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邊緣AI已經成為業界積極探索的議題,感測器肩負蒐集資料以提供AI進行智慧判斷的任務,在邊緣AI應用中不可或缺。不過,除了蒐集資料並回傳給MCU等單元進行處理,若能進一步賦予感測器進行資料處理的能力,將可透過環境感知等方式,升級應用體驗並減少能耗。
感測和感知技術在航太與國防(A&D)具有多種應用潛力,此類系統可用於偵測物理刺激,例如光線、聲音、熱或無線電頻率(RF),並根據這些資訊產生資料。透過感測器搜集資料並藉由感知系統進行解讀,是AGV等自主系統設計的重要環節。
降低成本及重量,是汽車製造商所期望達成的目標。轉向分區架構能夠減少所需線路,採用無線技術也能透過減少有線連接,進一步幫助製造商達成目標。除了降低成本及重量,無線技術如藍牙低功耗(BLE)和超寬頻(UWB)更可憑藉各自優勢,為汽車帶來多元應用。
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可幫助製造商提高生產效率、增強安全性並節省大量成本,因而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應用。進入工業5.0時代,人類將與人工智慧(AI)機器人協同工作,但要實現這一目標,AMR必須克服重重挑戰。
2024年月底在美國聖地牙哥舉行的OFC2024上,英特爾展示了將CPU與先進光學運算互聯(OCI)Chiplet共同封裝的原型CPU。本文將介紹這項技術的部分細節,以及這項技術突破對運算產業的影響。
AI技術不斷進步,如何確保高速訊號在AI應用設備中傳輸時,仍能保持穩定,且不受干擾,是許多工程師面臨的挑戰。本文將說明如何透過高速訊號傳輸相關測試,確保產品順利通過規格驗證。
矽光子被視為HPC未來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也讓光子技術從利基應用走向主流。然而,要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並不容易,製造商不僅需要新的生產技術,也需要更有效率的產線量測方法。
生成式AI讓矽光子突然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但光子技術不止能為高效能運算帶來革命。為了在6G太赫茲(THz)通訊上搶得先機,許多領導大廠及研究單位都已經開始在射頻光纖(RF over Fiber, RoF)上投入更多資源。
生成式AI的出現,是矽光子從利基走向主流的轉捩點。將晶片I/O光化,對半導體產業而言,是一次重大的典範轉移,不僅有技術方面的挑戰,也可能對產業格局帶來巨大影響。
真無線藍牙(TWS)耳機的興起,帶動了主動式降噪(ANC)耳機的再次發展。然而,傳統White/Pink Noise或聲學人偶中的麥克風無法真實反映ANC耳機的降噪效果。本文將介紹3QUEST語音品質評估系統,並分析實際測試數據,說明在具有背景噪音條件之下進行語音品質測試的重要性。
車輛與乘客安全茲事體大,各界都期盼資安業界正視V2X資安威脅議題,V2X技術成熟和應用普及的同時,資安風險也隨之攀升。落實軟體安全開發,才可創造出可被信任的智慧車聯網生態系。
慣性感測器(IMU)能提供動作數據,是協助機器人精準定位的關鍵元件,其內部整合了加速計、陀螺儀以及磁力計,藉由提供即時的反應,讓機器人能精準判斷其方向、位置以及動作,進而在持續變化的環境中導航前進。本文探討IMU在機器人定位上扮演的關鍵角色,並詳述其關鍵利益。
繼9月底成功取得Sequans的4G物聯網(IoT)技術,高通(Qualcomm)進一步於北美嵌入式電子與工業電腦應用展(Embedded World North America)推出全新工業級處理器IQ系列,並發表物聯網解決方案框架,運用IQ系列晶片組結合邊緣AI工具和參考應用組合,打造端到端解決方案,協助業者精簡開發和部署流程。
隨著超大規模資料中心迅速成長,其複雜性亦與日俱增。高密度光連接器逐漸成為優化整體資源效率的核心關鍵,有助於實現更快的部署、最佳化的營運,並且確保基礎設施足以應對未來挑戰。
電網和能源產業正經歷現代化革命,以因應整合再生能源的需求,並透過升級過時電網系統、加入智慧電網技術等方式,提高整體系統效率和可靠度。在此轉型過程中,通訊技術扮演即時傳遞資訊並確保系統穩定運行的重要角色。
繼生成式AI(Generative AI),AI代理(Agentic AI)成為大型語言模型(LLM)備受關注的應用,讓AI在對話之餘能夠進一步具備自主思考能力,使互動體驗更進階。手機作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裝置,是將AI體驗帶進日常生活的重要媒介,近日聯發科技推出最新旗艦晶片天璣9400,預期將透過全新CPU及NPU性能,為手機帶來更進階的互動體驗。
在多元軟體應用和高性能硬體元件的驅動下,邊緣裝置的智慧化程度正持續提升。因應智慧邊緣的開發需求,Analog Devices, Inc.(ADI)日前發表以開發者為中心的套件,包含基於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ode的全新多功能嵌入式軟體開發環境CodeFusion Studio,協助客戶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實現智慧邊緣創新。
隨著全球企業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網路安全挑戰,零信任原則正迅速成為許多行業提升安全防護的核心策略。零信任強調嚴格的存取控制,確保只有經過授權的使用者和設備才能進入關鍵系統和資產,尤其在醫療保健和製造業等領域顯得尤為重要。這些行業使用的舊系統存在諸多安全隱患,面對網路攻擊的風險較高,零信任因此成為重要的解決方案。Zentera Systems日前舉辦零信任技術論壇,並邀請零信任博士Dr. Chase Cunningham現任美國政府資安顧問,前Forrester副總裁暨首席分析師,NIST SP800-207零信任架構顧問分享Zero Trust安全實現的經驗和見解。
行動通訊邁向Beyond 5G和6G時代,提出了一項新的概念:整合式感測與通訊(ISAC)。該技術可透過基地台發出的訊號進行雷達定位,也可以作為延伸感測器偵測其範圍內的使用者設備,預計除了優化整體網路通訊,也將開啟多種應用新可能。
IEEE剛發布了800GbE正式1.0版本規範,而IEEE P802.3dj、802.3df小組正致力於開發1.6TbE,預計將於2026年確定最新版本的1.6TbE規範。隨著標準的制定和技術的成熟,1.6TbE將在未來幾年內成為下一代高速網路的主流技術。本文說明1.6TbE的技術優勢,以及實現其性能所須關注的測試重點。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