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萊因 無人機 資安 3D列印 RED法規

台灣無人機前進歐盟 合規是通往市場的「第一道門」

2025-10-24
歐盟市場對台灣無人機的需求正在快速成長,但有意進入市場的製造商,必須特別注意歐盟對無人機產品,有相當複雜的安全與法規要求。

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今年上半年台灣無人機出口金額達1,189萬美元(約新台幣3.5億元),較去年同期暴增7.49倍,顯示產業出口動能正強勁成長。其中,出口至波蘭的比重高達54%,意味著歐洲市場已成為台灣無人機產業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隨著歐洲無人機市場需求快速擴大,台灣廠商積極尋求進入歐盟市場的通行證,而這張「門票」,就是產品合規與認證。

歐盟法規門檻高 CE標誌與等級識別標籤成關鍵

德國萊因(TÜV Rheinland)電子電氣產品服務副總經理謝銘(1)指出,「對歐盟來說,無人機不只是科技產品,而是需要兼顧安全、隱私與環境的綜合性系統。要進入這個市場,合規是第一道門,沒有通過,就連門檻都難以跨過。」

圖1 德國萊因電子電氣產品服務副總經理謝銘表示,歐盟對於無人機產品,有一套涵蓋性能、安全與資安要求的綜合性市場准入規範。

根據歐盟現行法規(EU) 2019/945(EU) 2020/1058,所有重量在25公斤以下、銷售於歐盟市場的無人機產品,都必須具備CE標誌與等級識別標籤(Class Identification Label, CIL)。這兩項標示不僅象徵產品已通過相關安全與品質審核,更是合法上市的前提條件。

然而,獲得這兩項標誌並非僅靠形式申請即可,製造商必須通過一連串嚴格測試與文件審查。這些測試項目橫跨電子、機械、安全與通訊等多重領域,包括:

‧無人航空器系統授權條例(2019/945/EU, 2020/1058/EU)
‧一般產品安全指令(EU 2023/988)
‧電磁相容性指令(2014/30/EU)
‧無線電射頻通訊指令(2014/53/EU)
‧機械設備指令(EU 2023/1230)
‧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U)
RoHS有害物質限制指令(2011/65/EU)
‧電池標準法規:IEC 62133

德國萊因表示,這些條文代表的不只是法律義務,更反映歐盟對產品生命週期安全的全方位關注。從機體結構強度、耐燃性、電池安全性,到無線通訊與電磁相容,每一項細節都攸關產品能否上市。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標準外,由於無人機通常都會搭配攝錄影功能,因此,相關設備也必須通過對應的資安測試。

從文件到飛行測試 德國萊因提供一站式認證服務

為協助製造商跨越這道繁瑣的門檻,德國萊因自2021年取得歐盟執委會及德國國家航空管理局公告機構資格後,成為全球少數具備無人機型式檢驗核發權的單位。2022年初,更率先於「開放類別(Open Category)」核發全球首張UAS(Unmanned Aircraft System)型式檢驗證書,確立其在無人機認證領域的先行者地位。

在台灣,德國萊因同時擁有BSMI認可資格,並正朝向民航局認可實驗室資格邁進,能夠協助廠商完成產品安全文件與合規聲明的審查,並提供從EMC、無線電、有害物質、網路安全到飛行性能的全方位檢測服務。

「我們不只是檢測單一項目,而是協助廠商建立一個完整的產品安全管理架構。」德國萊因技術團隊強調,該公司在德國設有專屬無人機測試場地,能在實際飛行條件下進行測試,模擬多種環境干擾與通訊情境,確保無人機在實際使用環境中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最終,通過所有測試與文件審查的產品,將獲頒歐盟型式檢驗證書(EU Type Examination Certificate),正式具備進入歐盟市場的資格。

材料安全成最大挑戰 3D列印外殼須注意阻燃性

在協助台灣廠商申請歐盟認證的過程中,德國萊因觀察到一個常見問題:機構件材料選用不符安全要求。

由於許多台灣無人機廠商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外殼或結構件,雖然能大幅縮短開發時程與降低成本,但這些塑料材料往往未添加阻燃劑,在安全性能審核階段極易出現問題。

德國萊因提醒,依歐盟規範,無人機的結構材料必須通過耐燃與機械強度測試。若材料燃燒速度過快,或在撞擊時容易碎裂,都可能被判定不合格。這意味著廠商在設計階段就應納入材料安全性考量,而非在送測前才臨時更改。

除了材料問題,電池模組與通訊模組也是審查重點。特別是在具備長距離控制或影像回傳功能的產品上,必須符合無線射頻功率與頻段的限制,以確保不干擾既有的航空或民用通訊頻道。

歐洲市場經營 首重通路與品牌信任

對許多台灣廠商而言,獲得CE標誌只是「門票」,而要真正成功打入歐洲市場,還必須找到合適的通路夥伴。

德國萊因指出,撇除軍用無人機不談,歐盟的無人機市場結構分為兩大類:

一是針對專業應用的無人機,例如運輸、測繪、能源巡檢或公共安全領域;二是屬於消費型或玩具型無人機。前者強調功能穩定與資料整合能力,後者則更依賴品牌行銷與消費者信任。如果以絕對數量來看,玩具類產品當然比較多,但其利潤空間遠不如專業型無人機,因此,台灣廠商外銷到歐盟市場的產品中,專業型的比重不低。

若是專業用無人機,廠商應尋找熟悉當地法規與產業結構的系統整合商(SI)或通路夥伴;若屬於玩具市場,則需結合當地零售與電商管道,並在廣告與品牌經營上投入。歐洲市場極度重視品牌的可靠性與安全形象,消費者對標誌如「TÜV Rheinland Certified」、「CE」等具高度信任,這也是產品行銷的重要加分項。

歐洲市場對無人機的開放速度正逐漸加快。除了民用與娛樂用途外,隨著俄烏戰爭爆發、邊境安全與基礎設施監控需求攀升,歐洲各國開始擴大採購可用於偵查、巡檢與緊急應變的中小型民用無人機。這波需求潮,也讓台灣具備製造能力與供應鏈整合優勢的廠商,迎來難得契機。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