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隨著生活品質的需求,現代人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數量逐年增加,低頭族就是最好的例子,光是語音已經沒有辦法滿足現代人在生活品質上的需求,而影音傳輸則需要更大的頻寬,再加上目前已聞交通部規畫要回收2G頻譜,這也意味著3G、4G已成為通訊市場主流的事實。
近年來,850奈米(nm)垂直腔表面發射雷射(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 VCSEL)應用由於具備低成本與容易形成一維(1D)或二維(2D)陣列的特性而快速受到歡迎。開發人員在採用時,除了傳統的元件壽命外,能夠在寬廣溫度範圍與連線距離下運作,還有包括功率消耗(PJ/bit)、占用空間(bits/mm<sup>2</sup>)與成本($/Gb/s)等各種品質因數都是須要考慮的因素。
被動式光網路(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的發展,即將從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及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進入更高速的10G PON階段。本文敘述10G-EPON/XG-PON的演進過程,探討10G PON標準的主要設計內容,並分析10G PON元件設計的關鍵技術。
現今手機的耳機插孔傾向於標準化,而不像以往每個廠家依據不同的標準來開發產品。以往只有設計公司才知道8針插孔、12針插孔以及更複雜插孔的確切規格。即使同一家公司也可能採取多種標準來製造耳機。耳機一旦丟失,將給使用者造成極大的不便。
隨著積體電路進展至奈米(nm)製程,現今電子產品中已有越來越多更高速和更多功能的積體電路(IC)被設計在小型化線路圖中。
整個動力傳動鏈(Power Chain)都會對乙太網路供電(Power over Ethernet, PoE)的系統效率產生影響,從PoE供電端設備(Power Sourcing Equipment, PSE)輸出端上的功率轉換,經過功率輸送達受電端裝置(Powered Device, PD),並透過轉換回到各種所需要的電壓。為改善PoE的系統效率,必須將整個動力傳動鏈的功率損耗減到最小,包括電源、供電端設備和供電端設備(包括它們基本的PoE積體電路)、以及通道(包括電纜、接線板和連接器)。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各種無線通訊設備已經廣泛應用於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的各種場合,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各種便利。本文將介紹GSM/GPRS無線通訊模組射頻(RF)部分的硬體設計,首先說明相關的電路設計。
行動裝置的甚高頻(VHF)和超高頻(UHF)收發機設計,必須同時考量設備的使用方式及其運行時有時須面對的環境,使得裝置能承受雙重考驗。例如,一個警員在偏遠地區,坐在一輛巡邏車,巡邏車由於電池電量過低而無法啟動,而室外溫度是攝氏零下1.11度,這位警員唯一希望就是利用無線電,因此無線電製造商必須確保裝置能在上述及許多危及生命的情況下正常運行。
利用GNU Radio開發工具包,可快速且容易地模擬及實現軟體定義無線電(SDR)。由於它開放原始碼,用戶可以分享各自的訊號處理模組以幫助彼此加快訊號處理演算法之研究。
隨著無線寬頻網路與行動通訊技術的蓬勃發展,各式各樣的行動裝置大量普及。多樣化的載具與應用服務讓使用者開始習慣透過行動裝置處理工作、交際、娛樂等各種層面的生活大小事,然而現有技術的資料與控制訊號皆須透過核心網路傳遞,將帶來核心網路壅塞的問題,因此利用毋須透過基地台的直接通訊(Direct Communication)技術便逐漸受到重視。
智慧型設備市場正值高速成長。尤以智慧電表(Smart Meter)、恆溫器(Thermostat)、家用顯示器與電器等設備需求最強。據IMS報告,在未來的5年中,智慧型家庭電源管理設備的全球出貨量將達到四億台。
近距離無線通訊(NFC)論壇(Forum)提出簡單安全配對(SSP)協定,讓藍牙終端可透過NFC配對互連。SSP協定明確啟用頻外(Out-of-Band, OOB)配對概念,NFC鏈路可完成資訊交互,參與頻外配對過程。在實現SSP協定後,藍牙終端配對無需任何密碼,終端連接過程大幅簡化,使用將更加方便。例如,使用者只要在藍牙終端螢幕上點擊手機,藍牙終端就會發出頻外配對請求,與執行不同作業系統的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等藍牙主設備配對連通。
自2007年起,家電廠商所有的新設計都必須遵守IEC60335安全標準。為確保家電設備安全可靠,特別是設備故障不能威脅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這套新標準涉及十分廣泛的內容,從機械系統到嵌入電子元件均有明確規定。
無線智慧型照明燈控技術的應用正遍地開花。發光二極體(LED)燈泡配合智慧燈控控制器的終端裝置成本正進入產業發展的甜蜜點;除了早期路燈、展場、智慧建築、工業控制的應用外,亦逐漸走向家用市場。若再加上智慧與節能的全球趨勢、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搭配無線網路傳輸的優勢,智慧型照明技術的應用領域範圍將愈來愈大。
由於現今的醫療儀器大都只能各自針對某項特定功能進行檢測,因此醫護人員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先將各種資料彙整及分析後,才能對病患的健康狀況有整體了解。幸好,保健業者們終於推出可使檢測與報告更簡化,並透過無線式機器對機器(M2M)傳輸提升病患照護效率(圖1)。
自2010年以來,全球機器對機器(M2M)市場正逐步成長茁壯,用戶數逐年攀升,估計2012年用戶數已達到1.44億,至2020年更將成長至近20億。
開發2.4GHz ZigBee無線網路應用時,設計工程師通常會面臨系統分割的選擇,例如對ZigBee的連接性及網路處理解決方案而言,最佳的整合層級為何?從效能、功耗及成本的角度來看,何者是最適合的選擇?將2.4GHz無線收發器及處理核心整合為單晶片解決方案的ZigBee系統單晶片(SoC)比較好?還是具有獨立收發器及主處理器的離散式方案較佳?
消費性電子、工業控制、能源計量及醫療儀器,所有電子產品都在提高智慧化程度,這歸功於電子系統大規模引入嵌入式智慧感測、數位管理和聯網功能。因此,今後幾年,感測器特別是微機電系統(MEMS)產品將是半導體市場上最有前景的技術。
物聯網(IoT)係由包含感測器的智慧實體物件,還有與該物件互動的網路、伺服器和服務所組成。藉由嵌入式微處理器(MPU)以及有線或無線網路,這些物件能夠自主感知周圍環境,與其他物件進行溝通,然後和網路相關服務和雲端應用產生互動。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持續擴大,各種無線通訊設備已廣泛應用於人們日常生活或工作的各種場合,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各種便利。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