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合一服務(Triple Play Service)逐漸興起,電信營運業者多已了解,若要跨入影音傳輸的服務領域,除了既有的DSL外,要拓展頻寬有限的銅線網路接取系統,就勢必需要更多支援,而結合光纖網路的都會乙太網路,也因此成為未來的重要架構之一,並在近期急速竄升。
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的研究顯示,亞太地區都會乙太網路設備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在2008年達到26%,2009年的整體市場規模更將超過五十五億美元。
研究單位認為,由於過去都會網路的傳輸是透過SONET/SDH、非同步傳輸模式(ATM)與高密度波長分工器(DWDM)等技術,因此當區域網路傳遞乙太網路封包經過都會網路時,必須進行封包轉換才能與其他網路技術相互通訊。業者們為了降低都會網路用於封包轉換的資源浪費以及延遲等問題,多半開始思考如何將乙太網路延伸至都會網路,以降低設備建置成本、提高服務彈性,也帶來設備商未來的大幅成長契機。
|
北電亞太區都會區乙太網路市場發展總監符維良認為,要讓三合一服務走入家庭,能夠提供高速頻寬的都會區乙太網路是必要的傳輸媒介。 |
北電亞太區都會區乙太網路市場發展總監符維良表示,在多協定標籤交換(MPLS)問世以後,乙太網路可以省去資訊封包的即時處理,因而提升語音、影音傳輸的速率同時,在技術複雜度降低之後,成本也大幅下降,提高架設便利度,讓都會乙太網路更加普及。
符維良舉例,一台都會SONET/SDH、ATM設備的價格是一台都會乙太網路設備的五至七倍,且乙太網路設備更新升級時,只須更替路由器或交換器即可,基於這些理由,日後都會乙太網路逐漸普及的趨勢將更加明朗。
除了成本與技術的門檻降低以外,事實上,乙太網路能夠崛起,還是因為其動輒可達數十甚至上百Gbit/s的傳輸速率,能夠撐起三合一服務,才會受到如此重視。
符維良透露,近期北電針對乙太網路技術提供的技術,主要基於IEEE 802.1工業標準化規格的準則供應商骨幹橋接交通工程(Provider Backbone Bridging Traffic Engineering, PBB-TE),該項準則雖然仍在進展中,但由於能夠為電信營運商確保資料路徑、服務品質(QoS)與服務層次協定(SLAs)等,因而被北電視為開發多項產品的底層要素。
不過,符維良也承認,都會乙太網路要先克服的,包括乙太網路問世逾二十年,雖已獲得大量應用,但卻欠缺服務供應商的支援,成為乙太網路崛起的最大阻力。
雖然如此,英國電信(BT)的二十一世紀網路計畫(21st Century Network, 21CN)卻已在該項網路計畫中,選定北電的都會乙太網路解決方案,做為高頻寬服務的運輸媒介,並期望透過北電的解決方案提升品質與節省成本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