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益登科技(EDOM)日前宣布與低功耗觸覺回饋技術開發商Boréas合作,未來將在消費性和商業市場共同推廣觸覺回饋技術的整合性解決方案,協助客戶將高解析觸覺效果,輕鬆整合至各種規格尺寸的產品,包括從穿戴式裝置、智慧型手機等小型應用,至車輛資訊娛樂系統等大型應用,布局兩大領域市場應用商機。
GSM協會(GSMA)日前宣布與O-RAN聯盟(O-RAN Alliance)聯手,加速開放式無線電接取網路(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 O-RAN)產品暨解決方案的推出。雙方將以新的開放式虛擬架構結合軟硬體,共同營造靈活、開放的網路生態系統,同時亦期望加速凝聚該產業對開放式、接取具互通性及網路虛擬化的共識。
印尼的行動通訊產業中現有五大電信商,其中Telkomsel為市場龍頭,其次是Indosat,第三大則為XL-Axiata,本文將分析印尼行動通訊服務市場的現況與未來展望。
高通(Qualcomm)日前宣布,該公司新推出的9205 LTE物聯網數據機,已於日本網路營運商NTT DOCOMO的3GPP R-14 LTE-M低功耗廣域網路完成功能驗證,進而使全球更多的服務供應商可將晶片應用於多模IoT網路,並從中受惠。
中華電信日前搶先獲NCC核發特許執照,成為國內首位可啟用5G服務的電信商,可望於7月開台。同時,該公司早前已將觸角延伸至雲端服務,日前攜手遊戲商Gamestream開展雲端遊戲服務,為5G世代開啟全新章節。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報告指出,全球智慧手機第一季銷售量重挫20.2%,排行前五名的手機供應商依序為三星(Samsung)、華為、蘋果(Apple)、小米,以及OPPO。其中華為、三星與OPPO的銷售皆呈現兩位數下滑,又以華為災情最為慘烈;於此同時,小米則逆勢成長,而蘋果則被外界看好買氣將漸趨回溫。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日前表示,由於無線電信局(WTB)宣布Eutelsat、Intelsat、SES、Claro以及Telesat等五家衛星營運商皆已承諾加速清除C頻段(3.7~4.2GHz頻段),並且皆接受最低門檻的頻譜清除費用,因此5G服務頻段的重新分配進度得以加速進行,使C頻段可加快運用於布建5G建設。
由於武漢肺炎(COVID-19)先前甚囂塵上的疫情,Google先前將I/O年度開發者大會改為線上舉行,並預計於6月3日發布Android 11 Beta版,但因為日前美國反種族歧視示威情勢升溫,並於多個州皆造成嚴重衝突,因此Google官方於5月30日宣布,將原定的線上發布時程再往後遞延。
看好5G未來的發展前景,各國政府積極推進5G通訊發展,無論是資金挹注,或是國家政策輔助相關企業著手,特別是美日中等三國部署腳步更加積極。隨著5G技術的商轉,可望迎來另一波成長高峰。
網路蓬勃發展為人們帶來更便利的生活,像是工業、醫療設備的進步,為各領域帶來顯著的效率提升,但在資訊、人身安全等方面亦形成未爆彈—個人隱私更容易曝露在社會中。而針對2020年網路安全的發展,有七大趨勢值得關注。
為了因應不斷更新的網路規格及層層遞進的網路需求,高通(Qualcomm)日前升級晶片功能,推出兩種支援Wi-Fi 6E與藍牙5.2的無線網路晶片,分別是應用於手機的FastConnect 6900/6700,以及用於路由器的Networking Pro 1610/1210/810/610,同時鎖定消費性及商用市場。
面對眼下各界普遍對於自駕車市場引頸期盼,相關安全規範仍是技術起飛前需克服的挑戰。國際認證機構UL旗下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日前便發布《UL 4600自動駕駛產品安全評估標準》,為汽車產業邁向自駕締造新的里程碑。該標準為集結國際利益相關者組成的標準技術小組(STP)共同制定,經分享知識、內容建議、評審及投票表決後取得最終共識,進而發布第一版自駕車的安全評估標準。
行動裝置早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隨著5G時代的來臨,將推升更多元化的應用,而支撐這些應用亟需高效能的運算處理能力,也因此Arm日前發布Cortex-X客製化CPU方案(Cortex-X Custom, CXC),堪稱具備最高效能的CPU,期能打造出差異化的旗艦手機與大螢幕裝置。
在資料量呈指數級成長的今天,各界對於智慧化、靈活應變的網路和資料中心解決方案有極高要求。為響應市場需求,賽靈思(Xilinx)日前宣布推出UltraScale+ FPGA系列新產品Virtex UltraScale+ VU23P FPGA,其可結合多種資源,實現更高效的資料封包處理(Packet Processing)能力及可擴展的資料頻寬,優化網路連結和儲存等應用。
5G商轉正在進行當中,其高傳輸速率與龐大的傳輸容量,吸引各界引頸期盼,而背後促成網路連接的關鍵技術SIM也正歷經改朝換代的階段。新一代的eSIM能透過OTA方式賦予終端裝置聯網功能,正悄然走入消費性電子與M2M市場。
雖說2016年GSMA正式推出eSIM標準時,當並未掀起產業投入熱潮,但看好eSIM後勢發展的商機,早已有IP、晶片業者投入其中,包含Arm、Infineon、NXP與ST推出相關解決方案,期在市場成形後,一舉奪下市占版圖。
eSIM將身分認證技術直接嵌入到PCB板,而iSIM則是將身分識別直接整合至SoC,將實際硬體的SIM化為無形,大大顛覆傳統插拔式SIM卡的身分認證方式,為行動通訊產業帶來嶄新的風貌,同時也牽動著上下游供應鏈的商業模式轉型。
智慧手表功能隨著科技進步不斷進化,除了監控個人的基本生理數據之外,更逐步朝醫療設備的功能邁進。三星日前宣布,該公司健康監控應用程式的心電圖(ECG)功能已於日前獲得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MFDS)許可,該功能將於今年第三季搭載於智慧手表Galaxy Watch Active2,並將逐步擴展到即將推出的Galaxy Watch裝置。ECG不只可量測心跳,還可以量測並分析心房顫動(AFib)這類心律異常現象。
豪威科技(OmniVision)日前推出全球首個僅0.7微米畫素尺寸,並以1/2吋光學格式實現6,400萬畫素的影像感測器OV64B,適用於超薄高階智慧型手機。
隨著網路及通訊技術的發展,資料傳輸量日漸增加,促使營運商及資料中心朝網路容量升級的目標邁進;同時近期因疫情影響,市場研究亦顯示網路傳輸量較預期要來得高,不但成長50%以上,且在部分大規模資料中心中增加一倍,因此需導入400G光通訊技術,以同時解決營運成本及機房空間有限的問題。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