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無線智慧型照明燈控技術的應用正遍地開花。發光二極體(LED)燈泡配合智慧燈控控制器的終端裝置成本正進入產業發展的甜蜜點;除了早期路燈、展場、智慧建築、工業控制的應用外,亦逐漸走向家用市場。若再加上智慧與節能的全球趨勢、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搭配無線網路傳輸的優勢,智慧型照明技術的應用領域範圍將愈來愈大。
由於現今的醫療儀器大都只能各自針對某項特定功能進行檢測,因此醫護人員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先將各種資料彙整及分析後,才能對病患的健康狀況有整體了解。幸好,保健業者們終於推出可使檢測與報告更簡化,並透過無線式機器對機器(M2M)傳輸提升病患照護效率(圖1)。
自2010年以來,全球機器對機器(M2M)市場正逐步成長茁壯,用戶數逐年攀升,估計2012年用戶數已達到1.44億,至2020年更將成長至近20億。
開發2.4GHz ZigBee無線網路應用時,設計工程師通常會面臨系統分割的選擇,例如對ZigBee的連接性及網路處理解決方案而言,最佳的整合層級為何?從效能、功耗及成本的角度來看,何者是最適合的選擇?將2.4GHz無線收發器及處理核心整合為單晶片解決方案的ZigBee系統單晶片(SoC)比較好?還是具有獨立收發器及主處理器的離散式方案較佳?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持續擴大,各種無線通訊設備已廣泛應用於人們日常生活或工作的各種場合,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各種便利。
消費性電子、工業控制、能源計量及醫療儀器,所有電子產品都在提高智慧化程度,這歸功於電子系統大規模引入嵌入式智慧感測、數位管理和聯網功能。因此,今後幾年,感測器特別是微機電系統(MEMS)產品將是半導體市場上最有前景的技術。
物聯網(IoT)係由包含感測器的智慧實體物件,還有與該物件互動的網路、伺服器和服務所組成。藉由嵌入式微處理器(MPU)以及有線或無線網路,這些物件能夠自主感知周圍環境,與其他物件進行溝通,然後和網路相關服務和雲端應用產生互動。
多年來,2G蜂巢資料服務已服務了數以百萬計的使用者和設備,並將繼續為全球市場的廣泛應用提供支援。然而,隨著3G和4G蜂巢網路技術的演進,蜂巢服務格局正變得更加複雜。當許多市場中的運營商繼續致力於2G網路的維護和升級時,已有其他運營商開始逐步退出現有的2G服務並邁向3G和4G技術的升級。
感測器技術時代已經到來。現在,很難見到不導入感測器為使用者創造新體驗的電子消費性產品。感測器正在經歷復興,這是由於微機電系統(MEMS)元件價格降低、尺寸也縮小,因此再度推動感測器在新應用中的使用,並創造新的市場機會。
現今諸多工業通訊變革已掀起自動化製造革命。這些變革的關鍵在於工業乙太網路具備決定性傳遞(Deterministic Delivery)、時間觸發支援(Time-triggered Support)、長距離與安全穩定運作等優點。
數位行動通訊誕生於1990年代,最初2G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只是用來做為市話產業的延生技術;並以提供語音通訊為主要服務;後來,便以較低優先級的「附加」特性加入數據服務,先是傳送文字的短訊服務(SMS)開始,然後透過整體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及高速封包存取(HSPA)技術傳送封包數據。有趣的是,SMS這個最早投入商業化應用的行動數據服務,現已成為全球每年營收超過1,000億美元的龐大市場。
自從2009年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的汽車行業正從最糟糕的局面,穩步復甦。在過去3年中,美國的汽車製造市場成長(以及全球)力道一直很強勁,預計此後將以平緩的步伐提升。然而,若只看汽車電子系統,或更具體的說是車電系統的電子控制單元(ECU),其市場成長力道的強勁程度則要高得多。
隨著長程演進計畫(LTE)擴大商用,行動裝置的資料傳輸速率也日益增加。為了達成提升速率的性能要求,愈來愈多新的行動裝置,如無線區域網路(Wi-Fi)、高速上鏈封包存取(HSUPA)與LTE都採用多天線的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IMO)技術設計。
無線網路應用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與網路多媒體日漸發達,使得使用者對無線網路的頻寬需求不斷增加,導致目前的3G網路頻寬已不敷使用。另一方面,雖然目前無線區域網路(Wi-Fi)產品可提供無線寬頻傳輸,但其傳輸距離短與覆蓋範圍不足皆會造成使用者無法在任何地點使用無線上網服務。
感測說穿了就是檢測或測量物體的物理性能變化的能力。在電子控制系統的情況下,就須把參數,例如溫度、壓力或位移等,轉換成電子訊號,雖然一些感測器可直接產生電壓輸出,為基於微控制器(MCU)的系統提供理想的輸入,但大多數的感測器須依賴電阻式、電感式或電容式電路元件提供輸出,而這些電路元件的特性各有不同,且都須透過外部電路將輸出轉換成可供微控制器捕捉的可測量訊號。
低雜訊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 LNA)設計中最大的障礙為雜訊Γopt與共軛S11匹配點的不重合。基於這個原因,LNA設計過程無可避免地須對雜訊指數的輸入匹配進行取捨。不幸的是,由於天線匹配要求,例如LNA要在-18dB回返耗損的帶通濾波器後,達到14dB的天線不匹配,輸入返回損耗(Input Return Loss, IRL)必須優於-23dB,因此這樣的取捨並不適合行動通訊基礎建設應用。
近距離無線通訊(NFC)是一種基於電磁感應耦合概念的自供電通訊技術,耦合感應電路讓NFC元件能夠在幾公分的距離內共用電能和資料;感應式電能接收器可使NFC實現各種通訊模式,如被動、主動和無線射頻識別(RFID)模式。
使用商用晶片組的手機製造商必須找到新的方法為使用者提供更與眾不同的享受。過去,手機使用者對於實現音訊性能的方式預期很低,所以任何內嵌於核心晶片組的放大器都已足夠,但隨著市場上創新手機、平板裝置及應用服務的增加,使用者對隨時隨地享受優質音訊的需求已越來越高。
對於設計人員而言,根據應用的效能、電源、記憶體及介面等需求,尋找特定的嵌入式處理器,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便是相似的系統也存在顯著的差異。儘管安謀國際(ARM)處理器提供十多種選擇,系統設計人員仍然很難找到完美搭配的解決方案。
通用介面匯流排(GPIB)自1960年問世以來,自動化測試系統就依賴個人電腦集中控制儀控硬體,並自動進行測試程序。個人電腦有多樣規格,如桌上型電腦、工作站電腦與工業級/嵌入式系統等,均可滿足上述需求。當然,其他介面匯流排,如通用序列匯流排(USB)、PCI、PCI Express(PCIe)、乙太網路(Ethernet)等,均可讓自動化測試系統銜接儀控硬體。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