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SDG 3GPP eMBB 寬頻網路 LTE

後疫情時代產業重新洗牌 5G掀起全球新經濟革命(下)

2022-01-27
3GPP Release 16標準通過後,為5G發展劃下重要里程碑,而各網路營運商、核心技術和零組件供應商、設備製造商都已到位,概念驗證試驗正在大規模地進行,而若未來有更完善的標準頻譜將可加速產業鏈進程。

 

根據IHS Markit的最新預測,在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成長將會減緩,2035年全球總產值和全球實際GDP,將比2019年疫情前的預測水準分別減少2.8%和3.1%。

5G的經濟貢獻

IHS Markit比較7個主要國家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預測值,發現無論以總產值還是GDP作為衡量標準,這些國家的占比都產生了明顯的變化(圖1)。在GDP方面,中國的GDP占比將近5%,而美國約占將近2.5%。除了韓國外,其餘國家預期的GDP占比均低於2019年的預測。推動中國投資成長的因素包括:5G部署將進入加速期;政府有能力授權特定產業運用5G技術;實施「中國製造」計畫,以及自主研發差異化產品。另外,在最新預測中,世界其他國家於2035年中全球GDP的占比將減少近5%。該預測顯示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等倡議的重要性。本文將具體探討5G如何支援永續發展目標。而許多國家將加速5G部署和數位化轉型計畫並有望從中受益,且這種受益並非零和。中國的發展成果已顯示加速部署5G將能獲得更大的效益,並有助於將這個市場擴大(圖2)。

圖1 2035年各國家/地區GDP實際產出預測值的變化(單位:十億美元)。 資料來源:IHS Markit基於Omida數據的分析
圖2 2035年各國家/地區GDP(增加值)預測值的變化(單位:十億美元)。
資料來源:IHS Markit基於Omida數據的分析

布建5G價值鏈

GDP可持續成長的關鍵在於持續的基礎設施和研發投資。IHS Markit預估,各國在5G資本支出和研發上的投資將與其GDP有關。在未來16年內,中國和美國將主導5G的資本支出和研發,投資總額分別為1.7兆美元和1.3兆美元。當前預測顯示,中國的5G投資占比有望超越美國。 整體來說,IHS Markit 2020年修訂後的預測顯示,世界各國2020至2035年的5G平均投資額比2019年的預測高出10.8%。此成長幅度表面上反映了投資的大幅增加,但事實上,上述七個主要國家與其他各國的情況差距甚遠。圖3顯示了GDP成長和5G投資的相對變化,有助於深入瞭解各國5G投資相關的經濟政策動態。

圖3 疫情前後5G平均投資和GDP成長的相對變化(2020~2035年)。 資料來源:IHS Markit基於Omida數據的分析

持續投入大量5G研發投資的國家更有可能建立足以服務海內外市場的強大5G價值鏈。這些國家將處於優勢地位,不斷改善並加強眾多科技公司的基礎技術,包括但不限於:網路營運商、核心技術和零組件供應商、設備製造商、基礎設施設備製造商,以及內容和應用開發商。

IHS Markit預測,2020至2035年,七大主要國家中5G價值鏈上的企業平均每年投入研發和資本支出的總和將超過2,600億美元。初期5G投資的重點在於基礎研發和網路基礎設施的部署。而後這類的投資將逐漸縮減,應用和服務的發展將成為新一波的投資重點,以充分發掘5G的獨特能力。投資的週期也將反映出5G是個長期競賽,隨著基礎設施部署完成、底層技術基礎不斷增強以及新業務模式上線,投資優先順序將發生變化。

IHS Markit預估,到2035年,5G價值鏈將創造3.8兆美元的總產值、提供2,280萬個工作機會。若將相對人口數和投資規模納入考量,不出所料5G將為中國帶來最多的就業機會。後疫情時代的經濟成長減緩,將抑制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投資5G基礎設施,進而影響這些國家5G價值鏈的發展。在2020年的預測中,七國之外其他國家的5G投資占比相較2019年的預測減少1,430億美元,從7,570億美元降至6,140億美元。反觀中國,2020年的預測中,中國的5G投資占比相較2019年的預測提升38%。且根據2019年的預測,2035年中國5G價值鏈將達到1.1兆美元,2020年的預測又上調了4,000億美元,達到1.5兆美元。 

5G強化銷售

資本支出和研發投入將推動5G應用案例上線。到2035年,5G應用案例的範圍將全面擴大,各類機構將升級商業模式,充分利用5G優勢。 IHS Markit預測,2035年5G推動的產業銷售成長將超過目前4G預估值。基於《國際產業標準分類(第4修訂版)》(ISIC),IHS Markit研究5G在16個主要產業類別的銷售活動情況。ISIC由聯合國制定,提供適用於全球標準化經濟指標。本文採用了IHS Markit的專利產品—比較產業服務(Comparative Industry Service)。該服務符合ISIC標準,可按照需求整合其他經濟資訊,並增強分析能力。

IHS Markit的分析顯示,部署5G技術幾乎將有利於所有產業,新5G商業模式的實現與時機將因各產業的經濟和監管條件而異。因此,IHS Markit著眼於長期發展,選擇以2035年作為分析截點。若以合理的標準流程、監管環境和產業應用模式假設,IHS Markit預計到2035年,5G所推動的全球跨產業的銷售活動將達到13.1兆美元,約占2035年全球實際總產值的5.1%。

強化銷售的衡量指標需要特別留意。該指標並非直接衡量5G對全球GDP的貢獻額,而是衡量5G在16個ISIC體系產業所支持的全球銷售活動,包括生產和運送產品的中間購買活動,以及最後銷售給終端用戶(即最終需求)。以汽車銷售過程為例:汽車製造商從各供應商處購買製造汽車所需的輪胎、電池等零件時稱為中間購買,之後組裝汽車並出售給經銷店(另一種中間購買),最後出售給消費者(最終需求)。銷售支持指標計算汽車從組裝至送達顧客過程中全部的銷售交易。而GDP只衡量一個經濟體內鎖定最終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價值。上述案例中,GDP只計算消費者購買汽車時的最終消費。因此,相對於GDP,銷售支持指標的覆蓋面要大得多。銷售支持指標也能為整個經濟體中,互相產生影響的商業活動量提供洞察。

圖4說明IHS Markit的銷售支持調查結果,按照受到5G影響的大小依序排列。5G將為製造業帶來近4.8兆美元銷售額,占5G總產出13.1兆美元,約36%。初看這個數據可能略高,然而考慮到任何5G應用案例的實現都至少會刺激到設備的補充性支出,而這些都由製造業生產,這個數據便顯得合理。例如,無人機將會帶動交通運輸業的銷售,因為交通運輸業向製造業購買無人機;針對醫療案例,醫療產業則須向製造業購買更多支援5G的設備;資訊和通訊產業也是如此,這兩大領域的銷售額排名第二,超過1.5兆美元。部署任一5G應用案例都將刺激通訊和內容服務的支出。

圖4 2035年5G將拉動13.1萬億美元全球銷售額。
資料來源:IHS Markit

2035年,5G可驅動全球大約5.1%的實質產出,但藉由5G帶動的銷售活動比例則因產業而異。5G帶動的產出在資訊和通訊業將高達10.9%,而在住宿餐飲業只有2.3%。由於製造業規模龐大,2035年製造業產出將占全球實際產出的33%以上,加上5G所帶動的製造業銷售大多是間接的(為支援應用案例而產生的設備銷售),因此由5G產生的製造業銷售額占比為5.9%,會略高於總體平均值。隨著智慧城市和智慧農業的部署,2035年5G帶動的銷售額在公共服務和農業中將分別占6.4%和5.9%。

為了更廣泛看待上述的研究成果,必須將具體應用案例在多個產業的間接連結納入考量。例如,自駕車(Autonomous Car)和無人機不僅將刺激自駕車和無人機的銷售,也將在農業和採礦業中加以應用,如遠端監控自然資源、礦石自動運輸、自動駕駛拖拉機等。此外,也將廣泛地運用在交通運輸業中,如以自駕車和無人機進行無人運輸、配送商用品及消費性產品。政府部門將會把自駕車整合至交通系統中,並使用無人機進行監控。在製造業,自駕車也將運用於工廠內的庫存與提取系統。此外隨著汽車事故率的減少,自駕車無疑也將會影響保險業。

全球經濟持續成長

衡量5G對全球經濟貢獻的另一方法是評估其對全球GDP的淨影響。儘管5G所能帶動的銷售和價值鏈活動規模龐大且具正面影響,但仍可能帶來抵銷的效果。比如,5G相關投入和支出本可用於其他產業部門,同樣可以刺激成長,產生積極的生產力效應。因此,如果5G能為全球GDP帶來淨正面貢獻,即可視5G技術為全球經濟擴展與成長的來源。

IHS Markit使用其專有的全球聯繫模型(GLM),以反映全球經濟的相互關聯性,並藉由兩組主要輸入的設置運行該模型。第一組為重點研究的七個國家中,每個國家在2020至2035年間5G價值鏈所創造的年投資(資本支出和研發投入),反映出透過投資深化每個國家各自的資本存量後,所帶來的國家經濟強化效應。第二組是應用案例生產力的提升(作為銷售支持分析的一部分),反映出企業透過5G技術提高效率並推出全新商業模式所產生的經濟連鎖效應。

IHS Markit預測,在2020年至2035年間,全球實際GDP將以2.7%的年平均成長率成長,其中5G將貢獻約0.2%的成長,貢獻總額近2.9兆美元。儘管該數字以實際貨幣計算得出,且已扣除物價上漲因素,但簡單加總結果並未考慮到潛在的全球風險。因此,IHS Markit將GDP貢獻的淨現值以3%的適度比率計算,計算出經風險因素調整後的數值為2.3兆美元。按此推算,從2020年至2035年,5G對全球實際GDP成長的貢獻預計將相當於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法國目前的GDP。基於此估算結果,IHS Markit得出結論,5G將成為全球經濟積極擴張和成長的來源。

5G在永續及社會方面的影響

5G技術不僅能夠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能創造永續解決方案,加速重要社會目標的實現。聚焦於聯合國17個永續發展目標,5G的社會影響便能顯現。例如,倘若企業和企業家能充分利用5G技術來促進公共安全,如發生嚴重事故時能迅速部署緊急救援人員;利用遠距健康監測和診療能力,減少化驗需求和時間,加快治療速度;幫助網路服務不足的地區跨越現有技術,以低廉成本獲得高速可靠的網路服務;或是將機器人廣泛應用於危險或重複的工作,那麼5G便可支援永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如優質教育、無貧窮、適切的工作和經濟成長、良好健康與福祉,推動並建構永續社區。

許多論文都曾專門探討過5G對環境的益處: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提升用電管理效率、監測並減少空氣和水污染等。因此,5G技術的潛在環境效益重大。例如,國際標準要求5G的消耗能源要低於4G,以更小的功率傳輸相同或更大的數據量。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估計,僅在美國,每年因慢性疾病引起的年度缺勤成本就超過20億美元。即時監測血壓、血糖水準等健康狀況,以藥物輔助管理,可在症狀發作之時快速控制,無需等待就醫,進而提高慢性病人的生活品質。有鑑於此,5G得以推動實現良好健康與福祉的永續發展目標。

在疫情期間,永續發展目標,即優質教育,一直是討論的焦點。學生和老師如何快速適應遠距教學,並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成果?學生是否一定要在教室學習?答案也許因人而異。而如果5G固定無線寬頻能被部署到一些網路服務不足的地區,或能大幅縮小疫情期間的教育差距,也許還能推動學校在教育方式上進行創新。

5G還能夠促成實現永續發展目標,乾淨的水源和衛生設施,主要通過聯網供水系統,對水質進行即時遠距監測,同時還可監測衛生設施情況,快速辨識、鎖定老舊設施並進行維修。

以及,能夠大幅提高生產力,這對於實現永續目標—合適的工作和經濟成長至關重要。眾所周知,生產力提升將促進經濟成長。一項研究顯示,行動寬頻使用率每增加10%,便可帶動一國GDP成長0.6~2.8%。此外,因生產力提升而帶動的經濟成長的另一個好處是平均工資的上漲,這是實現「合適工作」目標的基礎。「技術是否會摧毀人們合適的工作機會」,這個問題的討論由來已久,但從長期的調查結果來看,工作機會的整體數量呈上升趨勢。當初,4G技術的發展催生了「應用開發」這項新職業,而如今5G技術也將創造出許多新的工作種類。當然,這並不是說5G技術不會為現有工作帶來衝擊,那些重複或單一的工作勢必將首當其衝。若想盡量減少此衝擊,關鍵是要將提高勞動力技能納入相關政策框架下,並持續地執行。

5G可為企業及企業家提供創新機會,因而也有利於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究竟哪一個產業或垂直產業能夠進行最大程度的創新,取決於5G應用案例的實現程度、專用或共用網路建設以及創新產品的研發。而這些方面的發展毫無疑問也會推動實現其他永續發展目標,如消除貧窮及饑餓、負責任的生產和消費等。

5G對於促進優質教育這一目標也有利於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即減少不平等。根據文獻指出受教育程度與收入水準呈正相關,而5G有利於縮小教育差距,進而減少機會不平等,以至緩解收入不平等。5G技術的顯著特點在於能夠提供絕佳的網路連接,這不僅可以彌補收入鴻溝,實際上也有助於克服各種形式的不平等,包括普遍意義上的機會不平等。

最後,5G還將有助於實現永續發展目標—永續城市和社區。5G技術可優化資源使用,如能源、水資源,甚至是時間資源。例如利用5G技術可即時瞭解交通堵塞情況、交通管理需求,快速瞭解最近的停車點或建築入口的具體位置,掌握事故發生地點以迅速派遣緊急醫護救援人員,這些例子無不證明,5G能夠節省時間、拯救生命,且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建造更具韌性的社區。事實上,目前許多國家都在探索5G的潛力,尤其是其在交通和物流產業的應用,希望以此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例如,利用5G技術減少交通堵塞、優化路線管理、提高運送效率,幫助自駕車能夠與周圍環境溝通,保護駕駛、自行車騎士及行人的安全,還可優化公共交通路線,減少不必要的停靠。5G網路的低延遲和強大資料容量使上述創新應用成為可能,有助於推動永續發展目標,以建立更具永續性的社區。 

5G是否面臨阻力?

儘管5G技術前景光明,但也面臨著諸多的潛在阻力。不僅受到疫情的影響,市場供需雙方都存在著潛在阻力。

供給方面大多為好消息。2018年,首項5G標準Release 15規範早於預期發布,讓人們對5G服務的快速啟動保持樂觀的態度。但該版本僅支援eMBB應用,後續Release 16規範、Release 17規範才會涉及大多數MIoT和MCS應用。截至2020年9月中旬,來自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97個行動網路營運商已投資5G技術,124個營運商在其網路中部署了3GPP相容技術,44個國家和地區的101個行動網路營運商,約占現有營運商總數的15%,已推出一項或多項與3GPP相容的5G服務。

儘管5G具有前瞻性的開端,但當下無所不在的4G網路是否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5G部署計畫?LTE、LTE-Advanced、LTE-Advanced Pro等各個版本的4G技術已深深紮根於行動通訊領域,在4G中投資的龐大「沉沒成本」難以割捨,因此5G的過渡將會分階段緩慢進行。5G服務需要升級基礎設施,例如增加大量小型基地台來迅速提高蜂巢式網路密度。而各個頻段必備頻譜的建設所需的成本極高且費時費力,對於財務槓桿本就不低的行動網路營運商而言是一大困難。

在需求方面,如前文所述,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模式,刺激了對高速寬頻的需求,而5G技術下的eMBB應用可滿足這一需求。5G的發展還可能面臨來自需求方(例如家庭或企業等終端使用者)的系統性阻力。不過,系統性阻力更易預測。

5G在垂直產業應用的挑戰是專業知識和商業模式的靈活性。許多公司缺乏蜂巢式網路、資料分析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通常,製造商預算往往以資本支出(Capex)為中心,用於購置營運技術,例如具備專用有線連接功能的資本設備。製造商不太習慣用營運支出(Opex)來支付常態性費用,而這正是蜂巢式網路的典型收費方式。即使產業公司部署了自己的專用LTE/5G網路,它們也需要向系統整合商等協力廠商支付營運支出。這意謂著供應商和產業公司都需要開發一套靈活的預算系統和商業模式。一種可行方式是將產出變現。例如,電信營運商和產業公司正在考慮運用5G網路切片技術,保證網路服務的可用性、頻寬和延遲性,以完成績效服務水準協定(SLA)作為收費標準,而非依數據流量收取費用。

在企業需求方面,部署私人網路還面臨其他挑戰。例如,在首次搭建自有私人網路時,可能面臨一些技術或財務的挑戰,其中包括獲取自有頻譜、建構私人網路所需的小型蜂巢式架構,以及現有網路設備的提前退役等,這些均要付出高昂成本。

而在消費者需求方面,也可能存在不願更換現有產品、終端使用者選擇上的困惑、缺乏產品意識等問題,這些因素都將對需求造成影響。此外,消費者對蜂巢式網路覆蓋範圍和可靠性的擔憂,也可能抑制市場需求。

這些因素對5G需求會有怎樣的影響?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根據市場調研機構Omdia的資料,截至2019年底,全球5G用戶數量剛剛超過1,500萬,僅占全球行動用戶群的0.2%左右。不過,未來幾年,這一比例預計會明顯地增加,到2025年將超過29%。這些預測表示5G服務的過渡更可能是漸進的,而非一蹴而就。在可預見的將來,對4G/LTE服務的需求仍將會持續。

研究人員已在早期5G服務的目標原型市場驗證過需求方的作用。該市場位於人口密集的城市區域,頻譜使用集中在中低頻段,僅提供eMBB服務,寬頻消費僅在室外發生(室內流量假定已轉移到Wi-Fi)。結果表明,在這種情形下,收入將很大程度取決於流量的成長率。本文具體討論兩個具體的需求阻力:一個是直接來自需求的阻力,另一個是對需求造成影響的因素。

負擔能力

為了要讓5G需求方跟上備受吹捧的供應方,終端使用者尤其是商用型企業用戶,要滿足自身5G部署的需求,就需要投資相關設備和IT基礎設施。為此,用戶不光要有購買意願,更重要的是還要負擔得起5G設備及服務平台。在對新技術或新產品的功能和價值不夠瞭解的狀況下,終端使用者越瞭解新技術,購買意願就越強。

另一個主要的負擔考量是,就如同先前迎接每一個全新行動標準時代,各版本的4G/LTE手機裝置都能向下相容3G及更早的網路,但無法向上相容5G網路,尤其是以毫米波頻率運行的5G網路(5G手機可以向下相容前幾代蜂巢式網路)。最近剛購入4G/LTE手機的消費者可能不願意升級更高價的5G手機。在動態頻譜共用(DSS)技術的支援下,4G/LTE手機可使用現有的非獨立5G服務。但獨立5G服務問世後,就需要專門的5G手機才能充分發揮5G優勢。屆時,低階4G/LTE手機將完全無法在5G網路之下運行。

最後,影響消費者對5G的接受度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因素,即「網路外部性」。網路外部性是一種需求方的規模經濟,在某些網路中具有明顯的增強或反饋回路效應(例如,最初的公共交換電話網路一度擴大覆蓋美國95%以上的家庭)。網路外部性還可為5G奠定「使用者基礎」,例如安裝作業系統,鼓勵個人建立「興趣社區」,並通過該社區共用相同或相似的網路及可用服務。

數位落差

5G網路及服務多快能普及至全球的終端使用者?沒有實際可用的5G服務,5G需求也就無從談起。不過,完全過渡至5G時代還需要數年時間。IHS Markit預計,在2020至2035年此期間的中後段才能逐步完成過渡。

5G網路能否普及至所有終端使用者,不僅取決於5G的潛能能否得到充分的發揮,也取決於終端使用者的空間分布。所謂「數位落差」是指不管終端使用者的個人情況如何,只要身處於不同的地區就會獲得不同的數位服務,有些地區甚至無法享受到任何數位服務。這種數位落差一直是各國政策制定者所關注的問題。

美國、歐盟、印度、澳大利亞等多國已經或正在制定實施縮減數位落差的政策規範,本文預期5G將在這些規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歐盟在類似彌補數位落差的計畫上,成果喜憂參半。歐盟幾年前就已經意識到,在成員國中部署5G及固定型寬頻網路對於建設數位化歐洲的未來至關重要,但歐盟也不得不承認,5G部署進度緩慢且發展不均衡。近期,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明確表示,40%的農村地區人口仍然無法快速以寬頻連線,這點必須立刻改善。同時,歐盟於2020年宣布了一項共同的「工具箱」計畫,促進成員國立即配置三個5G「領先」頻段:700MHz、3.4~3.8GHz以及24.25~27.5GHz的部分頻段,以啟動歐盟在2016年通過的「歐洲5G網路」行動計畫。儘管該工具箱計畫的主要目的是在緩解疫情期間對現有網路所造成的壓力,但同時也旨在推動5G網路在歐盟普及。

在美國,除了在此之前的「連接美國基金」和「農村數位機會基金」,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現正著手成立「美國農村5G基金」。該基金旨在提供高達90億美元的資金,將5G行動網路普及到美國難以獲得或無法獲得5G服務的地區。聯邦通訊委員會已授權拍賣280MHz C頻段頻譜(3.7~3.98GHz),該頻段已從衛星服務領域轉移到5G服務領域。該頻率頻段以及低頻率頻段(約700MHz)可為農村等大多數地區提供5G服務。

這些政策僅僅是個開端。隨著5G網路不斷發展以及概念驗證試驗的完成,預計公共和私人領域將會開創更多創新的措施以縮減數位落差。 

後疫情時代的5G

世界為了迎接5G的到來已準備多時,期待它能帶來更美好的生活。突如其來的COVID-19雖然對經濟造成負面的影響,但也使發展5G這項任務顯得更加緊迫,而5G在後疫情時代也會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IHS Markit對2035年5G全球經濟產出的最新預測為13.1兆美元,相較於疫情前的預測有所下調。然而,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2035年的全球經濟量體將有所縮減,因此當前預測2035年5G對全球總產出的預期貢獻占比將從疫情前所預測的5%提升至5.1%。

為了充分實現5G的經濟效益,5G生態系統中的各方需要齊心協力,共同推進5G技術並充分部署潛在應用案例。從4G過渡到5G將會是分段式的過程,且5G的部署週期較長。網路配置的兩個重大發展將推動5G的過渡。

.網路共用

在部署5G的早期階段,搭建高密度網路系統將會耗費高額成本,想要節約成本的行動網路營運商可以考慮加入「多租戶網路」,這一模式已經在中國得到實現。2019年,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宣布共同建設5G網路,可節約280至380億美元成本;中國移動也有加入此項合作的意願。網路資源、無線電接入網路和回傳網路的共用可以節省大量成本,提升營運商在不同的營收(需求)成長的場景下(尤其是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 拓展業務的可能性。事實上,網路共用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在此之前就已使用於普及3G、4G網路。如要更好地利用網路共用所帶來的優勢,行動網路營運商需要解決監管上的限制,與政府合作,將網路延伸到此前難以觸及的區域,例如主要運輸路線沿線地區。

.動態頻譜共用

動態頻譜共用(DSS) 是一項相對較新的技術,能讓行動網路營運商在同一頻譜(例如700MHz或2.1GHz)中使用4G LTE和5G等不同技術。Informa Tech和Omdia共同發布的《5G世界2020年全球洞察力調查》顯示,全球近一半行動網路營運商計畫部署DSS。這些營運商認為,DSS的主要優勢在於能夠高效利用頻譜以及加速5G的普及;但另一些營運商認為DSS可能會導致網路擁塞,網路表現不及利用專用頻譜部署5G。 5G也面臨著阻力,例如COVID-19,因此在疫苗研發成功、人群獲得免疫力之前,疫情在全球範圍內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很有可能將成為歷史的轉捩點。此外,根據Omdia的統計,按單位出貨量計算,華為是2019年第二大智慧手機供應商,美國制裁華為等地緣政治事件,以及貿易衝突對供應鏈的影響,加上各國之間的監管差異,都是5G技術發展的潛在阻力。以上種種因素都將改變人們最初設想5G的發展軌跡。

對於任何一個全新的顛覆性技術,在早期的「興奮期」消退後總會迎來一些問題:人們是否能接納這項技術?如果能的話將會需要多久?消費者、企業、政府等終端使用者群體能否與新技術「一拍即合」,抑或是需要分階段才能逐漸接納新技術?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因為5G需要經歷漫長的分階段部署才能實現所有性能。此外,5G在不同的生命週期階段會產生不同的應用案例,而終端使用者只關注他們最感興趣的應用案例。

5G擁有不同的部署週期,若想要獲得成功,必須全程追蹤終端使用者的回饋。如今,相關概念驗證試驗正在大規模地進行,覆蓋工業、製造業、智慧城市等應用案例。另外,公私合作專案可以有效克服部分融資和政策方面的限制。舉例來說,美國維吉尼亞州、喬治亞州和佛羅里達州的交通主管部門便分別和私營公司擁有過公私合營項目。歐洲為了領航車聯網技術,開展了5GCAR公私合營專案。

將5G與先前的行動標準區分開來的不僅僅是產品或服務本身,還有平台,因為利用5G平台可以創建多種應用案例和新產品。隨著5G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5G不僅能提升連線,優化時間、人才、資源的利用效率,還可以滿足很多迫切需求,包括高效地管理自然資源、提高能源使用率、擴大教育和醫療保健服務、改善供應鏈監管,提高個人和企業抵禦危機的能力。

(本文由高通提供)

 

Upcoming Events

熱門活動

More →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