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轉正在進行當中,其高傳輸速率與龐大的傳輸容量,吸引各界引頸期盼,而背後促成網路連接的關鍵技術SIM也正歷經改朝換代的階段。新一代的eSIM能透過OTA方式賦予終端裝置聯網功能,正悄然走入消費性電子與M2M市場。
2018年蘋果(Apple)的iPhone XS與XR系列上市,內建雙卡雙待功能,為eSIM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一方面刺激電信商加速支援eSIM網路服務建置,二方面帶動OEM廠商推出搭載eSIM功能的終端產品設計。據了解目前全球已有七十多家電信商宣布開通eSIM功能,包含台灣五大電信業者投身於eSIM戰局,新型態的電信管理模式也將孕育而生;與此同時,在終端裝置方面包含三星(Samsung)、Google、華為、小米等指標性大廠陸續在旗下智慧手機、穿戴裝置推出支援eSIM功能的相關方案,商機值得期待。
相對於插拔式SIM卡,eSIM雖然還未到取代的階段,但的確呈現成長態勢。市場研究機構ABI Research報告指出,eSIM從2017年開始起飛,從相關的周邊裝置來看,預期2019~2021年將有爆炸性成長,年增量約達40~50%。2021~2023年將會轉趨成熟,成長幅度約10%(圖1)。 eSIM主要針對「消費性電子產品」與「M2M」兩個市場,推估2020年開始到2024年之間的發展,大部分eSIM的成長還是來自於消費性電子產品,從整體的量來看將大於物聯網應用。
跨國物聯網發展成型 消費性應用率先發威
台灣大哥大企業物聯網暨平台產品處副處長黃文華(圖2)表示,就消費性eSIM來說,2020年在市場上沒有太大的變化,許多正在開發的功能尚不便立即公開,但預期未來支援eSIM不管是穿戴式裝置或是手機都會越來越多。下一波消費者eSIM應用市場的發展重點應該是探索服務(Discovery Service)的應用,這個功能可以讓消費者在選擇下載電信商時擁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服務規劃經營處處長丁平顥(圖3)談到,eSIM在消費性領域的優勢在於數位化,也就是線上啟動的機制,讓消費者在家就可以開通啟動eSIM網路服務。舉例來說,一般在出國旅遊時,若要在當地使用網路,不外乎是透過國際漫遊、當地申辦實體SIM,或者使用Wi-Fi分享器等,可能會涉及資費高昂、設定不便等問題。而eSIM的出現完美解決這些問題,用戶可於出國前先確認資費並透過網路申辦當地電信門號,當抵達旅遊地點時,即能立刻開通網路服務,在資費與方便性上帶來雙重好處。
亞太電信新技術應用服務部經理董士豪(圖4)表示,蘋果率先在旗下的智慧手機、智慧手表導入eSIM,打破產業原本預期M2M eSIM會先普遍發展的迷思,也帶動eSIM逐漸導入消費性電子的趨勢,然而目前eSIM在消費性電子端普及率還不夠高,大多局限於高階機種,終端選擇性少,消費者大多為觀望態度,故使用率不如預期的高。 再者,過去大家認知eSIM會比插拔式SIM卡來得便宜,雖說目前一張eSIM不到0.1美元,但未考慮到後續eSIM建置、維護費用遠超過卡片本身價值。這與市場整體產量息息相關,需待整體經濟規模產生,攤平前期的建置維護成本。
整體看來,消費性電子市場還是目前eSIM的主戰場,同時M2M應用市場也正一步一腳印的建構eSIM應用發展的藍圖。
汽車/智慧城市應用先行 eSIM M2M雛型漸具
台灣大哥大企業產品暨營運管理處副處長魏政賢認為,2020在M2M eSIM應用部分,主要仍會以車聯網、智慧三表及智慧城市等物聯網應用為主,並持續新增應用場域案例。
他舉市場相對成熟的車聯網與智慧路燈案例來看,這兩種產業應用的SIM卡使用環境,都是比較嚴苛,因此,在SIM卡的選擇上,就會偏向選用高可靠、耐用的eSIM,以減少後續因SIM卡障礙而導致的維修作業。
與消費性產品不同,在物聯網世界的SIM卡設計非常多元化,工業等級SIM卡須具備耐高溫,在無須更改設計的情況下,其成本相對於一般塑膠材質的SIM卡高出許多。也因此針對工業應用的物聯網裝置,已有多數更新採用MFFF2類型的eSIM,直接將晶片嵌入至PCB板上,讓打算竊取SIM卡資料的有心人士難以拿到實體卡片,另一方面也能透過系統偵測方式控管SIM卡存在與否,同時掌握資安與耐用度問題。
遠傳電信企業暨國際事業群企業物聯網應用暨產品處經理張文津(圖5)表示,若eSIM出貨量達50~100萬,扣掉傳統插拔式SIM卡的卡槽機構成本,其晶片成本已接近相當接近於插拔式SIM卡,故eSIM在機器對機器(M2M)的應用領域將愈趨普及。
另一方面,對應生態圈上也持續有新的供應商及設備製造商加入,甚至在設備商間(如模組及SIM卡供應商),也可透過電信商生態圈平台進行雙方設備的整合洽談。至於應用市場方面,由於eSIM具備高可靠性與體積小優勢,預期會有越來越多的設備商評估採用eSIM。
突破四大關口 eSIM大規模商用可期
雖說目前eSIM發展看起來還處於萌芽階段,尚有生態環境建置、增加價值與消費者信任等問題有待解決。不過eSIM本身的微型化、便利與安全性優勢,後續待上述問題解決後,大規模商用未來的輪廓將更加清晰。
在消費市場端來看,首先須思考如何為消費者增加使用價值。eSIM為OEM帶來了一些明顯的優勢,其節省了電路板空間,從而提供了更大的設計靈活性,並給予行動網路業者(MNO)有機會通過更數位化的流程降低成本,所有這些優勢都會影響生態系統,但不會為最終用戶帶來明顯的好處。
其次是為消費者建立使用信心,解除使用者採用服務的障礙。由於eSIM的角色會處理到機密資訊,如個人身份和訂閱者代碼,因此消費者必須信任使用eSIM的設備。現今的eUICC已獲得保障,但不符合最高等級的安全和認證。在安全性上不妥協於任一細節,有助於建立信任,這是大規模採用的基本要求。
第三,降低行動網路業者與設備供應業者的複雜度。當行動網路業者面臨為預配過程找到數位化流程的壓力,OEM則面臨著由硬體製造商、軟體供應商和多元化行動網路業者組成的複雜生態系統。OEM需要更整合的解決方案模型,以降低生態系統複雜性,這是eSIM提高消費者採用率的重要動力。
意法半導體行動安全行銷經理王新海談到,大規模商用化要求eSIM與行動網路業者和GSMA平台相互運作,並配合行動網路業者不斷演進的營運模式。實際上,客戶體驗和管理的變化,將對eSIM商用化產生影響,包括客戶如何導入其產品?行動網路業者又將如何教育客戶?
行動網路業者或許已經很熟悉eSIM技術,但設備供應商與服務提供者未必如此,因此須更加強對下游廠商的教育。此外,eSIM目前的成本較傳統SIM卡高,因裝置商對成本結構相當敏感,因此也造成導入eSIM的門檻。
最後,由於eSIM跟傳統插拔式SIM存在結構性的差異,因此目前大部分原本使用插拔式SIM的設備廠商要更換使用eSIM者,可能從設備的結構設計上,就要重新調整。換句話說,eSIM需要在設備規畫的早期階段就需包含進來。因此,在設備的設計規畫及後續的銷售流程,都需要進行調整,這應該是除了eSIM成本外,會影響大規模商業化的主要因素。
不過台灣多數設備製造商皆以出口為導向,如先前提到的eSIM優勢將替設備提升競爭優勢,在台灣eSIM未來大規模商用化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