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化服務商機爆發 聯網汽車熱度狂飆

2017-04-10
近期汽車產業中,受到熱烈討論的話題不外乎「自駕車」與「車聯網」,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預測,2017年將有2,100萬台透過嵌入式通訊模組或行動裝置連線實現資料連接的新型汽車。此趨勢將使汽車產業朝向以個人化服務的商業模式邁進。
自駕汽車、聯網汽車與提供相關技術的生態系統,是目前討論度最高的話題之一。Gartner預測,無論在成熟或新興汽車市場,聯網汽車的數量都在迅速增長中。這類透過嵌入式通訊模組或行動裝置連線實現資料連接的新型汽車,2016年預計達1,240萬輛,到2020年將增至6,100萬輛(參見表1)。 

Gartner將聯網汽車定義為一種能借助外部網路實現雙向無線通訊的汽車,目的在於提供數位內容和服務、從車中傳送遙測數據、實現遠端監控或管理車內系統。 

表1 依聯網模式劃分之全球聯網汽車產量(單位:千台)
Gartner研究總監James Hines表示,聯網汽車給汽車產業和許多其它垂直產業帶來了機會,但也形成了威脅。聯網汽車將在產品和服務方面持續創新,催生新的公司,推動新的價值取向和商業模式,同時也將開創智慧移動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汽車產業的重心將從汽車所有權轉向更以服務為中心的個人移動。 

聯網汽車技術將為汽車製造商創造更多的機會。汽車製造商可透過加值服務和特色創新的銷售方式創造更多的售後利潤,同時藉由更加個性化的客戶體驗提升品牌忠誠度。該技術還有助於實現保險、汽車租賃、汽車共用和電動車充電等相關業務的創新。  

Gartner預計,從2016年到2020年,未來的聯網汽車應用將推動情境資訊(影像偵測和地理位置定位等)需求增長150%。Hines表示,汽車越來越自動化,也將配備更多的感測技術,例如攝影功能和雷達系統等等。許多汽車將利用影像偵測作為基本功能來識別附近物體並對其進行分類,以便實現更加複雜的反應甚至更自主的控制。 

為了使汽車變得更加自動化和環保,2016至2020年間需要逐年在汽車內增加5%的嵌入式處理功能。為了實現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防撞與車道偏移警示系統等自動化駕駛功能,導入即時攝影機和感測器資料處理與模式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將成必要;而為了提高燃料效能、減少廢氣排放,則有必要引入精密的引擎和傳動控制系統。 

Gartner預測,2017年將有2,100萬台透過嵌入式通訊模組或行動裝置連線實現資料連接的新型汽車。 

Gartner研究總監Mike Ramsey針對聯網自駕汽車發展的現況、潛力與挑戰,分享了他個人的深入看法。 

Ramsey認為,法規將會是聯網自駕車未來成為主流的最大阻礙。因此,在這類汽車公開銷售之前,必須接受政府事先制定好的規則。  

以發展現況來看,自駕車仍算是個零碎且尚無主導廠商的市場(Fragmented),各家汽車製造業者、大型科技供應商、晶片公司與知名度較低的科技創新企業皆相互競逐,希望能取得一席之地。而自動駕駛關鍵的功能包括感測技術、3D投影與資料分析,以及電腦視覺、定位與路徑規劃相關的演算法。在各領域的主導廠商及標準出現之前,汽車大廠也將持續組成各種不同的自駕汽車計畫與聯盟。 

此外,IT產業正加快腳步開發資料分析的演算法,而這些技術也已開始為汽車產業所採用,以獲取聯網汽車資料串流(Stream)的價值。目前大眾對於這些資料的了解僅為皮毛,對於資料的運用也才剛起步。 

Gartner預測,在2020年將有50%的汽車製造商會利用先進技術來分析聯網汽車的資料,藉此修正產品缺陷。這項趨勢反應了前所未有的商機,能有效加快尋找產品缺陷與根本原因的過程。業者只要利用資料分析,就能一次檢視所有汽車的問題,這將有助於指引工程決策及維修工作。除此之外,還能找出過往可能沒有注意到的問題。 

而聯網汽車相關的創新應用,能幫助汽車廠商降低召回、服務公告與和解的相關成本,此外還能提升顧客滿意度。 

就汽車可能會採用的生物辨識(Biometrics)技術而言,當大眾開始思考其拯救人命的可能性時,就會發現這類技術的價值。例如,當汽車採用生物辨識的技術時,系統感測到駕駛心臟病發,便能從駕駛手中接管車輛的操作。 

而如何避免人們步入危險,也為科技開啟了許多創新途徑。例如福特(Ford)已經取得專利,系統將能自動辨別駕駛是否處於焦躁不安的狀態,並同時保留來電。現在亦有駕駛偵測系統,利用攝影機來監視駕駛,以確保其手握方向盤時不是在打瞌睡或分心的狀態下。 

隨著汽車自動化功能的提升,配備攝影機、雷達和光學雷達(Lidar)系統等感測技術也越來越多。許多汽車皆利用影像偵測技術來辨識及分類四周的物件,藉此提供更高階的反應,甚至是自駕控制的功能。其捕捉到的影像可與時間、地理定位及其他感測器的資訊比對並進行情境分析,不但可以提升預測的準確度,還能創造更豐富的使用者體驗。 

根據Gartner預測,至2020年,路上的聯網汽車總數將達到2.5億台,屆時駕駛將有更多機會取得資訊與內容,即使在車裡也能保持工作生產力。而駕駛安全與相關資料的保護便成為行動、汽車與安全產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Gartner表示,在聯網汽車的安全議題上,由於近期備受矚目的汽車被駭事件,市場話題皆聚焦於駭客是否真的能從駕駛手中搶走聯網汽車的控制權,因此,如何透過產業標準與規定來提升聯網汽車安全性,將會是大眾最為關心的部分。至於汽車產業本身,Gartner也預測主管機關對業者處理重要基礎架構的關切程度,將不亞於能源、製造、電信與運輸等產業。 

聯網汽車部門的關鍵技術之一為空中編程(Over-the-air, OTA)軟體更新。Gartner預測在2019年結束之前,約有30%的聯網汽車型號將內建功能等級(Function-level)的OTA軟體更新功能。如同智慧型手機通知消費者升級軟體,汽車業者也可在汽車中部署OTA軟體修正程式,以OTA空中編程的方式更新汽車內的軟體。這將有助於確保系統使用最新版本的安全解決方案,也讓駕駛更方便也安心;但這種新的管道也可能會變成攻擊的載體,因此也會帶來新的漏洞。 

在技術方面的演進,目前多數汽車業者使用的車內電子架構,是專為複雜度較低的車輛所設計,而這類型的車輛日後若要新增功能,以確保達到最高等級的網路安全及功能效能,其面臨的挑戰度將比新型的架構來得更高。因此,加強監管汽車的網路安全與功能效能水準,將會對汽車業者及其供應商造成壓力。業者需開發完備的電子工程架構,採用端對端(End-to-end)的手法,涵蓋半導體、感測器、網路、雲端等。此外業者必須確保行銷內容,能確實傳達新科技之可能與限制。 

然而,安全相關的疑慮並不會阻礙聯網汽車的推廣與普及,根據Gartner預測,至2020年將有三家汽車大廠將自駕功能列為標準性能,市場對聯網汽車的需求將持續增加,甚至將出現自駕汽車等更先進的功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至2020年,在目前成熟市場都會地區中,10%擁有汽車的車主中選擇加入汽車隨選共享(On-demand)的形式。科技確實正在改變駕駛與車輛之間的關係,也將改變未來汽車行業的商業模式。 

(本文作者為Gartner公關總監)

Upcoming Events

熱門活動

More →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