IT業受到相當的重視,但各大廠商幾乎以歐、美、日為主要目標市場,參與廠商多,競爭亦相當激烈;反觀中國大陸導航市場,中國大陸官方的推展僅局限於特殊領域,如航海、航空及軍事等。隨著中國大陸汽車產業及市場的發展,預期將帶動汽車衛星導航市場。
車載資通訊市場起飛,相關產品逐漸整合多項通訊傳輸技術。由於通訊傳輸技術繁多,晶片業者提供的解決方案不盡相同,在開發通訊晶片時也須考量車內特殊環境,並積極與協力廠商合作以擴大市場占有率。而車用電子市場屬於封閉式市場,加上未有統一標準,晶片業者進入前裝市場不易,目前以後裝市場為主力。
日本在2002年6月推出FTTH的接取服務後,爾後幾年間,尤其是亞洲地區的國家如台灣、韓國、中國等亦相繼規畫寬頻網路的政策,並也積極落實與推動中,接著北美、歐洲等地區的主要電信廠商開始投入建設與規畫,短短3年間,全世界許多國家(以寬頻網路基礎建設比較完善之國家居多)紛紛投入FTTH的相關建設與服務推動。
DSL接取技術歷經ADSL、ADSL2、ADSL2+、ADSL2++至VDSL、VDSL2的演進,雖然頻寬不斷提升,不過其有效距離卻呈反比發展;而光纖則始終礙於成本因素考量,無法直接進入家中。晶片廠商正思索結合兩項技術的優勢,試圖打造一個有線寬頻接取的理想國。
透過無線技術,影像傳輸一直不能成功的原因有二:其一,現有無線技術的涵蓋範圍及有效吞吐量無法滿足。其二,既有無線網路始終無法有效解決影像傳輸的高敏感性而產生延遲、抖動以及損耗。
VDSL因為頻寬高,適用於大量的資料傳輸,然而可提供服務區域的距離限制卻是它最大的弱點;至於光纖網路,雖然其傳輸頻寬較VDSL更具優勢,不過卻面臨更多的技術難度,使其布建成本,包括光纖線路材料、局端的OLT與終端的ONU等項目,始終居高不下。而在業界提出將光纖布建在第一哩,以及最後一哩布建VDSL的概念之後,光纖與VDSL的角色定位就更加明確了。
汽車電子正在「安全」、「環保」與「舒適」三大層面產生變革。行車安全方面,朝向利用電子技術來支援駕駛人判斷與操作;環保方面,則在混合動力車的充電電池、轉換器以及馬達部分,充斥大量電子元件;在舒適議題上,利用汽車資通訊系統的人機介面提供行車引導與娛樂也成為主流。這些趨勢將促使汽車與電子產業從垂直整合轉向水平分工。
現階段車載資通訊系統產品仍難以發展出標準化的系統產品,在全球車載資通訊系統發展較為成熟的北美、歐洲與日本三大區域市場,因社會制度因素、政府法令規範、人文發展與對服務的預期等因素差異,所以車載資通訊系統產品發展傾向當地化,而人車安全、車輛保全與節能環保三大議題則為三大區域市場系統產品設計的基本考量。
在英特爾的大力推展下,WiMAX自2004年以來已經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WiMAX宣稱具有長距離覆蓋範圍及高資料傳輸速率等特性,且能確保QoS,擁有更佳的安全性。本篇文章中我們首先探討WiMAX的產業發展趨勢,接著分析WiMAX目前遭遇何種窒礙;也將討論WiMAX與WiFi、3G的競合關係。
GSM/GPRS結合WiFi的雙網服務在市場上漸露曙光,而晶片廠商也針對這塊行動通訊市場,陸續推出雙網解決方案,如Atheros、德州儀器、CSR、飛利浦等。不過由於雙網手機晶片的射頻零件成本大幅提高,為了降低晶片設計與製造成本,晶片廠商傾向將更多功能整合到一顆晶片,以達到節省整體成本。
根據全球行動供應商聯盟近期發布的報告指出,在全球91個國家中,共計有169個網路系統採用EDGE技術,而其中68個網路系統已經開始營運。換言之,全球半數以上的商用GPRS網路系統,都已開始升級為EDGE技術,而在這些採用EDGE技術的網路中,又有超過44個網路同時布建WCDMA技術,所占比例極高;此種兼具EDGE及WCDMA的雙網技術,即稱為W-EDGE網路。
藍芽無線技術在手機、手持式裝置以及車用免持聽筒等市場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在成功搶下灘頭堡後,藍芽逐步擴展到其他領域。拜藍芽技術的高普及率之賜,加上持續擴充許多尚未開發的功能,讓藍芽得以開發出許多新用途。許多業者正利用新擴充的藍芽規格發展出許多新產品功能。
2005年5月4日藍芽技術聯盟宣布,將與超寬頻論壇和WiMedia聯盟聯手開發一種架構,以整合並利用藍芽和超寬頻兩種無線技術的優點,滿足高速資料傳輸的應用需求,使可攜式產品能夠支援高品質視訊應用。2006年3月28日藍芽技術聯盟進一步宣布,將選擇WiMedia聯盟制定的MB-OFDM超寬頻技術,作為核心版本代號為Seattle的藍芽3.0無線平台。本文試圖透過技術探討,提供台灣晶片廠商進入該市場之參考。
WiMedia聯盟的晶片廠商耕耘超寬頻市場多時,並在2005~2006年紛紛推出解決方案,多數解決方案支援WUSB協定。藍芽技術聯盟選擇WiMedia聯盟,對於這些業者產生鼓舞作用,其產品開發藍圖亦加入藍芽技術,預計在藍芽3.0規格制訂完成後,迅速推出藍芽+超寬頻解決方案。
藍芽技術聯盟宣布採用WiMedia聯盟提出的MB-OFDM底層技術,結合超寬頻與藍芽技術優點,預計在2007年推出名稱暫訂為藍芽3.0的新一代技術標準。採用超寬頻實體層將讓藍芽傳輸速率遽增至480Mbps,進一步擴大應用市場。現階段多數藍芽廠商對於藍芽技術聯盟的決定表態支持,並積極進入研發相關解決方案,預期未來藍芽+超寬頻晶片市場將熱鬧滾滾。
由於行動通訊和多媒體應用功能需求高漲,雙網手機能自動在2.5G與WiFi之間平順地切換,與2.5G手機較勁意味濃厚;而隨著無線技術所衍生的應用功能,在一支雙網手機裡,也可整合多種應用功能模組,更提高雙網手機的附加價值。不論對電信營運商、晶片組廠商或手機製造商而言,雙網多模手機儼然已成下一波商機。
隨著DSL及纜線市場持續成長,數位家庭風潮盛行,家庭閘道器也隨市場發展演變出網路語音家庭閘道器及網路機上盒兩種型式,各晶片大廠紛紛推出相關解決方案,然而什麼樣的解決方案才最符合市場需求尚無定論...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