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隨著各大通訊大廠於2019年陸續推出第五代無線行動通訊(5G)手機與開始販售,5G手機全球出貨量快速的成長,市場研究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在2019年12月的最新報告更將2020年全球5G手機出貨量調升至1.9億支。目前許多國家都已針對第五代行動通訊的頻譜完成配置與標售,同時各國政府與通訊大廠,也都持續對於第五代行動通訊的相關技術研發與新標準的制定積極投入。3GPP已在2018年年中完成Phase-1標準制定,預計2020年則將完成Phase-2標準的制定,原先預計在2020年商用推廣的時程亦已明顯大幅提前。
干涉式光纖陀螺儀(IFOG)以光纖環傳輸、光電子元件,利用光波干涉特性來感應物體旋轉,是導航系統、無人機、傳感器相關應用的關鍵零組件之一。透過科技部計畫的補助,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團隊已發表全球第一顆微型化以矽光子晶片驅動的光纖陀螺儀,整體晶片尺寸小於5mm2,僅約一顆綠豆大小,體積與成本都大幅降低,不到傳統陀螺儀的1/3。
數位通訊對通訊領域的工程師來說,仍然是一門相當複雜難懂的學科。作者從事通訊系統的教學已有相當一段時間,因此希望提供一套以MATLAB撰寫的數位通訊調變/解調程式集,以提供通訊工程師深入了解數位通訊理論及教學講解的方便性。目前程式已經撰寫及測試完成,程式集及操作說明檔可以提供有興趣的通訊相關工程師、老師及學生免費使用。
5G毫米波技術擁有比4G更大的頻寬,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與容量,但卻有著傳輸容易衰減的挑戰,故須透過相位陣列的方式予以解決,而實現相位陣列技術,相控整合晶片扮演重要角色。
現代工業中既有的感測技術已被用於風險管控、人流統計等面向,以避免危險情境產生。而在採用射頻的系統中,天線設計跟感測器選擇也是關鍵—毫米波感測器需從環境中擷取定位與精確資料,並偵測物體高度及濾除雜波。
當前一種新型轉換器介面的熱度迅速攀升,有可能會成為未來轉換器的通訊協定首選。而JESD204這項數年前所推出的新介面,在歷經多次改版後,已經成為一種更具吸引力,也更富效率的轉換器介面。
透過同調光纖傳輸(Coherent Fiber Transmission)技術,資料中心互連(DCI)可在單一光纖線路上傳輸數TB資訊,不僅能大幅減少功耗,並可為日益增加的資料需求提供處理靈活性,互聯距離可達80~120公里。本計畫的目標即是要來發展新一代之400Gb/s矽晶光電同調收發模組及其通訊應用。
2019年作為5G商用元年,全球有348家運營商投資5G網路。其中61家運營商已商用發布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固定無線接入(FWA)等面向消費者的5G服務,推動了5G消費者應用的快速發展。
回顧2015~2016年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快速發展,成為消費性電子的亮點之一,但是在實際體驗時,暈眩感、解析度低、體積大、價格貴、內容應用匱乏等缺點卻使AR/VR終端應用頭戴產品出貨量一直不如預期。
過去幾年,手機中的射頻(RF)複雜性一直呈指數級成長,而第五代行動通訊(5G)進一步加劇了行動裝置設計的複雜性。這些使得滿足效能要求變得更困難,特別是行動裝置中分配給RF技術的空間有限的情況下。
5G將顛覆行動通訊產業,不僅提供高傳輸速率、低延遲等優勢,無所不在的連線能力更能達到前所未有的穩定度,並將在人際溝通之外,開創各種新服務與新應用;隨著5G系統快速布建,儘管能帶來創造規模經濟的雄厚潛力,卻也曝露出必須處理的潛在問題。
任何行動或聯網裝置內的空間,都是最有價值的資產,因此元件持續微型化是實現更多功能的方法。但重要的不僅僅是大小,消費者也日漸需要更具彈性的客戶導向服務,無論是輕鬆更換行動裝置,或是變更行動網路供應商。
目前支援物聯網(IoT)的基礎設施已非常完善,遠超前所未見的伺服器和資料中心的範圍,直達家居、辦公室和工廠。
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是一種在更靠近伺服器所提供服務的應用端進行資料處理及分析的概念,這樣的概念正日益普及,且為電信供應商、半導體新創公司以及新興軟體生態系開啟新的市場。過去數十年由於科技的巧妙結合,促使大數據(Big Data)為起始展開一個全新領域;而運用儲存在大型資料中心巨量資料的想法,讓人們能夠分析世界上各種紛亂繁複的資料,進而提供消費者新的價值。若將此概念結合物聯網(IoT),並連接從咖啡杯至藥丸分配器、煉油廠至造紙廠、智慧眼鏡至手表等物件,可望帶給消費者無限的價值。
物聯網潛在的應用橫跨為數龐大的產業,而物聯網技術也帶動智慧城市、自駕車輛與各種聯網產業技術的發展。有鑑於智慧型手機成長趨緩,晶片製造商都渴望將核心事業多元化發展。因此,許多廠商視整合式SIM(iSIM)為下一個成長引擎,並期待在蜂巢式物聯網帶來的榮景中獲利。
自1980年代全球定位系統(GPS)開放民用以來,GPS已經成為戶外定位和資產追蹤的主流和實質上的技術標準,應用範圍涵蓋商用飛機到智慧型手機、以至於智慧型手表到火柴盒大小的GPS追蹤器等。然而,儘管存在許多嘗試,現階段仍沒有能與GPS相當的主流技術出現在室內資產追蹤和定位。藍牙測向技術現在正在改變室內資產追蹤和定位應用領域,並且極可能成為主流技術。
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現代工廠生產線的主力,讓全球製造商受益於生產力提升及成本最佳化。在工業4.0和智慧工廠的背景下,最新一代工業機器人正徹底改變傳統的生產製程。這一代機器人是所謂的協作式機器人,也稱為Cobot。
新一代年輕消費者改變了傳統幾十年來的耳機使用習慣。在過去,頭戴式耳機或半入耳式耳機只是一種配件,使用者在需要通過耳機聆聽時才會戴著,聽完後就會取下。
隨著工業發展的浪潮來襲,企業要求生產品質的穩定、自動化量產,使得設備以長時間運作,因此需定期維修維持其作業品質。
物品遺失在各產業中相當常見,不論其是否為人為因素,造成的損失皆不容小覷。從書面記錄物品動向,到以GPS定位,以往人們追蹤資產的方式皆存在既有限制。而藍牙5.1規範中的方位尋向功能可進一步使定位及追蹤更精準,使過往問題不復存在。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