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田製作所 感測器融合 IIoT 設備維護 預測性維護 工廠

感測器融合/AI技術加持 預測性維護確保生產線穩定運行(2)

2024-06-07
對於製造業者來說,生產線發生設備故障甚至導致停機的情況將帶來巨額損失。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在故障發生前及早偵測到異常情況並採取應用措施,至關重要。
Pixabay

從「預防性」轉為「預測性」的關鍵四技術

(承前文)預防性維護是目前最常見的維護方式,根據設備內零件的可使用年數與可使用次數,定期點檢維護設備。另一方面,設備上通常會安裝許多測量振動、溫度、電流和電壓的感測器,每個感測器會設定臨界值,在超過上限值或下限值時及時進行維護,採取這種半預測性維護的情況正不斷增加。事實上,針對致力於將工廠智慧化的企業所進行的調查中,超過96%的企業將「利用感測器和AI進行設備維護」作為工廠持續智慧化的方向(圖5)。

圖5 想繼續進行智慧工廠化的原因(調查主體:日本株式會社村田製作所;調查對象:(篩選調查)日本國內製造業從業人員11,084名,(正式調查)參與該公司工廠智慧化的製造業從業人員500名;調查方式:網路調查;調查期間:2023年1月25日至2023年1月27日共3天。由於採用四捨五入,合計值可能不一致)

如前文所述,現今設備維護正從預防性維護轉向預測性維護。下文將說明從「預防性維護」轉為「預測性維護」的四項關鍵技術。

一、在設備維護中導入感測器

預測性維護從持續監控設備狀況開始。透過人眼或觸覺進行監測時,所做出的判斷會存在個體差異,無法準確應對設備狀況。藉由導入感測器,可以量化設備狀況,進行視覺化並分析從感測器收集到的資料,使應對更準確。為此,大型工廠需要大量設置多種類型的感測器,而感測器的布線和生產設備更換都需要大量工時。因此,業界需要傳輸距離長、抗雜訊能力強,還能進行無線通訊的感測器。

近年來,市面上還開發出可以記錄生產線作業人員行動履歷的設備,記錄作業人員在發生問題時的應對狀況。透過運用上述裝置,記錄並量化保存生產線上發生的設備劣化,以及作業人員針對劣化所採取的行動等資料,不僅可以協助判斷設備的維護需求,還可以幫助改善工序。

二、感測器融合將複雜設備狀態視覺化

感測器融合技術利用工程學實現單一感測器無法達成的認知功能。具體而言,感測器融合已經被導入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 ADAS)中。例如,透過圖像感測器和溫度感測器可以辨識人和障礙物的形狀;使用毫米波或微波的雷達感測器,則可用於測量距離並掌握行進方向狀況。此外,還可以在車內顯示器上顯示警告資訊並自動煞車。上述應用即運用感測器融合技術,根據圖像與雷達感測器等多個感測器收集的資料自動判斷狀況,並將判斷結果提供給駕駛參考。

將感測器融合技術應用於設備維護時,可以綜合分析振動感測器、溫度感測器、電流感測器和電壓感測器的測量資料。比方說,如果電機的振動和溫度正常,但電流和電壓值異常,可以判斷電機運行的負載出現問題;如果僅在振動感測器中觀察到異常值,背後原因則可能是軸承磨損、軸變形、水準異常等(圖6)。

圖6 在設備維護中導入感測器融合

過去此類異常的掌握和判斷需要由作業人員讀取每台感測器的值,將其與過去經驗比較以得出結論,而感測器融合技術可整合眾多感測器所收集的資料,將設備狀態結果顯示在監控螢幕上,即便是經驗不多的作業員也能準確掌握設備狀況。

三、將AI導入設備維護

感測器融合是傑出的技術,但隨著感測器數量的增加和測量的高精度化,資料量將大幅增加,計算也變得愈加複雜,難以顯示準確結果。因此,將AI導入設備維護的方式逐漸受到矚目。

藉由將深度學習等AI技術導入設備維護,AI可以整合和分析從多個感測器收集到的資料。如果輸出結果中存在錯誤,則可憑藉機器學習進行改進,輸出更準確的結果。

若將AI應用於設備維護,將不再是單純地透過設置臨界值來檢測異常,而是可以比較正常資料與感測器收集到的資料,提取差異並自我學習,更準確地應對不斷變化的設備狀態(圖7)。

圖7 將AI導入設備維護

如上所述,藉由將AI導入設備維護,不僅可以減少因作業員熟練程度差異而導致的判斷落差,還能解決過去設備維護中倚賴人力資源的問題,不再需要花費大量人才和時間進行監控和點檢作業。

四、導入邊緣AI設備

邊緣AI是一種將邊緣運算應用於AI的技術。邊緣AI是指在網路末端進行AI處理,這些末端設備包括多種感測器、攝影機、移動終端(圖8)。另一方面,與邊緣AI相反,還有一種稱為雲端AI的技術。雲端AI是一種將雲端運算應用於AI的技術,透過網路連接雲端伺服器進行AI處理,再將結果送回邊緣設備。

圖8 導入邊緣AI設備

比較邊緣AI和雲端AI,邊緣AI在邊緣設備上進行AI處理,不經過網路,因此在回應速度和資訊保密性方面具有優勢,還有不受網路品質影響等優點。尤其對需要處理大量工廠資料的設備維護來說,高資料保密性是絕對條件。另一方面,測量振動和加速度需要以高取樣頻率收集資料,因此也需要較快的回應速度。基於以上考量,邊緣AI對於處理大量資料的預測性維護來說,是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技術。

不過,由於配備邊緣AI的邊緣設備大多體積較小,所以也存在記憶體大小和運算能力不如雲端AI的缺點,工廠需要根據目的來選擇雲端AI、邊緣AI或結合兩者的組合。

設備維護攸關企業營運

人們早已認知到設備維護對於生產線穩定運行的重要性,卻也因為過於注重生產,導致日常維護遭到輕忽。現今,製造業全球化深化,生產線不斷地向供應鏈提供產品。特別是在智慧化程度較高的工廠,大多已經建立以正常稼動生產量為基礎的供應鏈管理。在這種情況下,生產線上突發的設備故障必然會對供應鏈造成重大打擊,並導致企業形象受損。

除此之外,將感測器融合、AI等技術導入設備維護中,不僅可以優化設備管理、解決勞動力高成本與人力資源短缺等問題,還能持續保持高生產率、改善能源使用率並有效利用人力資源。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供應鏈擴散等複雜經濟環境下,將感測器融合、AI等技術導入設備維護,實現預測性維護,將是今後製造業企業營運的關鍵。

(本文由村田製作所提供)

感測器融合/AI技術加持 預測性維護確保生產線穩定運行(1)

感測器融合/AI技術加持 預測性維護確保生產線穩定運行(2)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