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DisplayPort、superMHL雙姝將在8K影像顯示市場掀起一番激戰。兩者除前後鎖定Type-C連接器規範快速推出Alt Mode標準技術外,現又同時支援高達8K 60Hz影像顯示,雙方布局路線相仿,未來勢必在8K超高畫質市場有一番較勁。
DisplayPort1.3技術規格再強化。視訊電子標準協會(VESA)在2014年9月發布可支援8K×4K裝置的DisplayPort1.3 (DP1.3)標準後,便積極展現其欲擴大消費性電子市場的企圖心。品牌大廠戴爾(Dell)、惠普(HP)旗下都已有搭載DP的PC產品,而DP轉HDMI轉接器(Converter)等周邊商品也會於2015年大量湧現。
量子薄膜(QuantumFilm)技術將展翅高飛。美商量宏科技(InVisage)宣布在台灣竹科啟用全球首座全自動化5奈米製程工廠,並採用台積電的晶圓,以自有的沉積製程來製作量子薄膜影像感測器;今年也是量子薄膜技術應用在影像感測器的重要里程碑,因為量宏在過去8年來投入大量金錢研發該技術,而今年設置工廠後,意味著將從研究階段邁入生產階段。
穿戴式裝置世代已經來臨。為因應日益變化的市場,半導體商早已馬不停蹄開發新的超低功耗晶片製程技術,來創造高度整合及低功耗SoC解決方案,以賦予穿戴式產品更好的性能。
業界正大刀闊斧投入小型基地台、載波聚合和LTE-U三大LTE-A技術,以實現高吞吐量和高效能的B4G行動網路。與此同時,各國政府更加碼投入5G研發,期能儘早掌握5G關鍵技術。
行動裝置快充市場競爭加劇。繼手機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聯發科(MTK)分挾Quick Charge和Pump Express技術各據快充技術山頭,德州儀器(TI)日前也加入戰局,發表整合MaxCharge協議的充電IC--bq25892,主打高效率、5安培(A)大電流特色,讓快充市場硝煙四起。
眼球追蹤躍居人機介面新寵。繼觸控、語音及指紋辨識之後,眼球追蹤也開始在人機介面領域竄紅;Tobii科技在英特爾(Intel)注資下,正全力發展電競筆電專用眼球追蹤近紅外線模組,並於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期間攜手微星展示相關應用;下一步,該公司更計畫延伸觸角至虹膜辨識(Iris Recognition)應用,融合操作與身分認證功能。
面對美國科技大廠積極籌組物聯網聯盟,歐盟執委會也於今年3月成立物聯創新聯盟,期匯集各領域歐洲企業能量,將物聯網創新應用導入歐盟地區,從而促進歐洲物聯網市場成長,並鞏固歐洲企業在歐盟市場的主導地位。
USB 3.1將開創下一個行動介面王朝。USB 3.1融合10Gbit/s、USB PD和Type-C連接器規範,可望滿足各式資料/影音傳輸應用;其中,USB PD和Type-C搭上行動裝置輕薄、快充設計熱潮,已吸引IP、晶片商和品牌廠競相布局,率先在市場上走紅。
5G已被視為是解決未來資料傳輸量快速爆增問題的最佳技術選擇;通訊業界研發人員已開始從大規模MIMO、高密度網路、新調變波形,以及毫米波(mmWave)通訊等四個方向進行研發,期加速5G網路時代的來臨。
USB 3.1商機備受市場期待。新一代高速傳輸介面USB3.1與主打輕薄且接口正反插的Type-C連接器熱度持續上升,然而,USB3.1規格新穎且複雜,將影響未來產品設計走向。
400G相干光學系統布局開跑。測試儀器商太克(Tektronix)聚焦下一代400G通訊標準,日前推出45GHz光調變分析儀(OMA),並整合於70GHz非同步時間交錯掃描(ATI)示波器--DPO70000SX,滿足複雜的調變發訊對多通道、高取樣速率(Sample Rate)和低雜訊數位化功能的需求,而該整合式解決方案的主打應用鎖定在相干光發射器、傳輸系統和接收器。
M.2介面席捲SSD市場。SSD市場吹響轉向M.2介面的革命號角,可望實現具更高記憶體存取速度,並兼顧輕薄設計的筆電及工控設備;其中,三星搶開第一槍,近期已發布首款M.2 NVMe SSD,其他廠商也正積極布局M.2 NVMe/AHCI方案,卡位商機。
HDMI論壇(HDMI Forum)先前發布的HDMI 2.0規格,可將每通道(Lane)的最大傳輸速率從3.4Gbit/s提高到6Gbit/s。如此一來,總傳輸速率最高可達18Gbit/s,並以4:4:4的全彩格式支援4K影像傳輸。雖然這對消費者而言是一大利多,但卻為製造商帶來許多量測挑戰。比方說,傳輸速率雖高出將近一倍,但仍需支援現有的HDMI纜線,進而因信號完整度不佳而產生裝置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問題。
專精電源與藍牙智慧(Bluetooth Smart)技術的戴樂格半導體(Dialog Semiconductor)日前宣布將攜手敦南子公司敦宏科技(Dyna Image)與鴻海旗下訊芯科技(ShunSin Technology)一起合作,為智慧型手機、穿戴式等物聯網(IoT)裝置應用開發光學感測器及感測器解決方案。
2015下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可望迎來兩股成長動能。首先是晶圓代工業者將投入更多資金,加速16奈米、10奈米製程演進腳步;其次則是IC設計廠商可望搭上新一代USB Type-C介面設計商機,為台灣半導體產值打入兩劑營養針。
全球4K影音應用熱潮擴大蔓延,促使HDMI標準制定組織接連於近日發布支援高動態範圍影像格式的新規格HDMI 2.0a,並啟動HDMI線纜測試計畫,從而強化4K顯示器效能,帶給消費者更栩栩如生的視覺饗宴,同時也確保其無縫連結的使用經驗。
新一代PXI無線測試系統(WTS)大幅推升行動、物聯網裝置產測效率。國家儀器(NI)發表支援多重標準、多樣待測裝置(DUT)/連接埠及高速平行測試的PXI無線測試系統,能滿足行動及物聯網設備製造商降低測試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要求,包括高通創銳訊(Qualcomm Atheros)、博通(Broadcom)皆已將該系統列入其產測工具組建議清單。
聯發科搶進高階品牌的攻勢猛烈。繼第一季發表真八核應用處理器(AP),積極開拓高階手機市場版圖後,聯發科日前再祭出十核心方案--Helio X20,並率先導入獨家三叢集(Tri Cluster)架構,將能滿足大尺寸顯示器、高畫素鏡頭及高速聯網等高規格設計需求,同時因應手機不同運算任務,精細配置輕、中、重載核心群,進而大幅降低30%系統功耗。
日前業界推出一款專為便攜設計的緊湊型低功耗頻譜分析儀,可用於搭載USB3.0資料傳輸介面的筆記型電腦(NB)和個人電腦(PC),並通過USB 3.0介面供電(<4.5瓦(W));而其資料處理、顯示和儲存皆在PC上進行,真正實現了小體積、便於攜帶的特性。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