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able 輔助性聽帶裝置 助聽器 低功耗藍牙 無線耳機 LC3

平價取代醫療級助聽器 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市場爆發

2020-12-24
藍牙聯網技術、輔助性聽戴式裝置處理器效能的提升,加上市場需求的激發,使得輔助性聽戴式類型的裝置,如助聽器的市場開始蓬勃,滿足在一定程度上聽力受損或需要增強聽力的族群的需求。

 

無線耳機和其他耳戴式電子產品的年出貨量可達4至5億。這些裝置包括傳輸音樂的耳機、助聽器等,目的皆在於滿足各種聽覺需求。這些裝置採用各種連線技術,其中大多數依賴藍牙技術。隨著感測器和裝置內建的處理功能增加,聽戴式運算(Hearable Computing),也就是利用主動增強或處理音訊的功能實現聽力輔助等目的,在眾多市場中已逐漸獲得採用。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世界有6.1%的人聽力受損;另其他研究指出,全球已開發經濟體中,多達八分之一的人有一定程度的聽力障礙;透過使用助聽裝置,可以解決大多數聽力受損人士的問題。低功耗音訊技術於2020年初發布,為新興的助聽技術鋪路,可以輕鬆管理並在先進的裝置功能和功耗要求之間取得平衡,實現一系列醫療級和非醫療級輔助性聽戴式裝置。

聽戴式裝置領域旨在為個人音訊領域和醫療級聽力矯正市場帶來改變。若想成功駕馭不斷演變的環境,既需要聽戴式裝置未來能實現功能的明確願景,也需要認識現有技術合作夥伴的技術能力。本文將帶深入探討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市場的未來及對個人音訊和醫療聽力矯正裝置趨勢的影響。

聽戴式裝置定義

本文將聽戴式(Hearable)裝置定義為配戴於耳部的穿戴式裝置,透過裝置內建運算向配戴者傳輸內容或聲音資訊,並具備至少一項其他功能。越來越複雜的助聽器和消費性音訊產品都往聽戴式裝置的方向發展。

聽戴式裝置的定義不包括較為簡單的藍牙耳機和高級音訊耳機,這些裝置都可能配有附加應用程式,主要是從其他來源轉傳資訊,而非在配戴於耳部的裝置端進行處理。此外,聽戴式裝置的定義也不包括大多數個人聲音放大器產品(Personal Sound Amplification Products, PSAPs),因為放大程度通常無法以電子方式調節。

儘管聽戴式裝置種類繁多(圖1),但本文將聚焦聽戴式裝置市場中的輔助性聽戴式裝置領域。

圖1  各類配戴於耳部的可穿戴式裝置,其範圍涵蓋傳統助聽器到消費級聽戴式裝置

輔助聽戴式裝置是指協助各種程度聽力受損的人士,助其增強聽力的聽戴式裝置,最主要目的是提供聽力支援。本質上,這類裝置可憑醫生處方,或直接以非處方的方式臨櫃購買(OTC)。本文進一步將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定義為,主要目的是提供聽力支援的聽戴式裝置。

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市場

隨著傳統助聽器開始融入藍牙等先進技術,直接連線至智慧手機以提供附加功能,輔助聽戴式裝置的市場也隨之誕生。目前,市面上可見的裝置中大多數都是前述的智慧聯網助聽器,這些裝置直接販售給消費者且配備感測器,可用於增強聽力,適用於特定情境,類似非處方的老花眼鏡。近年來,這些採用微機電系統(MEMS)感測器的消費性聽戴式裝置已出現。隨著連線技術變得更加高效,其價格和功耗要求都在下降。一些消費性聽戴式裝置供應商也在設法進入醫療領域。此狀況也意味著,智慧聯網助聽器和醫療級聽戴式裝置之間的差異,最終將取決於市場定位、設計和價格,而非技術能力的差異。來源上的差異造就出上述裝置不同的市場設計原則,以及不同的銷售管道(圖2)。

圖2  測試需求和銷售管道的級別。(注意:圓圈大小不代表裝置類型的市場占比)

OTC輔助性穿戴式裝置

可調節聽力增強的OTC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可在商店或線上購買,且支援音樂傳輸等其他功能,同時提供主動降噪的聽力增強功能,需要在裝置上進行數位訊號處理。MEMS麥克風陣列通常能夠透過抵消雜訊的頻率分布進行主動降噪。在這種情況下,MEMS麥克風還會透過正回饋訊號放大技術來放大傳入的聲音。

OTC輔助性聽戴式裝置與聽力裝置一樣,也可以作為休閒裝置使用,因此它們必須能從低延遲裝置傳輸高品質音訊,且可支援高品質的音訊編解碼器。即將推出的藍牙低功耗音訊中的低複雜度通訊編解碼器(Low Complexity Communications Codec, LC3)將對這樣的使用需求提供支援。低功耗音訊功能也將允許裝置之間同步傳輸,也就是說真正的無線聽戴式裝置無須採用近場磁感應(Near-field Magnetic Induction, NFMI)等其他技術。通常,與其他設備(例如電視音訊增強器)的連線管理得透過連結智慧型手機完成,而非聽戴式裝置本身。 目前,OTC和可直接訂購的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在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市場占有率超過40%,到2025年占有率將成長至70%。但是,其中只有10%的裝置能在實體商店中購買。根據研究機構Juniper Research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OTC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將是直接向製造商處訂購的,也能透過線上零售管道(例如亞馬遜)取得(圖3)。

圖3  輔助性聽戴式裝置類型的百分比

醫療級輔助性聽戴式裝置

醫療級輔助性聽戴式裝置類別包括批准用於聽力受損治療的非處方聽戴式裝置,以及具有連線和處理能力的助聽器。對醫療級輔助性聽戴式裝置來說,需要在應用程式中納入醫療級聽力測試之後,聽力增強才能符合處方要求。這些測試要求因國家/地區而異,但國家/地區之間的測試標準通常是相當接近的。

除了特定的測試方案之外,這些裝置通常還需要歸類為醫療設備,這將給製造商帶來更多挑戰和監管限制。美國FDA的標準通常是最先採用的標準,因為美國是許多國際化裝置公司最大的單一市場。

助聽器目前以聽戴式裝置占主導地位,這代表其將在2020年占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市場的50%以上。然而,隨著消費性市場和OTC裝置的普及,到了2025年底,該比例將下降至30%以下。

智慧聯網助聽器

智慧聯網助聽器主要著重於聽力矯正,外形與傳統助聽器類似,利用藍牙技術連結至智慧型手機或其他數位裝置,通常在iOS裝置端最為流暢。絕大多數Android智慧型手機都需要其他週邊設備完成連結。

智慧聯網助聽器不一定要具備與某些聽戴式裝置相同水準的獨立測試能力,因為它們一般會由聽力師完成安裝和調整。未來也有望實現以應用程式調整聲音設定模式和音量,但是基線將由專業聽力師測量。

由於消費性裝置和OTC聽戴式裝置是新興市場,智慧聯網助聽器出貨量將占2020年聽戴式裝置出貨量的50%以上;但是隨著消費性市場擴大,該比例到了2025年將下降至29%。Juniper Research預期,助聽器因為銷售管道受到控制,出貨量成長力道將更為緩慢,到了2025年,各種類型的助聽器出貨量將少於2,500萬。上述裝置中有大部分是智慧聯網助聽器,其占比將達到90%以上。

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市場預測

根據Juniper Research的預測,到了2024年,輔助性聽戴式裝置的出貨量將超越9,200萬,2020年至2024年之間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46%(圖4)。

圖4  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年出貨量

有鑑於前述裝置執行的功能相對標準,而且助聽器相對於許多消費性電子產品的使用壽命也比較長,因此這些裝置大多數都能使用五年至六年。 與其他類別不同,助聽器公司相對來說更國際化,也就是說助聽器產品的分布將不會偏向北美和西歐。但是,這些市場中占比較高的將是消費性聽戴式裝置,而非智慧聯網助聽器。

儘管通過了OTC助聽器法案和類似的倡議,但聽力受損在一段時間內仍會受到歧視。這不僅會限制尋求聽力受損治療的人數,還特別會影響到透過OTC管道銷售的裝置數量。因此在大多數預測的國家中,尋求治療的人口比例將低於50%。Juniper Research預計,最大幅的成長將出現在聽戴式裝置能為市場導入受歡迎因素,而且讓更多人都能享用聽力保健服務的國家和地區。由於這些地區比較分散,預計在2020年至2024年之間,尋求治療的聽力受損人士的比例成長量將不到10%。

聽戴式裝置實際應用案例

聽戴式裝置生態系統中的裝置和功能廣泛性催生出廣泛的市場應用案例。以下概述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在開發和部署上的重要用途。

・理解對話

通常情況下,助聽器的最大用途在於更方便理解對話音訊,輔助性聽戴式裝置亦是如此。對話理解大多取決於情境,例如對話環境是在嘈雜的餐廳還是在會產生回聲的房間內。因此,輔助性聽戴式裝置的聲音設定模式需要具備可調節性。這點通常是由裝置製造商的應用程式支援,而且通常需要手動調整。如果裝置的處理能力增強,則可以由幾個助聽器自動調整。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將聽戴式裝置連結至智慧型手機,再由智慧型手機進行處理,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利用更穩定、更輕便的藍牙連線就能啟用這項功能,藍牙連線可支援相連智慧型手機端,進行一定程度的位置處理。這之後的挑戰則是設計出AI演算法,做出正確調整,而非如何管理連線的資料需求。

・現實世界的音訊混合

對來自現實世界的聲音進行混合和調整的能力,例如工作環境中的降噪或現場音樂會EQ等化器的平衡調整,已成為多家助聽器製造商推廣的案例。該類別稱為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和OTC助聽器,這些功能可實現從聽力矯正到聽力增強的轉變,進而打造訂製化音訊世界以及具備增強非對話式音訊的能力。迄今為止,這一直屬於利基市場案例,隨著低功耗音訊中的LC3編解碼器實現更節能的訊號處理,裝置能收發的資料量得以提升,未來將成為更多產品採用的功能。

・裝置控制

語音助理的出現代表目前所有形式的裝置都能作為音訊介面使用,聽戴式裝置亦是如此。支援和整合語音助理已成為裝置的常見功能,這些設備還需要能同時來回發送不同形式的資料,避免在使用語音助手的同時干擾任何進行中的音訊體驗。這是藍牙低功耗音訊的重要功能之一,應用在新產品上時,將實現更加流暢的體驗。

市場驅動力與前景

帶動採用和生產製造聽戴式裝置的一些外部因素,包括製造商接受將聽戴式裝置當成醫療裝置的監管要求、不斷變化的趨勢,以及輔助性聽力裝置對行動技術的依賴。

助聽器轉型為聽戴式裝置

助聽器市場日益成為更廣泛的聽戴式裝置市場的一部分。現在大多數助聽器製造商都在生產符合「聽戴式裝置」定義的裝置,通常是透過為使用者整合藍牙技術和以應用程式為基礎的功能來實現(見圖5)。不過,若想進一步晉級為主流助聽器的案例,還需要一些時間,裝置通常落後於現有技術水準的公共衛生服務市場中尤其如此。這些設備的關鍵在於降低該技術的使用門檻,使其日益普遍,直到在各種環境場景中都成為標準。 這點顯示,對大多數公司來說,關鍵不一定在於整合技術以便製造助聽器,而是在於可以為裝置添加何種其他功能,以及如何規模化生產裝置,進而使價格親民。類似於音訊閱讀眼鏡(Audio Reading Glasses)聽戴式裝置的開發至關重要,它可以增強情境聽覺,同時還具備以低功耗以及低成本連線為基礎的其他功能。但是,提供此類裝置的通常不是希望保留旗下較專業業務的傳統助聽器品牌,而是以更低價提供類似解決方案的電子公司。

圖5  聽戴式裝置在助聽器公司產品組合中的比例

除了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和助聽器的音訊播放功能外,生物辨識也將日益普遍,這項功能需要利用現有藍牙技術連線,進行更密集的資料傳輸。市場驅動型的醫療保健業將推廣這類功能,但是擁有全民醫療保健的國家不太可能在短期至中期內採用。

傳統助聽器將在此領域內握有優勢,因為更先進的傳統助聽器型號已經可望做到每日只充電一次,而電池壽命對許多普遍的電子裝置來說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擴展至非醫療供應商和銷售管道

受COVID-19疫情影響,無法進行現場測試,OTC聽戴式裝置將在短期內大幅成長。醫療級聽戴式裝置產品的銷售仍須與社會慣例抗衡,這表示並非所有新的銷售管道都有效。

非助聽器廠商生產的輔助性聽戴式裝置將繼續激增;Juniper Research預估,隨著《OTC助聽器法案》(OTC Hearing Aid Act)今年生效,未來將發表更多裝置。但是,由於COVID-19疫情對經濟的影響,Juniper Research預估在2020年底之前,不會有太多新廠商推出這類產品。Juniper Research預計,這些產品的銷售量相對而言較低,因為其目標受眾與助聽器的受眾相同,製造商和聽力學家則一直大力捍衛目前的訂製款式,以維護自己的市場占有率。

以這種分銷模式為基礎,受到COVID-19疫情爆發的影響,醫療級聽戴式裝置產品將受到極大打擊。由於聽力師對裝置的安裝和測試需要親自到場完成,這類接觸在2020年中將急速減少。只有能自行訂購並調整助聽器,或是會使用內建輔助功能的人,才會在疫情封閉期間購買此類助聽器。

即使到了能面對面測試時,聽戴式裝置的線上銷售表現也將依舊強勁。親自到場進行聽力測試會讓人覺得難為情,有礙於民眾在商店內購買輔助性聽戴式裝置,線上測試則能夠確保隱私。但是,聽戴式裝置製造商必須確保測試值得信賴,否則消費者可能會認為,對方告訴自己需要聽戴式裝置只是為了帶動裝置的銷售。

監管機構廣泛認可

美國《OTC助聽器法案》的推出,以及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下的部分機構都將聽戴式裝置歸類為醫療類別,表明監管機構將廣泛接受聽戴式裝置。

2017年推出的《美國OTC助聽器法案》於2020年生效。一些聽戴式裝置因此獲得認定為OTC助聽器,能調節音訊,就像零售老花眼鏡可調節度數一樣。這表示Nuheara和Bose等品牌可以將旗下銷售管道擴展到針對聽力受損的醫療服務領域。此外,監管機構已經接受聽戴式裝置這項類別,將其納入NHS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聽力學架構。

3.5mm音訊插孔淡出市場

階手機逐漸棄用3.5mm音訊插孔後,引起民眾對無線音訊的興趣。無線音訊和聽戴式裝置之間的價格差距小於有線音訊和聽戴式裝置之間的價格差距。

隨著許多頂級智慧型手機供應商所生產的旗艦手機棄用3.5mm音訊插孔,行動有線音訊不再是主要標準。蘋果僅為旗下手機提供Lightning連接器,其2020年發表或推出的手機型號中有23%不再配備3.5mm插孔。考慮到旗艦手機將在多個市場上占有主導地位的趨勢,無插孔手機的市場滲透率將高於這個數字。因此,藍牙技術已成為所有智慧型手機音訊連線類型中的通用標準。

作為醫療級助聽器的平價替代品,聽戴式裝置和輔助性聽戴式裝置能有效滿足在一定程度上聽力受損或需要增強聽力的族群所不斷成長的市場需求。藍牙低功耗音訊等無線技術的進步將帶動輔助性裝置市場的發展,協助推動裝置創新,實現其廣泛的特性與功能。

(本文由藍牙技術聯盟提供,作者任職於Juniper Research)

 

Upcoming Events

熱門活動

More →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