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自2015年蘋果(Apple)開啟智慧穿戴裝置世代以來,理想的智慧穿戴結合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邊緣/雲端運算、聯網能力(如Wi-Fi、Bluetooth與5G通訊),於穿戴裝置建構智慧終端,因體積小且延續傳統手表的使用習慣,已成為多數人使用手機產品的功能延伸,進一步改變生活習慣,成為貼身數位助理。
手機技術的推動約可分為每10年一個世代,從1990年的2G GSM、2000年的3G WCDMA,到2010年的4G LTE,再到今年2020年的5G NR,未來6G技術也開始醞釀。6G的主要內容還不明確,目前僅了解會往更高頻段的頻域發展。
G3-PLC聯盟是全球智慧電網電力線通訊產業聯盟,目前制定下一代PLC+RF雙模融合通訊標準。G3-PLC聯盟在先前宣佈G3-PLC Hybrid Plugfest插拔測試活動成功獲得實證,並展示多個G3-PLC雙模融合解決方案晶片商之間的互聯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
希望「生活在一個安全的世界中」是人類對安全的基本需求,顯示了人們不斷致力於追求安全的想望。互通互聯技術、無線網路和通訊技術日新又新,如今亦實現於交通領域,使駕駛和乘客得以享受日益複雜的資訊娛樂、導航、安全和遠程資訊處理服務。
今日,研發者在市面上擁有眾多的類比數位轉換器(ADC)選項,而在進行選擇時,所要考量的其中一項重要參數,便是元件內含數位輸出端的類型。目前高速轉換器主要採用三種最常見的數位輸出端類型,其分別是互補式金屬氧化物(CMOS)、低電壓差動訊號(LVDS)、以及電流模態邏輯(CML)。
下一代的自駕車需要先進的車載資通訊系統(Telematics),以在車輛與道路基礎設施之間無線交換安全與運作資料。當前生產的車輛已具備加強安全的創新技術,如:盲區偵測、車道偏離警示、車道保持技術及自動緊急制動。
近年來隨著車用影音娛樂/資料傳輸的升級、車輛所配備的電裝產品、感測器與攝影系統越來越多,再加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日趨完備、電子安全系統提升等因素,資料傳輸速度也由最初的100Base提高至1,000Base才能獲得滿足。
近年資料中心需求龐大的幾家ICP巨頭扭轉了光收發器市場,甚至主導新產品開發及標準制定,預期三年內將全面轉向自2019年即開始小量部署的400G,端看廠商能多快達成壓低價格與功耗。
近年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Machine Leaning)應用的興起,促使當今積體電路晶片對於處理速度和存儲空間的需求愈來愈高,就處理器內部嵌入式記憶體而言,具有機器學習能力的處理單元可能就需要嵌入包含多層及數百或數千個單元的細胞式類神經網路(Cellular Neural Networks, CNN),使得處理單元必須要具有足夠大且足夠快的嵌入式記憶體方能處理機器學習運算相關資料頻繁的讀取和寫入,以實現低功耗、快速存取(Access)的記憶體解決方案。
大量5G小基站須融合現有通訊接取網路。基地台各設備單元間主要以光訊號傳輸,eCPRI等新介面標準可望改善光通訊成本效益。藉由新PON標準,5G將可融合被動光纖網路等寬頻建設,另外也可運用IAB避開光纖布線的地理限制。
都會網路和核心網路的頻寬需求在全球市場持續成長,已超越當今技術的支援能力。以資料中心為核心的學術研究,以及企業和消費應用則需要效率更高、性能更強的運算,而這也超出了傳統技術所能企及的水準,分立式解決方案已經無法滿足性能、散熱和頻寬等需求。
行動網路業者開始提供5G服務,全世界則殷切期盼這項全新行動網路技術的各項效益。消費者可預期5G提供更高頻寬、更短的延遲時間,以及各種更先進的服務,不過也必須承受代價。對客戶而言,價格將隨提供的服務內容上漲,但是對行動及網路業者而言,則需面對成本劇增的問題,並期望能以短期的痛苦換取長期利益。
時效性網路(TSN)扮演製造商轉型工業4.0的關鍵角色,把資料從原先儲存在與外界隔絕的資料庫裡面拉出來,串聯到工廠廠區設備、伺服器和前端辦公室等,資料彼此並存與交流,突破工業通訊長期無法妥善利用資料來存取和改善製造環境的困境。TSN可順暢地傳遞資料的結果,也同時創造了為製造商轉型工業4.0的5種途徑。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Niels Bohr曾說過:「預測並非易事,尤其這關乎未來。」而Halifax侯爵也曾表示:「當預言家最有力的條件,就是記憶力要好。」如果LTE代表長期演進技術,5G代表的就是進階版的長期演進技術。不過,探討有著6G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對於快速擴展的物聯網(IoT),「本地思考,全球行動」是最高指導原則。傳統上,決策形成一向都集中在雲端與網路的中心,所有的資料與智慧都往內部移動。這樣為網路技術與商業模型帶來龐大的壓力。未來人們必須刻意把多數的「思考」向網路的終端移動,讓中央系統空出來,以資料趨勢與規律的整合為基礎,進行較長期的策略性決定。
行動邊緣運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是一個兼具運算資源與無線網路的平台,5G透過融合雲端運算平台及行動網路的行動邊緣運算技術,將運算能力擴展到網路邊緣的位置,以實現低延遲率與高可靠性以及大傳輸速率的服務,同時達成用戶設備(UE)的入網身份驗證、移動性和漫遊等功能。
在無線數位通訊運用上,射頻微波接收機專門處理來自天線的高頻訊號,並取得有用的資訊。靈敏度(Sensitivity)是接收機一項重要的規格,定義是能讓接收機正常工作的最小接收訊號,另外與靈敏度相關的參數包括接收系統的雜訊指數(Noise Figure, NF)、位元傳輸速率(Bit Rate),以及達到某個位元錯誤率(Bit Error Rate)所需位元能量對雜訊單邊功率頻譜密度的比值(Eb/N0),後者與採用何種調變/解調技術有關。
非授權頻譜領域技術發展已有數年,如今,距離推出5G NR Release 15之後僅兩年的時間,3GPP已在七月初完成Release 16,支援在非授權頻譜使用5G NR,簡稱NR-U。
物聯網(IoT)正在改變所有產業的業務,而在這高度互聯的時代,5G成為實踐新物聯網經濟的基礎。各公司視物聯網為下一次工業革命,並為「實際接入端之應用場域」加入更多使用智慧運算的應用;像是建設智慧工廠、智慧醫院(例如:遠端醫療與診斷)、智慧園區、智慧體育場、智慧城市、智慧電網,簡而言之就是智慧企業。
從2020年起,預計今後10年每年將發射大約1,000顆衛星,提供電信、電視廣播、地球遙感觀測、天基(Space-based)網際網路及導航服務。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