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2018-06-04
USB Type-C實質上已有一統連接埠標準的氣勢,不過在高速傳輸與全功能支援應用上,在線材、連接器、認證等層面遭遇不小瓶頸。目前產業面臨的品質、設計與成本問題,對於台灣廠商來說,也是產業與技術升級的良機,應該把握機會投入深耕。
2018-05-28
高速傳輸技術近年遭遇無線技術的擠壓與消費者行為的改變,位元傳輸率已不是技術價值的唯一重點,未來幾年高速傳輸除了會持續往更高速、更通用的趨勢發展,還將透過高度整合與充電的便利性創造新的消費者使用體驗,並更積極推動可與無線技術區隔的新興功能。
人工智慧(AI)成為未來科技產業發展的核心,應用領域幾乎無所不包,發展已久的機器/電腦視覺與AI最成熟的影像辨識技術結合理所當然,機器/電腦視覺須進一步處理資料輸入,此處理過程應乾淨俐落並準確無誤,而在工業、汽車和消費性電子等應用皆掀起一股熱潮;未來機器視覺將成為提升品質和生產力的主要驅動力,與AI結合後更將如此,低功耗FPGA可達成機器和電腦視覺等嵌入式視覺系統所需的互連和運算效能,成為可編程元件的新藍海。
2018-05-14
隨著太陽能發電及新能源技術的發展,電力市場對電力儲存的需求越來越大,儲能被視為未來能源業的明日之星;台灣以ICT產業的基礎,切入歐美市場,並從儲能模組與系統服務切入,或許是個不錯的突破點。
人工智慧(AI)、自駕車、5G等未來趨勢即將來臨,產業典範面臨轉移之際,可編程元件廠商賽靈思(Xilinx)為因應接下來的產業挑戰,針對重要人事與產品架構推動新陳代謝,該架構是Xilinx擴大市場策略的一部份,將幫助Xilinx朝FPGA以外的領域發展,並突破僅支援硬體開發者的局限。
2018-05-07
搭載電池的裝置已經隨處可見,人們隨時隨地需要為裝置充電,快速充電逐漸成為標準功能需求,電子產品電源轉接器小體積大功率的設計趨勢,為電源管理帶來新的挑戰,因此德州儀器(TI)宣布推出新款主動鉗位返馳式(Active Clamp Flyback)電源管理晶片組,協助設計人員提升個人電子裝置效率,並縮小電源供應和充電裝置的尺寸。
自動駕駛、車聯網與電動車就是這波汽車電子發展的三大主軸,這三大趨勢之間各自都有完整複雜的產業鏈,也帶動龐大的商機;台灣汽車電子產業以元件、模組為主,建議在車輛零件具有優勢的系統,搭載ICT技術,深耕並打入汽車電子產業鏈。
2018-04-09
物聯網應用的發展,讓各式終端裝置不斷成長,而行動裝置、穿戴裝置與IoT節點等皆是依靠電池運作的設備,因此對於耗電量與換電週期都有高度要求。羅姆(ROHM)為此發表搭載低耗電Nano Energy技術的內建MOSFET降壓型DC/DC轉換器,協助達成物聯網十年換電週期的目標。
2018-04-02
2017年在記憶體缺貨與漲價的帶動之下,全球半導體產業成長動能強勁,晶片測試驗證也因而水漲船高,宜特科技看好產業未來發展,積極擴大營運規模四倍,並看好智慧車、物聯網(IoT)、先進製程、智慧手持式產品與AI人工智慧等應用的可靠度驗證(RA)、故障分析(FA)、材料分析(MA)、訊號測試等產業需求與未來發展。
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包括物聯網、5G、AI、自駕車、量子電腦都是下一波產業亮點。針對新技術與產品,往往會產生更高的訊號測試需求,然而由於新技術的複雜性,不僅測試難度提高,測試模組也需要客製化調整。LabVIEW NXG全新設計的軟體架構,可快速自動化儀器硬體、依照所需規格進行彈性的調整配置,並隨處檢視量測結果,讓測試作業更智慧化。
2018 MWC大會主題:Creating a Better Future,圍繞5G為核心,許多熱門議題包括行動終端、內容、人工智慧AI、物聯網都是展示的重點,產業前景與發展趨勢逐漸清晰,現在就是布局的關鍵時刻,各領域廠商皆積極投入當中。
2018-03-26
自駕車議題不斷發酵,在增進安全的前提下,汽車電子化比重不斷提升,而邁向自駕終極目標的過程中,包括光達、毫米波雷達、AI運算平台、HD地圖、MCU等關鍵軟硬體技術,都將大幅發展。台灣應從資通訊領域切入,持續發展未來自駕車商機。
2018-03-12
物聯網服務剛剛起步,哪些是可以感動市場的應用?營運商如何找出貨真價實的產業需求,本文希望透過觀察產業應用,瞭解哪些應用發展較快?哪些應用更有市場?哪些應用業者應該積極投入布局?
2018-03-05
NB-IoT於2018年已經取得非常全面的優勢,接下來的產業商機與市場發展備受看好,預期能成為LPWAN產業主流。本文將透過不同面向的觀察,包括發展最領先的中國大陸市場趨勢、產業鏈發展概況,希望能描繪未來二~三年NB-IoT的發展輪廓。
物聯網(IoT)應用近年來發展越來越全面、迅速,各式終端裝置聯網數量不斷增加,網路應用因為IoT的發展進入另一個全新的境界,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資安危害的威脅,成立甫一年的奧索AstralNet以密碼學與演算法軟體為根本,積極與各垂直領域現有業者合作,透過離線雙向認證核心技術,矢志扮演物聯網安全守護者。
承接2017年產業景氣高峰,2018年高科技產業能否再創新高?CES近年已經變成全球重量級科技廠商談論技術與產業願景的舞台;工研院IEK也發表十大產業趨勢觀察,認為AI無所不在的時代將正式展開,並進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2018-02-05
AI產業發展從雲端逐漸轉移到終端,其中重點包括精簡神經網路架構、降低資料量需求、採用AI專用晶片等,AI的邊緣運算帶來下一波產業成長契機,能夠認清自身優勢積極投入就可望開創全新的局面。
物聯網市場不斷擴張,帶動無線技術的應用需求,包括藍牙(Bluetooth)、Wi-Fi、NB-IoT等技術與產品的測試、驗證需求亦水漲船高,這些技術大都屬於成熟或難度不高的技術,不過在不同應用情境之下,衍生許多客製化驗證需求,宜特也因應物聯網發展趨勢,打造完整的無線驗證解決方案,提供產業更優質的服務。
2018-01-29
5G毫米波的發展將帶來很多新的概念,從訊號特性、元件設計到測試等層面,都將帶來不同以往的挑戰,不過這些挑戰,同時也蘊涵更多新的商機,預計在廠商的投入之下,毫米波元件價格會越來越便宜,也更接近市場可以接受的甜蜜點。
2018-01-08
2017年,人工智慧(AI)在科技產業颳起一陣旋風,許多人都對AI的能力加以神化,事實上,AI只是深度的智慧化,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早就不是秘密或高深的技術,只要能建構適當的網路模型,蒐集足夠的大數據,透過適當的訓練,就可以為自己的技術應用產生良好的加值效果。例如專注於安全監控產業的盾心科技(Umbo CV),便與AI領導廠商Nvidia合作,將傳統的監視器效能大幅提升。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