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智慧座艙是電子與半導體元件導入汽車的總合,國內資通訊廠商找到自身的切入點,未來將導入AI助理與AI感測,並朝向整合式平台、多模態互動、沉浸式娛樂、個人化設定等趨勢發展。
智慧座艙就是車輛的人機介面,提供台灣廠商切入車輛產業鏈的絕佳機會。自然語言與生成式AI將成為顛覆汽車操控的關鍵,智慧座艙是台灣廠商可以大顯身手的場域,透過AI Agent可以進行多模態互動,開創新的產業藍海。
即將發展消費性市場的AI眼鏡,台灣產業鏈在降低成本、小型化與高整合度部分具有豐富發展經驗。透過硬體製造、軟體開發與垂直應用整合,台灣將尋求成為全球XR與AI融合時代的重要推手。
輕薄的AI眼鏡可以長期配戴,翻譯與空間辨識是目前AI眼鏡的兩個殺手級應用,若在眼鏡上真的能達到消費者的需求,就可以為AI眼鏡開創很好的市場發展機會。
2025年是AI眼鏡百花齊放與百家爭鳴的時刻,整年度預計至少會有數十款產品問世,未來,更多精準的感測元件整合到AI眼鏡中,可以協助蒐集更多外界訊息,有助於AI眼鏡導入更多消費者需要的功能。
AR眼鏡正逐步從工業應用轉向消費市場,並有望成為未來智慧穿戴裝置的重要一環。顯示、光學技術、AI運算與人機互動方式的創新,將持續推動產業發展。
輕薄AI眼鏡,儘管尚有許多如顯示、運算、續航力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突破,已吸引數十家廠商積極投入、插旗,產業發展熱絡。
陣列天線是衛星通訊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但目前絕大多數陣列天線都是為地面波行動網路打造,因此陣列天線設計出現明顯的路徑依賴現象。要設計出適合衛星通訊應用,而且低成本、易量產的陣列天線,必須先跳脫現有的思考框架。
在毫米波通訊領域耕耘超過10年的円通,在先後獲得安馳、友達與太空中心等有力盟友支援後,正積極擴張自身的應用觸角,從一開始的射頻測試設備,向低軌衛星用戶終端、無人機通訊子系統與衛星通訊酬載等市場進軍。
台灣廠商在陣列天線領域已經有良好的基礎,但由於低軌衛星與地面終端之間的距離動輒長達數百公里,因此陣列天線必須大型化,並帶來設計複雜、成本高昂等挑戰。在相關領域已耕耘近20年的工研院,目前已開始轉移相關技術研發成果,協助台灣產業突破瓶頸。
Starlink的衛星寬頻服務展現其巨大的應用潛力,一方面顛覆了衛星通訊產業的遊戲規則與勢力平衡,同時也讓電信業者必須團結在3GPP的大傘下,以應對衛星寬頻服務可能帶來的威脅。各路人馬之間的合縱連橫將如何發展,將是未來2~3年通訊產業內最值得關注的大事。
在自駕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之後,環境的整備與法規的完善、驗證規範成為布局的重點,自駕車的商業化加速,台灣需要在政策、技術與產業間找到更高效的協同方式。
自駕車技術持續進步,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上已沒有太大的瓶頸,自駕車上路的困難,主要來自多重挑戰,包括法規問題、商業化監管、網路安全等。
Robotaxi在美中對抗的背景下加速發展,預計將全面帶動車輛自駕化層級,同時提升車輛智慧化與環境智慧化,能有效提升自駕層級,帶動背後數以兆計的龐大商機。
現代消費者期待個人化體驗,軟體定義技術成為汽車實現沉浸、安全與高效座艙的關鍵。為滿足對資訊娛樂和ADAS的需求,業界須以低成本提供先進半導體解決方案,並支援E/E架構整合、邊緣智慧、高效電源管理與OTA升級等技術。
隨著5G RedCap、Wi-Fi 7、藍牙6.0等短距離、大規模的物聯網通訊標準,預計在2025年都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也將對物聯網的發展帶來全新的發展動能,除了擴大產業規模,新興應用亦將接踵而至。
智慧物聯網(AIoT)和邊緣運算使得網路邊緣的數據處理和決策更加高效,減少了延遲並提高了即時處理能力。然而,也面臨確保物聯網設備產生的大量資料安全性和隱私性的挑戰。
3GPP於2024年啟動Release 19標準制定流程,除了增強既有5G技術,更率先針對6G項目進行研究,標示5G和6G中間的5G-Advanced邁入第二階段。面對標準演進,行動通訊產業在投入新技術之餘,也持續尋找應用商機。
物聯網產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裝置數量龐大且穩定成長的產業,在2024年發展皆以導入AI技術為趨勢,進一步推動製造、城市、交通等領域應用快速發展,2025年AIoT應用可望大幅成長。
3GPP持續推動標準演進,導入全新技術。然而,對於電信營運商來說,如何運用網路資源創造最大經濟效益是當前的重要議題。5G為電信產業帶來可程式網路,不僅能夠更加彈性地分配網路資源,也推動行動網路平台化轉型,是電信業者探索商機的關鍵面向。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