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產業重新定義 台廠上太空機會來了

2024-07-18
低軌衛星壽命短、布建需求量龐大的特性,讓太空產業的生態出現巨大轉變。許多台灣廠商正摩拳擦掌,希望能抓住這波「上軌道」的商機。

衛星發射成本大幅降低,讓地球軌道上各種衛星的數量大幅增加,尤其是低軌通訊衛星的數量,到2030年之前,每年都將增加至少上千顆。在低軌衛星成為產業主流之際,太空產業的樣貌也跟著改變。

在過去,由於將衛星發射到太空的成本十分高昂,因此衛星公司無不希望自家的衛星能在軌道上工作越久越好。為達成這個目標,衛星的軌道必須夠高,否則越接近地球,大氣對衛星產生的阻力就越大,衛星飛行的速度會降低得更快,最終導致衛星墜回地球,並且在大氣層中燒毀。

舉例來說,在地球同步軌道上(36000公里)的衛星,平均壽命可達15年;位於中軌道(8000~12000公里)的GPS衛星,平均壽命則是7~12年;低軌道(500~2000公里)衛星的壽命,則通常不會超過5年。

然而,衛星距離地表越遠,所處環境的條件會變得越嚴苛,上面所搭載的電子零件若沒有經過特殊設計,會很容易在太空環境中故障失效。因此,在低軌道衛星崛起前,台灣的電子零組件廠商,很少布局太空產業。因為這些需要高度客製化的太空級零組件不僅開發成本昂貴,而且需求量不大,產品生命週期又非常長。這些特性跟台廠熟悉的消費性電子零組件完全相反,所以台廠通常缺乏耕耘的動機。

太空級零組件存在三大技術門檻
宜特太空環境測試工程處協理曾達麟(圖1)表示,太空級電子零組件跟一般電子零組件的差異,在於太空級零組件必須具有對抗太空輻射的能力、承受高G力的機構強固性,以及優異的散熱性能。

圖1 宜特太空環境測是工程處協理曾達麟透露,由於低軌衛星的興起,太空元件領域將出現明顯變化

抗輻射是太空級元件的最基本要求。由於在太空中的物體會不斷受到宇宙射線的衝擊,這些帶有高能量的粒子,可能會造成晶片裡本來應該關閉的電晶體變成開啟狀態,進而讓系統無法正常運作。因此,太空級元件通常不會使用太先進的製程技術生產,而且在封裝設計方面會特別針對輻射環境提出對策。

對抗高G力的強固機構,也是太空級元件與一般電子元件的不同之處。由於衛星在被火箭載運到軌道的過程中,往往得承受10G以上的G力;火箭特有的震動頻率也會考驗機構的強度。如果元件封裝跟系統組裝的設計與實作不夠強固,就會導致衛星在發射過程中損壞。

太空級元件對散熱性能的要求,也不是一般電子元件可以比擬。與地面不同,太空是真空環境,所以元件只能靠傳導跟輻射來散熱,無法靠對流將熱量帶走。而且,太空環境下的溫度變化極為劇烈,在有日照的情況下,溫度可達攝氏120度以上;但是在沒有日照的時候,環境溫度可低到零下120度。電子元件要在這麼極端的溫度變化中生存,有很多技術挑戰需要克服。

由於上述三大需求,能提供太空級元件的供應商數量屈指可數,而且都是國際知名大廠,例如亞德諾(ADI)、超微(AMD)、微芯(Microchip)與德州儀器(TI)。

低軌衛星讓太空應用更像IT產品
但是,低軌衛星通訊與B5G概念的興起,改變了太空應用必須具備極端可靠度的基本要求。台大電信工程學研究所所長暨創威訊技術長周錫增(圖2)分享,為了改善衛星通訊的延遲狀況,提升使用者體驗,許多衛星公司都在研究,是否可以把低軌衛星的軌道高度降低到300公里以下,藉由縮短衛星與地面的距離來改善延遲。

圖2 台大電信工程學研究所所長暨創威訊技術長周錫增表示,衛星壽命縮短,為台灣產業鏈「上軌道」創造有利條件

降低衛星軌道必然要以衛星的工作壽命作為交換的代價。如果把衛星軌道的高度降低到300公里以下,一顆低軌衛星的工作壽命,大概只剩下2~3年。衛星服務供應商若不設法降低衛星的造價,其營運成本將顯著增加。這就是台灣廠商進軍太空應用的機會點。

從科技進步與應用推廣的角度來看,縮短衛星的工作壽命不一定是壞事。眾所周知,行動通訊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除了約每十年一次的行動通訊技術大改版外,期間還有許多小改版。如果地球軌道上的衛星都很長壽,超過通訊技術升級的周期,過一段時間,地球軌道上就會塞滿只支援舊技術的老衛星,反而成為新技術普及的障礙。因此,只要衛星造價能降得下來,適度加速衛星的新陳代謝速度,對通訊應用的發展來說,是有利的。

曾達麟也認為,低軌衛星是太空產業發展的奇異點(Sigularity)。在低軌衛星興起前,太空產業除了技術上有極高的進入門檻,市場規模也很小,不是台灣廠商熟悉的領域。但低軌衛星出現後,如何低成本量產衛星,變成客戶關心的議題。這些變化讓太空產業對台灣廠商打開了大門。而低軌衛星的壽命縮短,也創造出市場對衛星的長期需求,不會是只有幾年好光景的生意。

事實上,目前宜特的太空測試業務,已經有20多家客戶,而且近年來每年都還會增加4~5家。由此就可看出,對於太空產業,台灣廠商不只把目標放在地面設備,也有「上軌道」的強烈企圖心。為回應客戶對太空環境測試的需求,宜特正在擴大實驗室規模,並且在輻射測試之外,增加熱真空循環測試、結構應力測試等新的測試能力,以提供更全面的測試服務給有意進軍太空的客戶。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應用場景從深太空轉向低軌環境,現在衛星產業對元件規格的要求,也出現一些變化。由於衛星壽命大幅縮短,上面搭載的元件是否還需要那麼高的可靠度,變成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促成新的產品區隔出現。例如可靠度介於太空級元件與工規/車規元件之間的太空增強型元件(Space Enhancement),就是近年出現的新產品等級。此外,需求量擴大,也讓原本單價非常高昂的太空級元件,因為採購量擴大的緣故,出現降價的機會。

對台灣的電子零組件業者而言,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有些跑得比較快的台廠,也因此搶先得到上太空的商機。例如振盪器供應商泰藝,它們提供的振盪器方案就在幾乎沒有修改的情況下,得到SpaceX的青睞;旺宏的Nor Flash方案,則是經過小幅修改後,就可以被運用在衛星的酬載模組上。

群聯也是一個有趣的案例。該公司提供的太空級SSD方案,在硬體上其實跟一般產品沒有明顯不同,但透過控制器韌體的修改,讓模組得到極優異的抗輻射性能,甚至可以用在火星探險與登陸月球這類深太空應用上。換言之,群聯的解決方案要進軍低軌衛星市場,已經沒有技術門檻存在。
 

太空產業重新定義 台廠上太空機會來了(1)

太空產業重新定義 台廠上太空機會來了(2)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