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ineon 智慧家庭 Matter 物聯網 安全 資安

居家安全為消費者最強剛需 布局Matter策略取決用戶體驗

2023-01-31
智慧家庭早在1984年被提出,不過當時技術尚未到位,因此並未成功推動;2014年物聯網又成熱門話題,其中便包含智慧家庭。然而,物聯網雖然在其他領域作為數位轉型要角活躍於垂直場域,在智慧家庭方面卻一直看不到顯著成長。

這樣的情況可歸咎於兩大主因,分別為「系統操作複雜度」及「需求度」。由於智慧家庭裝置面向一般消費者,使用者體驗成為該市場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對使用者來說,操作簡易是採用裝置的門檻,而應用是否切合需求更是決定性誘因。例如,燈具日常使用頻繁,智慧照明更具有感測節能優點,需求較強勁;窗簾等暫時看不到明顯優勢的裝置,便可能不在消費者需要立即智慧上網的清單中。

Matter標準推出,後續版本將持續羅列更多應用,但整個智慧家庭市場要能蓬勃發展,取決於應用所能帶來的實際效益和通訊協定可提供的性能。

初探Matter架構

由於Matter位於應用層,物聯網裝置若欲使用Matter標準實現互聯互通,無須改變原本的底層設定。以智慧家庭常見的無線通訊協定來說,Wi-Fi和Thread可基於IP協定以Matter和其他裝置進行溝通,而北美地區較盛行的Zigbee和Z-Wave則因為每家廠商定義的Profile不同,因此需要額外透過橋接器(Bridge),由Matter作為上層協定幫助底層協定互通。

存在於市場多年的無線藍牙又將扮演什麼角色?台灣英飛凌大中華區安全互聯系統事業部協理陳明松說明,目前低功耗藍牙(BLE)將搭配上述協定,不進行資料傳輸,而是負責裝置配對(Commissioning),發封包了解周圍裝置是否支援Matter。因此,藍牙為Matter相容裝置必備協定。

版本更新循序漸進 Matter剛需落在安全應用

採用前述架構的Matter 1.0剛剛登場,後續預計將在2023年春秋兩季分別推出1.1和1.2版本,擴充標準涵蓋更多應用。陳明松指出,1.0版本主要鎖定低資料傳輸量,又確實具有需求的幾項應用,例如溫控器、照明裝置及智慧門鎖,而下一波將納入Matter的應用可能是攝影機(Camera)和掃地機器人,不過仍有可能在接下來的討論議程中進行修改。

由此可見,Matter出現並不會一下子讓所有物聯網裝置開始蓬勃發展,而是根據使用者需求和採行難易度排定優先順序。陳明松觀察使用者需求,提出未來智慧家庭四大剛需領域:監視器、智慧門鎖、家庭安全感測器及個人醫療裝置。他提到,日後智慧家庭的需求會越來越多,並且與安全性息息相關。未來產品需要考慮市場需求,像是門鎖需要防止竊盜發生,便可能選擇在晶片裡加入人工智慧(AI)功能,以攝影機進行人臉辨識。

台灣英飛凌大中華區安全互聯系統事業部協理陳明松表示Matter剛開始推行前2~3年,應用場域還是以智慧家庭為主,使用者體驗至關重要。

物聯網裝置若與攝影機結合,便適合選用Wi-Fi進行影音傳輸。陳明松特別提到,隨著智慧家庭中越來越多的聯網裝置,Wi-Fi 6/6E引入的目標喚醒時間(Target Wake Time, TWT)功能,能夠替智慧家庭中眾多聯網裝置依照不同的休眠週期,回傳資料,如此不僅省電,也可提升網路效能,避免因為裝置多而頻繁的封包碰撞,導致使用者體驗不佳。因此,雖然Matter不受底層協定影響的特性讓歷代Wi-Fi皆可升級為Matter裝置,考慮到實際使用上的效能和使用者感受,陳明松依舊認為智慧家庭未來將以Wi-Fi 6/6E為主。

Wi-Fi主要負責需要高資料速率的裝置,若僅需傳輸少量資料,可考慮使用Thread通訊協定。例如前面四大剛需中的「家庭安全感測器」,便可作為電池型、觸發(Trigger)型感測器應用,使用Thread滿足省電需求。Matter也將結合AI/ML技術,為此類感測器裝置帶來轉變。陳明松以玻璃擊破偵測器為例,除了偵測到有人入侵,邊緣演算法也會開始進行感測,辨別不同程度的敲擊情形並發出警報。

陳明松也談到其他比較非主流,但依舊有所需求的應用,例如Matter相容的車用情景,電動車可透過連結家中網路進行更新、下載音樂;在加油站則可能將透過互聯,傳送廣告及優惠券至駕駛車中。

不過,陳明松也表示,雖然Matter並未完全限定應用場域,但在剛開始推行的這2~3年,其應用場域還是以智慧家庭為主,且需要一定時間發展,等到2025年才比較可能看到明顯的成長。這種情況並非技術門檻造成,而是和幾大生態系統如何進行相容性測試、互聯裝置資安維護,以及使用者體驗(接受度)相關,最後的使用者體驗依舊是重點。而根據目前觀察,對使用者來說,安全、生命財產攸關的應用是讓他們願意採用智慧方案的剛性需求。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