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雖在各界的支持下,3D IC之未來發展頗受重視,更被視為摩爾定律告終時之救世主,但就時程而言,3D IC要在22奈米製程走到盡頭時才會真正崛起,加上半導體測試設備、設計工具與其他周邊環境並未到位,現在談3D IC的發展恐怕言之過早。
無線感測技術形式所在多有,應用環境亦是千變萬化,不過在半導體供應商的推動下,不少車商已經陸續採用無鑰系統,透過RFID等技術進行連結。而展望未來,更可望在車鑰中加入電子付費、GPS與其他延伸技術,進而提供更多加值服務。
眾所周知之藍牙技術,繼先後發表高頻寬版本後,亦於2009年12月推出新版超低功耗技術。推廣此項技術之藍牙技術聯盟認為,由於可順利與其他行動裝置互相介接,並且兼具低功耗特性,因而成為最適宜應用在遠距醫療與自主照護市場上之無線通訊技術。
智慧電網可說是近期最受矚目的議題之一,尤其因為搭上節能減碳與提高能源效率等熱潮,因而吸引眾家業者與各國政府。無線感測網路則因兼具低功耗、穩定與可多點傳輸的特性,被視為資通訊系統之傳導神經。而兩者之結合,更有助智慧電網的實現。
資通訊科技的進步刺激了大眾對智慧生活的需求,不論是家庭、辦公室或是一般車輛,也無不往「智慧化」的道路邁進。而推動智慧生活成真的關鍵,便是透過無線感測網路方能實現,其中包括RFID、ZigBee RF4CE與NFC等,都是備受矚目的通訊技術。
「節能減碳」不但已為社會大眾琅琅上口,也成為資通訊與半導體業界虎視眈眈的龐大商機。尤其在全球政府帶動下,可雙向互動之能源2.0及其核心智慧電網更在全球掀起陣陣旋風。在智慧電網概念帶動下,無線感測網路由於可完整連接產業鏈,其重要性也因此與日俱增。
相較於接觸式量測技術可能帶來的振動、破壞與不精準,非接觸式MEMS量測技術由於毋須碰觸待測物,並可大幅提升量測精準度,因此在近期頗受重視。
MEMS感測器逐漸應用在人身之跌落感測上。透過在人體穿戴重力感測器,在人體失重跌落時,感測器可進行偵測並發出警報,有助於獨居老人之居家安全監控。而隨著加速度計與微控制器之整合,此類應用可望日益普及。
微機電系統問世後,由於可應用在多種環境而頗有逐漸升溫之勢。但就設計層面而言,若無法打造適用之元素資料庫,或是建構完整易用之模型,即可能導致系統錯誤的憾事發生。為強化微機電系統設計之正確性,包括模態疊加等建模方法即乘勢而起。
利用微機電系統打造的電聲元件,已經逐步應用在筆記型電腦、手機與各式可攜式終端裝置上。然而,隨著各式電聲元件尺寸愈小、應用環境愈趨複雜,相關聲音服務之驗證工作也就更加重要,驗證服務則被視為把關終端裝置的守門人。
綜觀2009年微機電系統領域之動態,由購併事件遍及於設備與設計端,即可看出此市場蘊含之商機已吸引業者大舉投資,再加上各式應用對微機電系統打造之重力感測器需求有增無減,更成為驅動市場成長之一大動能。
儘管駐極體式麥克風仍在麥克風市場占有一半以上之占有率,但微機電系統麥克風挾其小尺寸、高感度與陣列式麥克風等優勢,在全球掀起陣陣旋風,不但購併事件頻傳,各家業者也持續在產品與解決方案推陳出新,進而帶動微機電系統麥克風戰火升溫。
醫療電子之演進不但推動了相關醫療與看護設備之發展,側重領域也從大型、小型一路往微型邁進。微型醫療電子由於可協助醫療行為最佳化,更在近期大行其道。其中,內視鏡膠囊的問世,更讓醫療電子的推廣由「體外」邁向「體內」。
喧嚷10餘年的雲端運算,先後雖以不同名稱問世,但始終未曾真正普及。隨著寬頻通訊的時代來臨,尤其行動聯網持續朝100Mbit/s邁進,讓各式應用與服務可望隨著用戶而執行,也讓雲端運算不再只是空談。
在行動寬頻服務成功吸引大量用戶群的激勵下,各家電信業者紛紛加速推廣類似服務,也使其網路升級更為迫切。長期來看,LTE將是各家電信業者的選擇,但短期內HSPA的成本效益卻更具吸引力。而隨著HSPA與LTE網路陸續展開布建,行動WiMAX恐有邊緣化之虞。
醫療電子所蘊含的商機,一向為眾家業者虎視眈眈的目標。而除了一般熟知的微控制器與射頻元件外,BioMEMS之發展也頗引人矚目。由於應用範圍相當廣泛,BioMEMS未來發展潛力將不可限量。
為搶攻龐大商機,各廠陸續推出微控制器新品,雖然微控制器產品線愈趨齊全;但令人眼花撩亂的微控制器產品,卻也產生無從挑選之慮。此外,微控制器核心由ARM一家獨大,而半導體業者究竟能在這些共有矽智財中變出多少新花樣,也頗耐人尋味。
隨著終端裝置製造商積極進行LTE量測方案評比,各大電信業者展開LTE網路布建的時程也逐漸逼近,LTE似乎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然而,相較於製造商與電信業者的積極態度,目前晶片供應商的LTE晶片解決方案付之闕如的現象,卻頗值得玩味。
近年全球化潮流不但促進經濟繁榮,卻也造成疾病的傳遞;現代人的平均壽命雖因科技進步而延長,卻因而步入高齡化社會。在此兩大前提下,今日的醫療產業也從過去的「事後補救」,逐漸轉變成「事前預防」,並進而帶動醫療電子的普及,甚至可望在未來讓名醫「進駐」至每個人家中。
行動寬頻服務已成電信市場的明日之星,也讓各家傳統電信業者不得不快馬加鞭宣示導入LTE。然而,LTE不僅是一個極為資料通訊導向的技術,更象徵著全IP電信網路時代的來臨。其所帶來的供應商洗牌與產業鏈重組效應,已在檯面下暗潮洶湧。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