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由工研院與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主辦,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協辦的「智慧醫養跨域交流會」登場,會中工研院宣布將與國衛院發展「科技照顧支持共生社區發展計畫」,並攜手電電公會打造出「智慧共生社區」,協助我國照護產業走向智慧化。
5G專網依舊是個新興市場,許多業者開始提供垂直市場解決方案或特別服務,藉此搶占專網商機。業者紛紛推出小型基地台(Small-cell)、LTE、5G硬體,以及端對端(End-to-end)容易部署的解決方案。行動網路營運商(MNO)也視專網為成長契機,期待能藉此打破停滯營收。許多營運商已經和設備商形成夥伴關係,一同開發專網解決方案,或是合作進行網路部署。
英特爾(Intel)自2003年發表Intel Centrino品牌以來,帶動無線網路卡作為筆記型電腦的標準配備。2017年推出首款整合802.11ac/Wi-Fi 5的PC平台,2019年進一步推出市場首款802.11ax/Wi-Fi 6 PC解決方案Wi-Fi 6(Gig+),不久亦推出支援6GHz的Wi-Fi 6E產品;目前也正軟、硬體創新和產業生態系合作,將產出新技術的Wi-Fi 7產品。
疫情影響之下,全球面臨長時間居家生活掀起智慧家庭生態發展,對此2022年各大品牌商Google、Apple紛紛加入Matter協定,然而Matter消除了互通性壁壘,卻也讓差異化設計成為設備製造商的競爭重點。
元宇宙和智慧物聯網(AIoT)發展趨勢可期,為建立更加穩固的本地端網路基礎,需要有相當高速的無線數據傳輸技術,藉由Wi-Fi 7具備寬頻、低延遲、更多的MIMO使用者數量、更複雜調變的特性,將有助未來實現更加快速的多元智慧裝置應用。
2021年12月,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啟動第18版標準(Release 18),該標準預計於2023年12月凍結,正式開啟5G-Advanced技術時代。全球技術研究單位ABI Research預測,75%的5G基地台將於2030年升級為5G-Advanced。5G-Advanced將提升行動網路性能、協助營運商推動5G商業化、帶動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的長期發展,並節約網路耗能迎向永續未來。
疫情提升智慧醫材需求,且在高齡化、現代科技進步等因素之下,各類醫療感測應用遍地開花,逐漸將醫療等級裝置下放到消費市場,智慧醫療領域衍生出許多新興產品,形成一個龐大市場。
Wi-Fi聯盟將推出下一代標準Wi-Fi 7,雖Wi-Fi 6E盛世都還尚未來臨,但官方釋出如4096-QAM調變方式、頻段擴充到320MHz與16x16 MU-MIMO等規格,不僅將帶來超高速進展,大廠已紛紛超前部署,各界也期待Wi-Fi 7到來。
產業研究機構Canalys指出,2022年第二季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滑9%,市場需求受到經濟和地區性影響而衰退。第二季中,三星(Samsung)藉由低階產品Galaxy A系列,以21%的市占率拔得頭籌;蘋果(Apple)則憑藉需求依舊旺盛的iPhone 13搶下17%市占率。中國的小米、OPPO和vivo出貨量則出現兩位數銳減,市占率分別為14%、10%及9%。
全球智慧化健康與醫療已成為產業界關注的焦點。然而,如何整合醫療與科技是一項複雜的跨領域工程,打造智慧醫療服務解決方案與體系更非一蹴可幾。
衛星物聯網作為低軌衛星應用之一,可用於運輸、物流、環境和農業等垂直產業。衛星通訊能夠藉由非地面網路,打破既有地理限制實現全球連接,全球已有多家衛星物聯網廠商,投入衛星應用共創商機。
聯發科技(MediaTek)與英特爾(Intel)在5G數據卡的合作後,再次攜手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利用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ntel Foundry Services, IFS)的先進製程製造晶片,該協議將使聯發科技增加一個在美國和歐洲擁有豐富產能的代工新夥伴,以打造更平衡且具韌性的供應鏈。
恩智浦半導體(NXP)與鴻海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開發新一代智慧聯網車用平台。目前雙方已規劃10多項車用的合作,推動電氣化和連接及安全自動駕駛領域的汽車架構方案,不單垂直整合整車產業鏈,還可協助傳統與新車廠更快導入市場,強強聯手將為汽車產業迎向新局面。
感測器是發展自駕車所需的核心技術,毫米波雷達、LiDAR的特性不同,結合多種感測器的長處,搭配嚴謹的測試方案,便能提升汽車系統感測的精準度。
疫情帶動個人/居家健康照護需求水漲船高,醫療行為去中心化從醫院朝家庭與個人轉移,關鍵零組件感測器、MCU、毫米波雷達等持續發展,帶動相關關鍵技術創新,貼近日常生活習慣的材料、產品使用舒適性更為重要。
由教育部指導的創創AIoT競賽2022迎來第六屆,持續推動學生發想創新應用,今年更因應各國智慧建築趨勢,以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為題設立智慧場館組別。台灣建築中心(TABC)作為協辦單位,在比賽中推廣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從產學合作開始實現政策願景。亞德諾半導體(ADI)同為本次競賽的合作企業,提供Eagle Eye人流監控、煙霧偵測器及水質偵測器等模組,期能藉此機會開始將BIM導入業界應用,並從建築觀點找到解決方案的新角度。
國際數據資訊(IDC)追蹤全球企業無線區域網路(WLAN)市場,報告顯示2022年第一季繼續強勁成長,營收年成長17.1%,達到19.5億美元。企業WLAN市場的成長繼續由Wi-Fi 6(802.11ax)推動,Wi-Fi 6無線基地台(AP)占無線基地台營收70.3%,其出貨量59.3%,而其餘營收則為Wi-Fi 5(802.11ac)。
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IG)宣布完成新一代藍牙音訊技術LE Audio全套技術規格定義,預期將能帶動全新藍牙耳機使用體驗。
最後一哩路(Last Mile)一直是電信業者需要克服的關卡,業者接招方式也隨著技術發展不斷推陳出新,固定無線存取(Fixed Wireless Access, FWA)便為其一。愛立信(Ericsson)最新行動趨勢報告放眼全球,預測FWA連結數將於2022年大幅成長,從2021年底的9,000萬漲至1億,此後直到2027年,以17%複合年成長率(CAGR)的速度成長。全球電信業者除了因應5G世代推出5G FWA服務,也將漸漸走向以服務品質為主的資費方案,滿足用戶多樣需求。
地緣政治動盪、高度通貨膨脹、貨幣波動,以及全球供應鏈中斷之際,降低全球企業和消費者對設備的需求,也造成2022年PC市場嚴重的影響。根據全球研調機構Gartner預測,2022年全球PC出貨量將下降9.5%,2022年PC市場將經歷所有設備中最大的跌幅。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