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高階的手機多媒體應用促成面板的改朝換代,TFT LCD已經取代CSTN成為主流,而在3G風潮下,手機面板正面臨更高品質的表現需求。為了應付高解析度螢幕、高畫素相機鏡頭、與手機處理器之間的傳輸需求...
高速無線資料傳輸的需求使得行動通訊系統漸漸由第二代行動通訊系統(2G)轉向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3G),導致手機的射頻無線電路設計更形複雜,為了達到頻譜分配的最高頻寬效率,必須使用高頻譜效率線性調變技術...
日本和韓國是目前全球公認最為成熟的3G服務市場,其推展經驗也成為現在各國電信業者在推廣3G服務時的借鏡,而台灣也不時舉辦與3G相關的研討會或座談會,並邀請日韓電信業者來台分享經驗與成果...
2005年全球3G服務崛起,而3G行動通訊主流技術為WCDMA、CDMA2000 1X EV-DO/EV-DV,以及TD-SCDMA。自NTT DoCoMo在2001年10月推出FOMA,以及SKT和KTF於2002年5月開始提供CDMA2000 1X EV-DO服務後,全球行動通訊產業正式邁入3G時代...
國內類比技術急起直追,台灣業者以較低廉的價格,以及較完善的技術支援服務,正逐漸打入市場。但是弱點則在於晶片整合能力落後於國外大廠。國內類比晶片業者必須繼續保持成本優勢...
2005年全球各手機大廠紛紛推出最新3G手機,向世界昭告3G時代已經正式來臨,而在國內,繼亞太行動寬頻之後,包括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 、遠傳等三家系統營運商也都陸續開台,推出3G服務...
第三代行動通訊(3G)時代來臨,帶給消費者更多影音功能的享受;為了提供大量影像、數據及語音傳輸,3G晶片系統架構已不像2G/2.5G簡單,其應用處理器躍居行動電話運作的核心,而基頻重要性則降低了...
隨著20世紀末行動電話與無線網路快速成長,整個射頻(Radio Frequency, RF)IC應用領域亦擴散至大眾消費市場。而在市場對無線通訊系統價格與性能要求驅使下,射頻IC技術快速進展,製程選擇由以往的GaAs、SiGe BiCMOS到目前的CMOS...
無線網路的快速成長,為將資訊傳送到使用者指尖的方式帶來革命性改變,這樣巨大的改變,產生許多連制定標準的組織都始料未及的應用方式和使用情境...
長期以來,無線裝置就好像我們的日常伴侶,無法想像,沒有無線裝置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行動電話、無線電話、無線資料網路及各類遠端控制器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也為我們增添資訊傳輸的靈活性...
目前想要將PC上之音頻、視頻或將網路的內容在電視上播放,可以透過Digital Media Adapter(DMA)以達到訊號傳輸與轉換的目的,隨著ICT產業對消費性電子產品高度關注,DMA更成為溝通電腦與家中AV器材的無線傳輸媒介...
電源管理IC產品在近年發展相當蓬勃,目前全球至少有三十多家主要的電源管理IC供應商。雖然電源管理元件在各種電機電子領域都有其需求,代理日本理光(Ricoh)電源IC產品的東瑞電子則選擇了手機產業作為深耕領域,並且已有相當的成果...
可攜式裝置應用層面擴大,使得電源管理元件面臨更趨嚴峻的挑戰,針對此一趨勢,國際整流器公司(IR)中國區總經理邢安飛日前接受本刊專訪表示,電源元件的整合與縮小,以及效率的提高,是目前電源管理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
無線通訊技術近年來廣泛地應用於各種消費性電子產品,例如行動通訊、無線區域網路(WLAN)、藍芽(Bluetooth)等,這些無線技術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及資料傳輸更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
隨著照相手機解析度提升,以及3G視訊服務普及,將大幅提升對手機面板的規格要求,2英吋以上、262K色,與QVGA解析度TFT面板需求將在兩年內明顯成長...
針對射頻積體電路(RFIC)的量測,所需的量測技術與數位積體電路(Digital Logic IC)或記憶體(Memory IC)的測試技術大不相同,其所需要之技術及障礙均較高,加上各式無線通訊裝置朝向高度整合、小型化方向發展...
隨著照相手機解析度提升,以及3G視訊服務普及,將大幅提升對手機面板規格的要求,2英吋以上、262K色,與QVGA解析度TFT面板的需求將在兩年內呈現明顯成長...
3G手機的使用率越來越高,越來越豐富的功能被整合到同一隻手機中。如今手機已擁有更多的多媒體應用,也因此將會對手機電池的續航力造成相當大的挑戰。如何降低新一代手機零組件的耗電量以延長通話時間...
為了提供強大的多媒體功能,應用處理器引擎將從基頻中分離出來,未來主流的解決方案將以開放式OS來搭配高效能應用處理器...
為了滿足愈來愈多樣化的多媒體需求,手機核心平台已成為激烈戰場。從2G、2.75G,一直到3G,除了主導手機處理器市場多年的各家國際大廠一路捉對廝殺之外...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