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通訊與RFID技術結合的發展趨勢備受業者重視,目前在許多國家與區域市場內,由當地業者所開展的實驗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除了測試相容性外,也試圖檢視消費者能否接受此購買行為的改變。然而目前僅有GSM手機服務業者對於推廣NFC手機較積極,CDMA業者則處於觀望,而商品化的NFC手機機種也仍屈指可數,可見NFC手機的普及仍須長期推廣,並建構更完整的基礎建設。
行動通訊與RFID技術結合的發展趨勢備受業者重視,目前在許多國家與區域市場內,由當地業者所開展的實驗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除了測試相容性外,也試圖檢視消費者能否接受此購買行為的改變。然而目前僅有GSM手機服務業者對於推廣NFC手機較積極,CDMA業者則處於觀望,而商品化的NFC手機機種也仍屈指可數,可見NFC手機的普及仍須長期推廣,並建構更完整的基礎建設。
正當RFID超高頻技術在物流、倉儲、運輸等應用領域受到全球製造業者關注之際,一個以最終使用者為銷售對象的市場區塊正悄悄成形,行動通訊與RFID技術的結合,正是此一藍海市場的主要驅動力量。
對現代社會中的消費者而言,身上未必隨時攜帶錢包、信用卡、鑰匙、地圖等,但手機可說是現代人外出必備的物品。從手機的發展歷史來看,除了走向輕薄短小之外,內建功能也日益強大,涵蓋行動通訊、影音播放、拍照、上網等應用。然而手機的功能顯然不僅於此,若手機整合信用卡功能,將可取代錢包,與門禁系統結合可取代鑰匙,與資訊服務站(Kiosk)結合則可取得導覽地圖,未來每個人出門可能只須攜帶手機,便可滿足大部分需求。
而這些可能改變未來生活型態的新技術與新應用,為了確保商品化的成功,目前在許多國家與區域市場內,由當地業者所開展的實驗正如火如荼進行當中。行動通訊與RFID技術結合的發展趨勢,對期望掌握無窮商機的業者而言,是一項必須重視的課題。
NFC基礎建設有待建立
一般稱搭載RFID技術的手機為NFC手機,主要原因在於所有標準當中,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標準最適合手機應用,在多家國際大廠的力推之下,NFC儼然成為全球共通標準。根據知名市場調查機構ABI樂觀預估,在2010年NFC手機將前占全球手機市場一半以上比例,成長動力來自手機服務業者的需求,這取決於各服務業者對NFC手機服務機制的嘗試能否順利商品化。
然而NFC手機發展並非全無隱憂,GSM手機服務業者對於推廣NFC手機抱持較積極的態度,但CDMA手機服務業者則處於觀望,目前市面上仍見不到支援 CDMA系統的NFC手機。以手機系統來看,歐洲市場採用GSM系統,北美市場為CDMA系統,至於亞洲市場則是GSM與CDMA平分秋色的局面,缺乏 CDMA系統支持的NFC手機,能否如預期般成長不無疑問。
另一方面,雖然諾基亞、三星等手機大廠早就推出NFC手機的原型機,但真正商品化的機種卻仍屈指可數,能夠選擇的只有諾基亞3220與三星D500等少數款式,如圖1與圖2所示。其他手機大廠如明基(BenQ)於2005年下半年才推出第一款原型機M700。由此可見,短期內仍難提升NFC手機的市場普及率,仍非短期內可達成。
對此飛利浦樂觀表示,NFC與CDMA在技術上並不存在不相容問題。而ABI則認為目前NFC手機的發展緩慢,原因在於應用面的基礎建設還不成熟。
除了GSM手機業者能夠加速NFC手機商品化外,未來幾年內,CDMA手機業者須要推廣更多的實驗,吸引北美地區的大型行動通訊業者參與,以完成相容性與商品化的進程,如此才能讓NFC手機被全球市場所接受。
正因為如此,在許多地區包括手機服務業者、信用卡業者、晶片組大廠、手機業者等均攜手合作,進行規模不等的NFC手機測試計畫,除了測試相容性外,也試圖檢視消費者能否接受此購買行為的改變,以下便介紹幾項較具指標性的NFC手機測試計畫。
德國正式導入NFC手機商業應用
2006年4月德國公共交通業者RMV(Rhein-Main Verkehrsverbund)、諾基亞、飛利浦與跨國性行動通訊服務業者沃達豐(Vodafone)共同宣布,在德國法蘭克福(Frankfurt) 旁的哈腦市(Hanau)進行為期10個月的NFC手機測試後,結果相當成功,並已正式導入商業用途。使用者利用搭載NFC技術的諾基亞3220手機,可在哈腦市當做電子車票,或於當地零售店與旅遊景點以折扣價格消費。
這項針對NFC所做的測試從2005年初展開,RMV提供內建NFC與應用軟體的諾基亞3220手機給160位哈瑙市市民,可在當地消費,並當成儲值車票搭乘公共交通系統,使用者只要將NFC手機靠近公車上RFID讀取機,便可當成車票付費,既安全又方便,如圖3所示。
此計畫是全球第一個NFC技術的電子收票系統應用,所採用的諾基亞3220手機配備外接式NFC配件,使用者資料儲存在手機內智慧卡(Smart Card)控制器上,可相容於RMV現有的RFID智慧卡產品。當使用者上下車時,將NFC手機放置於RFID讀取機前方,其行程資料便可被紀錄下來,此計畫可讓參與合作廠商試驗NFC流動票務系統的可行性,以作為該技術商品化的修正與參考依據。
上述測試已經完成,獲得了90%以上使用者對其便利性的肯定,並願意繼續使用此項嶄新服務。成功的測試結果鼓舞了參與此計畫的合作廠商,RMV正式導入商品化,推出「HandyTicket」服務,當地沃達豐商店亦開始銷售該款支援NFC技術的諾基亞3220手機,如圖4所示。使用者一旦加入 HandyTicket服務,乘坐公車的費用將在月底由RMV列出明細,依搭乘時數以優惠票價統一結算。除公共交通系統購票功能外,RMV也結合最近推出的休閒卡(RMV-ErlebnisCard Hanau)功能,讓消費者可使用NFC手機在RMV配合的14家零售店,包括餐廳、商店和旅遊景點等付費購物並享有優惠折扣。
雖然商品化已經正式導入,但仍有一些限制,例如可選擇的NFC手機只有諾基亞3220一種款式,且沃達豐是唯一手機供應商。因此在RMV、飛利浦、諾基亞與沃達豐四家知名大廠的緊密合作下,未來HandyTicket服務如何吸引更多的使用者使用,將是另一項挑戰。
美國對手機付費接受度高
為了驗證NFC手機的交易模式能否被消費者接受,從2005年12月開始,飛利浦與威士(VISA)在美國亞特蘭大的飛利浦體育館進行一項名為「Flyby Pilot Program」的測試計畫。
在此項測試計畫中,包括美國最大的電信業者Cingular、手機製造商諾基亞、體育館經營者Atalanta Spirit、Chase銀行、系統整合業者ViVOTech,以及大約100位球迷參與其中。參與計畫的球迷可以在體育館內156處銷售終端機 (POS)用諾基亞3220手機進行非接觸式的購物與付費,例如可在商店內購買商品,或在標有NFC標籤的海報前下載運動明星圖片、影像、手機鈴聲或各式各樣的數位內容,如圖5所示。
此項測試的初步結果,顯示參與的球迷對於NFC手機付費方式接受度高,評價也相當正面。參與球迷對於利用NFC手機代替買票進場覺得方便,下載海報資訊或購物,也感到非常新奇。此外,使用學習曲線短,參與球迷都能在短時間內利用NFC手機完成交易,使得參與的球迷很快地接受了不須攜帶錢包與信用卡的概念。
在交易過程中,參與球迷喜歡「接收」的過程是自動完成的,譬如下載資料;但「傳送」的過程則偏好自行控制,如將票轉賣給朋友。參與球迷也希望銷售終端機能有指示交易的明確標誌,因為他們不想花時間猜測手機應如何放置才能完成交易。
此項活動正持續進行中,未來將視推廣成效,逐步擴大並吸引更多的球迷加入。與歐洲市場相比,北美地區在NFC手機的發展進程較為緩慢,故此項計畫的初步測試結果,對相關業者而言,可說是一項相當正面的訊息。
韓國啟動全球最大規模測試
韓國身為全球3G手機技術發展的領先國家,業者所建立的手機服務模式也相當多樣。如南韓最大的行動通訊業者SK電信(SK Telecom, SKT)為了強化手機服務,不但推出自有服務品牌如「NATE」、「June」、「MONETA」等,更與眾多零售業者合作廣設概念店擴大應用範圍,讓使用者可以透過手機打電話、購物、預定餐廳、遊戲、聊天、資訊交換等。早在2002年4月SKT便推出信用卡手機結算服務,將具備個人金融資訊的卡片內建在手機內,透過紅外線連接至讀卡機來進行認證與小額付款,如圖6所示。
以往使用者不願使用手機加值服務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便利性不佳。以下載一首鈴聲為例,不但要花費將近一分鐘,更要經過繁瑣的操作程序,才能找到正確的網頁去下載,而透過NFC手機的付費服務,使用者如果想要下載鈴聲,只要以手機掃過鈴聲預先設定的電子標籤後,就可以直接連結到網站上進行下載,便利性將可大幅提高。
因此2006年6月SKT便與飛利浦合作開啟一項令人注目的大規模測試計畫,地點位於韓國首爾SKT辦公大樓內,參與人員包括400名SKT員工和訪客,進行一場為期6個月的NFC手機付費測試,目的在於了解使用者習慣,以作為後續商品化導入的依據。參與此項計畫的業者包括韓國當地眾多合作夥伴,如信用卡銀行、手機製造商、系統整合商,以及零售業者等等。與世界各地進行中的測試計畫相比,此項計畫可說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在此項測試計畫中,參與人員可利用NFC手機來讀取含電子標籤的動態海報(Active Poster),進行如票務資訊、鈴聲與桌布等加值服務內容,亦可在配合的零售商店內購物,下載公共交通時刻表或使用其他數位內容服務。參與人員所使用的 NFC手機亦有兩種型態,其中200支手機使用嵌入式NFC晶片,優點在於方便、毋須額外配件,而另外200支手機則使用隨插即用的外接NFC配件 (Plug and Play Extension),優點在於毋須購買新手機,只要添購配件便可使用於原手機,此項安排的目的在於了解使用者偏好,以確保商品化的NFC手機能夠符合市場需要。
南韓是全球手機加值服務相當成熟的地區,SKT與飛利浦此次展開的測試規模龐大,再加上兩大知名廠商的合作,市場普遍認為將會對其他地區NFC手機導入時程帶來加速的效果。因此未來測試結果所帶來的指標性意義,更加值得期待。
台灣將展開第二階段測試計畫
為了實現電子錢包概念,台灣於2004年12月成立近端行動交易服務計畫聯盟(PMTSA),參與廠商包括手機廠商明基(BenQ)、晶片廠商台灣飛利浦、宏碁、以及電信業者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台灣大哥大、亞太行動寬頻、威寶電信、信用卡業者萬事達卡(Master)和VISA等,並由台北智慧卡公司負責專案統籌管理,建立NFC手機應用的基礎架構。此計畫目的希望透過相關業界的產品與服務整合,以推動RFID通訊和行動電子付費(E- payment)機制。
2005年此計畫第一階段成果是國產NFC手機M700的出爐,該手機是由M315改款而成,由明基於2005年7月分完成,成為繼諾基亞、三星後,全球第三家推出NFC手機的廠商,如圖7所示。該手機M700的硬體整合兩顆飛利浦晶片組,NFC功能由PN511晶片負責,另一顆則是可做為電子錢包的智慧卡晶片組SmartMX P5CN072,負責系統安全性與應用功能,並遵循Mifare協定。由於台北捷運悠遊卡同樣採用飛利浦Mifare晶片組,故該手機可相容現有悠遊卡,亦能讓電信業者開發相關程式以支援其他應用。
明基共提供100支具備悠遊卡功能的NFC手機展開測試,第一階段的測試目前已經完成,但是電信服務業者缺乏大量採購意願,希望將電子錢包結合在SIM卡上,因此該款內建NFC晶片的M700型手機並沒有大量生產。台北智慧卡票證公司表示,第二階段將把電子錢包整合在手機SIM卡裡,讓悠遊卡手機擁有悠遊聯名卡的小額付款功能,可以在特約商店或加油站進行消費。目前第二階段的測試還在尋找合作的手機廠商,除了國內手機業者外,也不排除尋找國外手機製造商合作。
負責協助此項計畫的經濟部產業發展推動小組表示,預計第二階段的測試最快也要到2006年底才能開始進行,屆時將會有20~50支手機進行測試。雖然 NFC應用市場普遍看好,但真正落實還有很多障礙,在市場前景還不是非常明朗的態勢下,很難讓業者投入大量資源開發高價位的NFC手機,而這也是國內 PMTSA聯盟必須克服的問題。
產業鏈決定NFC手機普及速度
除了上述國家或地區所進行的NFC手機商品化測試外,由飛利浦參與的各項計畫均正在全球各地區持續進行中。包括法國巴黎地鐵電子收票服務、法國坎城手機購物服務、芬蘭公車收票系統等,而2006年6月中國大陸廈門也展開NFC手機購物測試。由此可見,為了解決基礎建設不足的問題,從歐洲、亞洲到北美地區的相關業者,無不積極推動NFC手機商品化的進程。而採用Felica手機的日本地區,前三大行動通訊服務業者NTT DoCoMo、KDDI、沃達豐所提供的電子錢包服務,早已在日本市場普及多年。
除了常見的手機收票、購物模式外,NFC手機所能擴展的應用也超乎預期。2006年6月瑞典鎖業龍頭Assa Abloy集團宣佈該公司第一款可支援NFC手機的門鎖,已經開始在歐洲眾多旅館中進行試驗,未來將可能取代磁卡,讓房客不需鑰匙,只需手機便可將房門上鎖與開鎖,大幅增加安全性。一場將改變消費者行為的技術革命正在悄悄醞釀。
然而NFC手機應用能否普及,並非一蹴可及,最重要的是產業鏈的完整性。包括手機業者、電信服務業者、晶片組業者、信用卡業者、零售業者、交通運輸業者等,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缺一不可。對國內手機業者而言,雖然研發NFC手機須要投入龐大資源,但在手機逐漸走向高階功能的市場趨勢下,若能提升技術,推出具備特色的NFC手機,不論是自有品牌或代工模式,必將有助於在多元化的手機應用市場中,取得更有利的競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