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看好L2+自駕前景,英特爾旗下Mobileye日前在2022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上宣布與福斯(Volkswagen)、福特(Ford)等車廠合作,擴大該公司眾包(Crowdsourcing)式地圖測繪技術與道路體驗管理系統(REM)應用版圖,優化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進一步提升自駕車駕駛體驗。
台灣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日前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經濟部技術處看準元宇宙(Metaverse)、5G、AIoT、用等多元領域發展趨勢,支持工研院展出軟性混合電子、晶圓精準量測、先進製程開發等十多項創新技術,為下世代關鍵產業發展及多元應用超前部署。
全球政府與廠商大張旗鼓拓展5G,台灣如何應對下一代通訊來臨。對此,經濟部舉辦「經部助攻5G搶占全球市場」成果發表會,由台灣各家大廠聯發科技、明泰科技、英業達、和碩聯合科技展示5G技術開發,布局未來商機。
高效能感測器解決方案供應商艾邁斯半導體(ams),於2019年開始評估收購德國照明技術製造廠歐司朗(OSRAM)的可能性,歷經漫漫長路,終於在2021年3月完成所有購併手續。雙方合併後,以艾邁斯歐司朗(ams OSRAM)作為品牌名稱,整合感測、光學和照明技術,不僅產品趨於多元,事業版圖更橫跨消費、工業、醫療與汽車等四大領域。
汽車電子化後,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估算,每輛汽車晶片需求量至2023年將達到200多顆,大幅提升汽車搭載ADAS及座艙體驗效能。未來電動車、先進輔助系統(ADAS)、座艙體驗將形成汽車產業三大趨勢,汽車電子架構(EEA)也將邁向網狀(Mesh)設計發展。對此,恩智浦半導體(NXP)將技術導入汽車電子領域,研發六大領域車用晶片並強化汽車安全功能。
聯發科(MediaTek)近年來致力於推展5G全球布局,於2021年11月發布首款搭載台積電4奈米製程、Armv9架構的5G系統單晶片(SoC)天璣9000,消息一出受到各界矚目。日前聯發科舉辦年末記者會,回首過去一年來的亮眼成績,聯發科副董事長兼執行長蔡力行指出,2021年營收可望達170億美元,更直言對於未來發展有信心,預估未來五年,聯發科每年可以有10%以上的成長且優於全球平均。
全球智慧手機用戶數早在2011年已增加至55億,愛立信研究指出,在過去十年期間,行動網路流量成長近300倍,2021年第三季行動網路更是超過2016年整體行動流量的總和。面對行動數據流量突飛猛進的成長,電信業者看好5G未來市場,並快速布建5G基地台。對此,愛立信預估,全球2027年末,5G用戶人數將達到44億,屆時占所有行動用戶數的一半。
OpenRF聯盟(Open RF Association)日前發布首項標準。OpenRF 1.0.0標準是為了促進射頻前端(RFFE)與射頻積體電路(RFIC)之間的標準化,其中包含應用於進階功能叢集的軟體開發環境。該聯盟表示,符合新標準的產品預計於2022年底上市,首先會推出RFFE元件,接著再推出RFIC。隨著此項規格發布,該聯盟有望在5G晶片與射頻前端供應商之間,建立開放且互通的生態系統。
現今製造業正在經歷一場規模龐大的數位轉型,透過不斷更迭的技術,改善生產線品質、效率與成本問題。對此,長期致力於解決工程設計挑戰的亞德諾半導體(ADI)推出系列解決方案,能夠有效輔助機械自動化,加速實現工業4.0。這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將於12月1日至31日展示在2021 ADI應用科技展當中。
恩智浦半導體(NXP)舉辦NXP Connects 2021線上峰會,解讀新興技術將如何創造高度智慧化社會,此次執行副總裁暨技術長Lars Reger、半導體軟體研發副總裁Daniel Weyl等人,針對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電動車及泛物聯網裝置進行一系列對談。
隨著5G、AI、雲端及物聯網等各式新興應用崛起,亞德諾半導體(ADI)今年將再次展現其技術能量,於12月1日至31日舉辦2021 ADI應用科技展,以「沉浸智慧生活 智進未來」為主題,將特別介紹該公司包括智慧城市、智慧製造等最新方案與客戶案例。此外,12月1日至3日,還邀請相關領域專家進行線上論壇與研討會,提供各界互相交流的平台。
近年智慧型手機拍攝功能已成為手機賣點之一,其中蘋果(Apple)2021年新上市的iPhone 13配備48MP高畫素鏡頭,因此各家品牌廠不斷主打後置鏡頭高畫素感光元件。根據產業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的Smartphone Camera Tracker最新研究顯示,智慧型手機主鏡頭搭載48MP及以上百萬畫素鏡頭,2021年第二季出貨量較第一季大幅提升38.7%。
恩智浦半導體(NXP)晶片應用橫跨物聯網、工業、汽車、行動和通訊基礎設施等領域,近期致力推展邊緣人工智慧。NXP預計,直至2025年,智慧連結裝置數將達到500億台,與此同時,全球資料建立的數量預計將超180ZB(Zettabyte),相當於有史以來,將人類所說的每個詞彙都記錄下來的資料量之四倍多,規模可觀,因此需要透過可行的智慧方案處理這些龐大的資料。
近年智慧醫療蓬勃發展,串聯大數據、人工智慧是推動精準醫療的兩大核心,對此輝達(NVIDIA)近期發表多項人工智慧(AI)技術應用醫療領域,健康智慧運算平台NVIDIA Clara Holoscan、全新開源軟體NVIDIA FLARE、開源框架MONAI,和結合AI醫療影像應用的軟體套件NVIDIA AI Enterprise,提供完整的醫學AI解決方案,加速智慧醫療研究與發展。
嗒――嗒――嗒――的聲音,規律地敲擊著,數百多台織布機馬不停蹄。 這是位在高雄路竹,「東豐纖維」的染整廠現場,這裡所生產超過九成的布匹,專供應給國際知名眾運動品牌。
物聯網的發展速度,仍然呈現爆炸性的增長。根據IDCⁱ預測,到2022年全球將有超過300億台設備連上網路。在接下來的二年,物聯網設備就會超過510億台。
印度電信商Bharti Airtel日前宣布,已與諾基亞共同完成印度首次5G試驗。該項試驗於印度加爾各答展開,雙方以5G獨立組網(Standalone, SA)模式於700MHz頻段進行,在兩個5G測試站點間實現了最高40公里的行動寬頻覆蓋範圍。
意法半導體日前宣布推出新一代接觸/非接觸式支付、身分辨識、交通票務用微控制器ST31N600,該MCU整合了能量採集、生物安全技術,以及Arm SecurCore處理器。而採用該MCU的先進生物特徵身分認證(Biometric System-on-Card, BSoC)與動態卡驗證(dCVV)的解決方案,也將於Trustech 2021亮相。
愛立信(Ericsson)與保時捷(Porsche)日前共同宣布,針對保時捷製造場域部署了5G測試網路(Research Network)。此為保時捷製造環節中第一個5G研究網路,除了可實現訊號即時傳輸外,導入的自動化功能也可從多方面大幅提升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加速生產時間,進而增加車輛生產效率。
隨著智慧手機與平板於全球普及,諸如網路竊聽與惡意攻擊等聯網裝置的資安危機也不斷增加。為了確保可攜式消費裝置的安全、降低潛在風險,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發布首項消費者行動裝置保護標準ETSI TS 103 732。該標準定義了使用者資料的關鍵安全與隱私風險,並提出相關保護措施。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