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net AI 自動駕駛 電動車 SiC GaN 牽引逆變器 Zonal V2X

安富利剖析2026~2030五大智慧移動趨勢 軟體主導車輛功能

2025-11-07
全球電子通路廠商安富利(Avnet)日前舉辦「2025智慧移動論壇」,聚焦AI、自動駕駛與電動化新世代。從2026年到2030年,智慧移動產業將迎接五大關鍵轉折:AI驅動汽車、次世代電力技術、邊緣人工智慧、供應鏈韌性與智慧基礎設施整合。而這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一場從硬體導向進化到軟體定義的革命。

AI驅動智慧汽車:從自動駕駛到預測維護

安富利台灣應用工程總監張嘉源指出,AI讓車子不只是會開,還會自己照顧自己。如今Level 2自動駕駛已成中高階車款的標準配備,未來AI將深入車輛的每一個環節—從自動駕駛判斷、預測性維護到個人化體驗

安富利台灣應用工程總監張嘉源指出,到2030年,軟體將占整車價值的三成,這將是車廠與供應鏈重新定義競爭力的關鍵

車輛將能主動監測電池健康,提前預警更換時機,避免拋錨在路邊的窘境;同時,車內感測器可偵測駕駛者疲勞、主動調整空調與座艙環境,提升安全與舒適度。AI將成為車輛的神經中樞,帶動從駕駛行為到維修體驗的全面智慧化。

寬能隙半導體掀起電動車動能與成本革命

寬能隙半導體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的崛起。讓電力開關速度提升百倍,元件數量減少、散熱負擔降低,車輛更輕、更省、更快。張嘉源說明,碳化矽(SiC)的核心影響為牽引逆變器,導入該元件可立即提升5~10%的續航里程,散熱系統重量減輕達30%,支援800V架構,充電時間可縮短一半。新款特斯拉Model 3目前已使用超過48顆SiC牽引逆變器。

氮化鎵(GaN)則可為車載充電器與DC-DC轉換器提升價值,包括車載充電器功率密度提升倍,超高速充電(350kW以上)時,充電器/轉換器體積縮減60%,同時可減少零件數量而降低系統成本。隨著成本逐年下降,張嘉源預期2030年前將迎接市場甜蜜點,開啟電動車效率與成本並進的新時代。

邊緣AI與Zonal架構重塑汽車DNA

張嘉源認為,未來汽車將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行動超級電腦。傳統汽車電子系統如積木疊床,每新增功能都要額外增加控制模組與線束,導致結構複雜且成本高。新一代的Zonal架構將以閘道器(Gateway)分區整合感測元件,再由中央運算電腦集中處理,大幅減少重量與布線,並支援軟體空中更新(OTA)。

未來汽車將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行動超級電腦

另外,Zonal架構與邊緣AI結合後,能在毫秒級決策下提升ADAS安全反應速度,亦為車廠發展訂閱制與持續升級服務奠定基礎。到2030年,軟體將占整車價值的三成,這將是車廠與供應鏈重新定義競爭力的關鍵。

台灣成全球電動移動矽盾

台灣在電動化浪潮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根據工研院資料,台灣半導體產業2025年產值將達1,972億美元,占全球晶片產能超過六成。張嘉源指出,台灣不僅擁有晶圓製造優勢,還具備完整的封測、ICT系統與供應鏈管理能力,能為全球車電提供高品質與高韌性的解決方案。

安富利作為連結在地創新與全球OEM的重要橋樑,除協助台灣客戶導入車規法規、安規與設計認證,也為國際車廠提供在地支援與物流服務。儘管台灣整車生產與車輛品牌發展不若中日德等國,卻是台灣從代工製造走向系統設計的新機會,有機會讓ICT的成功經驗,延伸到車電產業。

智慧基礎設施整合

另外,隨著電動化與聯網化融合,車聯網(V2X)與物聯網(IoT)正重塑城市交通結構。
展望未來五年,張嘉源認為2026至2030年將是智慧移動的定義期。車子會越來越像手機—能更新、能學習、能連網,而台灣的半導體與工程實力,是這場革命的核心推力。安富利也將持續扮演技術整合與全球供應鏈橋樑的角色,協助台灣廠商跨入國際汽車電子市場,讓矽島不只製造晶片,更輸出智慧。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