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工研院副院長劉仲明於1月27日正式接任工研院院長,同時針對未來工研院的發展提出三大方向;第一是工研院要在未來1~2年內補足中堅產業技術缺口,創造更大價值;第二是將以試量產模式,連結世界上如矽谷、以色列、日本等國家的早期創業公司,滿足技術需求,強化台灣在全球創新領域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則是以人才推動產學合作,促進台灣科技研發創業,並配合經濟部的產業政策協助產業升級,為台灣企業做出更大貢獻。
現任工研院副院長劉仲明於1月27日正式接任工研院院長,同時針對未來工研院的發展提出三大方向;第一是工研院要在未來1~2年內補足中堅產業技術缺口,創造更大價值;第二是將以試量產模式,連結世界上如矽谷、以色列、日本等國家的早期創業公司,滿足技術需求,強化台灣在全球創新領域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則是以人才推動產學合作,促進台灣科技研發創業,並配合經濟部的產業政策協助產業升級,為台灣企業做出更大貢獻。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表示,劉仲明院長在材化產業深耕已久,可說是「光電材料產業第一人」。他在工研院負責前瞻創新計劃,思考問題頗具深度,還設立技術成熟度判斷標準制度(TRL),讓研發過程具有量化評估指標,促使模糊進程得以轉換為可量化指標,有助技術量產與商品化,是非常棒的接班人。
據悉,劉仲明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博士,在工研院任職逾30年,1984年進入工研院工業材料研究所,歷任副院長、所長、副所長、組長及工程師等職,材料與奈米領域技術涵養深厚,學養專精,更兼擅科技管理,曾擔任多項重要計畫主持人與研發部門主管,並獲行政院傑出科技人才獎等重要獎項。
劉仲明認為工研院創新技術產業化的能力已得到國際關注,若可進一步結合國內產業界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生產製造實力,便能成為許多國際級公司的創新夥伴,醞釀創新能量,同時也強化台灣與美、日、歐等先進國家的產業鏈結。接下工研院院長職務,劉仲明將持續帶領工研院發揮跨領域研發創新的優勢,並以新創事業的推動方式,加深工研院與產學界及先進國家創新體系的連結,為產業轉型升級做出貢獻。
工研院網址:www.itr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