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近兩年智慧音箱市場不斷增溫,全球智慧音箱出貨量從2016年的700萬台,快速增長到2017年的3,000萬台,2018年全球出貨量更有望躍升至5,500萬台。而Amazon、Google以及Apple等大廠也提出各自的布局策略與產品定位,積極搶攻智慧音箱商機。
依據ABI研究,全球的物聯網連線到2023年將超過10億,這也是海量物聯網(Massive IoT)概念的實現。Sigfox認為萬物聯網的應用應僅需要傳送少量的數據,其網路小型訊息與低功耗的特性,適合應用在無需回傳大訊息量的情境。
為滿足IoT應用對於裝置尺寸、功耗與效能的要求,半導體業者近幾年不斷提升電晶體集積度。然當製程微縮到一定程度時,以矽為基礎的半導體製程開始面臨物理限制,因此半導體製造商開始投入新興半導體材料的開發,盼能取得技術上的突破。
物聯網攻擊事件層出不窮,近期Gartner研究調查指出,近20%的企業機構在過去三年內至少觀察到一次基於物聯網的攻擊。為了防止聯網裝置受到威脅,IP與晶片商皆已全力投入研發相關方案,確保嵌入式系統智慧化的安全有保障。
因應大數據潮流下,人工智慧邊緣運算的趨勢興起,進一步驅動各大晶片商積極投入AI晶片研發,如英特爾(Intel)、聯發科、耐能與寒武紀等廠商,皆有相關解決方案,且為了滿足多元化應用,AI晶片設計更是朝多元分眾的方向邁進。
過去藍牙主要以音頻傳輸與數據傳輸在消費性市場的應用為主,直到2017年藍牙支援Mesh架構,才開啟其在工業與商用市場的契機,同時也為Beacon應用開啟更多豐富的應用,使藍牙成為物聯網無線通訊備受矚目的技術。
交通、能源與環保已成為城市發展中,最受關注的三大議題,也進一步促使各國政府積極推動相關方案;本文將聚焦探討氣體計量技術、搭配物聯網與雲端科技來有效處理再生能源相關應用,期能滿足綠色智慧城市的願景。
5G首版商業標準出爐加速商轉進程,美國、韓國與中國等國家的電信商也卯足全力,持續進行5G通訊的開發與測試,預計最快2018年底首波5G商業應用就會落地。然而,部署5G市場須投入龐大的資本,台灣電信業在4G市場起步又較晚,如何擬定策略投入市場,也成為電信業者投資5G市場的關鍵。
5G發展即將進入商用階段,無論是晶片商、系統整合商與電信商皆加足馬力,期能率先推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搶奪市場先機。然而5G標準制定還在持續進行中,許多細節尚未底定完成,此時亟需高彈性的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技術做後盾,激發5G發展潛能,並促進其市場加速前進。
智慧音箱在2018年延續前兩年的熱潮,不過音箱本身並不能創造很大的經濟價值,發展產業鏈才是未來勝出的重點,智慧麥克風與語音處理器是跨產品型態的關鍵零組件,利基型的應用、中文自然語言處理與邊緣運算是台灣廠商值得關注的重點。
提到智慧家庭,市面上已能看到各種掃地機器人、智慧喇叭等智慧家電。在消費電子市場,國際大廠紛紛推出各式終端產品,語音辨識、手勢辨識等人機介面的討論正火熱。另外,智慧電表/水表這類公共建設,則需要政府投入才能普及。
自駕車風潮席捲全球,各國政府紛紛設立法規與政策,處理器及感測器等關鍵元件廠商也積極投入產品開發,持續提升自駕車等級。而台灣必須藉由產業升級與轉型,在這波發展趨勢下找到自身定位,才能掌握自駕車市場商機。
物聯網安全已成為企業與各國政府關注的焦點,包含美國、歐盟、英國和台灣等地區政府機關皆發布指南與白皮書;加上,對於身分認證敏感及對安全要求較高的物聯網應用推動,更加速資訊安全防護的市場升溫。
碳化矽(SiC)電晶體本身具備更高效率、功率密度、更精巧的尺寸和更低的系統成本,但一直以來受到技術與元件本身的成本限制,無法廣為市場所接受。但是,隨著製程的優化與溝槽技術的導入,英飛凌(Infineon)認為碳化矽發展已進入轉折點,步入市場正是時候。
在物聯網(IoT)、5G等發展趨勢的催化下,高速傳輸介面及射頻(RF)半導體市場對於訊號品質越趨嚴格,為滿足應用領域對於高解析訊號的量測需求,羅德史瓦茲(R&S)也正式進軍高階示波器市場,推出RTP系列高性能示波器。
受惠於蘋果(Apple)搭載無線充電的智慧型手機的帶動,無論是基礎建設或個人化充電板的使用皆有明顯成長,使得無線充電市場逐年擴增。而以技術層面來看,也可看到有越來越多設備廠商開始推出多線圈的無線充電板,提供更便利的充電方式。
自駕車商機誘人,驅動傳統車廠與物聯網廠商跨界搶進,更加速人工智慧(AI)、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發展愈趨白熱化。而嵌入式視覺也搭上AI與ADAS發展的順風車,成為實現自駕車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為了要滿足嵌入式視覺技術的靈活度,低延遲、低功耗與低成本的要素缺一不可。
物聯網趨勢快速發展下,開發商積極尋求一個加快產品面世的方案,期能藉此奪得市場先機。為此,u-blox順勢推出整合定位、藍牙與低功耗廣域網路(LPWA)的開發平台,幫助開發人員大幅降低設計複雜性和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加速物聯網創新應用發展。
工業物聯網(IIoT)旨在透過更智慧和高效的方案來解決過去需要花費人力、物力的問題,無論設備的檢測、物品運輸過程狀態、生產環境監控都需精準的資料採集,並透過無線或有線快速而可靠的傳輸,再分析資料以即時採取措施,而這就需要高精度的感測技術和可靠的資料連接來擷取高品質的資料,並增加邊緣智慧實現精準分析。
傳統零售業正積極轉型為智慧零售。藉由回饋式類神經網路及深度學習演算法,對熱成像感知器、視覺感知器所測得之賣場空間熱能變化進行即時追蹤分析,不僅能提供舒適節能的空調環境,更能解析消費者行為動線以提升展銷決策與營運績效。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