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產品在近二、三年迅速普及,成為明星產品,由於定位精確度大幅提昇,加上硬體價格迅速下滑,使得應用面愈來愈廣...
GPS產品在近二、三年迅速普及,成為明星產品,由於定位精確度大幅提昇,加上硬體價格迅速下滑,使得應用面愈來愈廣,並且結合了通訊、電子地圖、即時交通資訊等,串成了新的定位導航產業鏈。
GPS(全球定位系統)在今年的美國拉斯維加斯CES消費電子展,以及德國漢諾威CeBIT展中,成了最受矚目的產品之一,也為台灣電子業帶來了新一波的活水。GPS也已經由最簡易的定位系統,加上電子地圖,甚至加上了導航、通訊的功能,產品種類林林總總,由GPS Mouse、Bluetooth GPS、PDA加上GPS Module、導航單機,或是車上的導航系統,GPS產品類型的變化愈來愈多。
那麼,為什麼在這兩、三年來,GPS產品變得更加普及了?如果我們將日常生活習慣和GPS產品加以串聯,進而思考其商業模式,不難看出,未來的三年、五年,GPS的發展,將會對人類生活帶來極大的改變。
今天,消費者只要購買一台GPS裝置及導航軟體,幾乎不必再付任何額外的費用,即可達到最基本的導航定位等功能。而隨著美國軍方解除干擾,不再對於衛星碼加密,其定位精確度由50公尺大幅度提升至3公尺。導航單機的價格,更是已經由1,000元美元降至300美元以下。GPS技術的提升,也克服了絕大多數地形地物或建築物的干擾,提升了使用者的可用性及便利性,所以無論是旅客、租車業、物流業,都立即享受到此一成果,尤其以歐洲、日本綿密的街道結構,使得導航系統更顯重要。
就電子地圖的發展而言,亦由傳統的2D地圖慢慢演進到2.5D,甚至於3D的圖籍,提供了一個更容易辨別更接近於實物的感覺,並藉由資料更新,提供更詳細以及完整的圖資,讓地圖涵蓋率不斷提昇,並提供更即時更新的服務,使用者可透過購買新的地圖CD或透過網路下載等方式,來不斷得到最新資訊。
因此,以今日而言,限制地圖的因素,並非硬體的裝置,而是在於建立此一系統的資料庫。日本一直是此一巿場的領先者,也已完成部份都巿的3D圖資,至於在亞洲的南韓,也早已著手收集並建立主要城巿的程式3D資料庫。在美國,導航軟體涵蓋率更達到97%。
而即時交通資訊系統,則是另一項各國正在進行的重要規劃。試想,當你生活在交通繁忙的都會區,僅僅是得到正確的路徑,已不足以滿足需求,你更希望的是能夠避開容易塞車,或是一些意外及施工的路徑。此時,你的GPS裝置就必須隨時取得外界交通資訊,以避開壅塞路段。
因此,通訊的功能,就成了未來導航系統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歐洲行之有年的RDS(Radio Data Systems),就是透過FM RADIO,將此一即時訊息傳遞出去。在韓國,交通單位則是利用Pager,將此一數位資料送至GPS DEVICE。而美國的商業機構,則是利用衛星數位傳播系統(例如:XM radio、Sirus等)來傳送資料。如此一來,即時交通訊息,就能從單純的靜態施工及意外處理訊息,進而透過大眾運輸系統作資訊反饋,以得到更為即時有效的資訊,並且使用導航軟體,計算不同的加權,取得即時「最佳行駛路徑」,以取代「最短路徑」。目前,許多先進國家也正在設法提供更精確的即時交通訊息,因此,此一通信介面也必須根據不同國家,甚至不同廠商,進行客製化,如GPRS、WCDMA、WiFi、TMC、FM receiver、Satellite radio,或是Pager等。
在GPS產品的關鍵零組件方面,除了GPS Baseband、RF Front End之外,另一個極為重要的關鍵零組件,就是用以接收從GPS output port 送出NMEA的定位資訊,以配合電子地圖及導航軟體的處理器。
由於GPS設備對電源要求較為嚴格,所以在目前的巿場上,大多使用精簡指令集處理器(RISC)。而價格更一直是產品能否大量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近年來,更有些高整合性的SoC,直接將GPS Base Band、2D Graphic Chip、CAN BUS Controller、硬碟控制器、USB OTG、SD/CF卡控制器,DSP等功能加以整合,成為專門為此一巿場量身訂作的一個System On Chip。如此一來,不僅讓系統價格大幅降低,並提供了完整的軟體及韌體,使得GPS設備業者可以縮短開發時間,快速將產品送到巿場。而導航軟體及使用者介面,則是另一個決定產品成敗的因素,也是業者可以著墨之處。
消費性GPS的運用,目前漸漸朝著幾個不同使用模式發展,一是手機上內建A-GPS,透過Telecom Service Provider提供快速的定位,另外一個則是手持式的GPS device。就手持GPS設備而言,一般整合了PDA加導航功能,或是multi-media功能和MP3。就短期而言,手持式的GPS設備的發展方向,將朝著低功耗、高靈敏度,並增加Graphic處理能力,或是一些數位及類比廣播系統的功能。例如,將美國現行的Satellite Radio廣播系統整合在一起,如Sirus、XM radio等,以提供mp3歌曲的下載服務,或提供簡易的影像服務(圖1)。
而車輛導航系統大概可分為前裝巿場及後裝巿場,前者大多整合了audio systems/DVD/VCD player、類比、數位電視、導航及行車資訊監控、交通、天氣、停車場、維修點、旅遊景點等等的服務,這就是近年來業界所熱衷的「Telematic」,結合了上中下游的訊息服務產業、資訊、電子收費系統、電子收費系統、通訊服務系統、無線網路服務、服務硬體供應商,乃至於終端設備製造商等,將生活相關資訊與車子相結合,進而創造出另一種應用(圖2、3)。
而後裝巿場則大多提供類似的功能,由於車輛前裝市場對測試規格相當複雜,並不容易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因此後裝巿場的進入門檻較低,產品變化較大,市場也更具彈性,對廠商而言,更成為進入前裝巿場的試金石。
那麼,國內電子產業如何能在此一新產業中,有進一步的發揮,並佔有一席之地?筆者認為,國內廠商成功的關鍵,不外乎由原本的IT產業垂直整合,降低生產裝置成本,並且透過產業分工的方式,由巿場上需求較強勁的導航系統切入,再與各國系統業者結合,提供有效並即時的資訊服務,並透過與車廠異業結盟,才能夠達到長期多贏的策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