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裝置市場雖發展多年雖無爆發性成長,但依據研究調查其需求仍在持續攀升,且各類消費型電子品牌商產品幾乎皆具備運動與健康管理功能,本文將依據此發展,詳細分析廠商投入狀況與布局策略。
市面上由消費性電子品牌商推出的產品幾乎都具備運動及健康管理功能,雖然產品已發展多年,卻未出現具有突破性的重要功能,或能大規模應用的商業模式。歷經2016年Pebble被Fitbit收購、2017年Jawbone倒閉事件,穿戴裝置發展看似遇到瓶頸。即使如此,已進入市場的業者依舊持續優化商品,等待需求大舉成長的時機。根據研究機構調查,全球穿戴裝置的需求仍有一定幅度的正成長,出貨量預計由2017年的1.1億台增至2022年的2.5億台,複合年均增長率16.9%;市場規模由2017年197億美元增為2022年440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17.5%。
滿足三大應用 健康照護穿戴好犀利
健康照護穿戴裝置依功能及應用可區分為自主健康管理、疾病診斷治療、遠距追蹤照護三類。自主健康管理穿戴裝置不具醫療效力,對生理參數測量準確度無嚴格規範,市售產品以運動及日常健康管理為主流。疾病診斷治療的穿戴裝置對生理參數的測量精確度要求嚴格,具醫療效用之產品必須通過醫療衛生主管機關認證,方能輔助醫療人員診斷患者病況,甚至近一步實施簡易治療,此類產品主要由醫療器材廠商和醫療機構合作開發。遠距追蹤照護穿戴裝置對於測量準確度的要求視使用情境而定,主要目的是建立使用者與遠端照護人的即時聯絡管道,降低意外事件造成的損害。
消費性電子品牌商的穿戴產品感測效能持續提升,但仍無法用於臨床醫療。多數穿戴裝置屬於自主健康管理層級,其次是用於遠距追蹤照護。市面上最常見的產品以運動管理為主要賣點之餘,亦加強產品通訊能力,功能宛如智慧型手機。各業者除鎖定愛好運動與注重健康者為目標客群,部分產品亦針對特定族群設計專用功能,例如Apple Watch 3增設輪椅使用者模式、ASUS VivoBaby專用於嬰幼兒身體狀態監測,將使用族群做更細緻的劃分以爭取客源。
價格區分穿戴類型與效能
2017年國際業者推出的穿戴產品款式有限,手表與手環型態為數最多。從販售價格來看,穿戴裝置主要分為台幣2,000元以下、3,000~6,000元、9,000元以上三個區間,同價格區間的產品基本功能項目差異不大,差別在於裝置準確度、可適用的App,以及是否可與其他遠端裝置或人員連線以取得其他服務。
台幣9,000元以上產品以智慧手表為主流,代表業者有Apple、Samsung、華為,智慧表內建多種運動模式,提供運動指導服務。以Apple為例,不僅支援室外運動,還設置橢圓機、划船機、踏步機等健身器材運動模式,針對輪椅使用者也有輪椅運動選項。除了陸上運動,Apple Watch 3和Samsung Gear Sport已達5ATM防水等級,能偵測使用者游泳情況加以指導。健康管理部分,各業者皆以光學心率感測器進行長時間心率監測以判斷使用者健康狀況,並且附帶睡眠與呼吸監測功能。各業者之產品漸漸能與第三方App搭配,實現更多健康管理服務。此外,高價穿戴裝置已導入LTE 4G通話、NFC行動支付、語音助理、音樂播放功能,也可與遠端設備連線傳送數據,穿戴裝置功能逐漸趨近於智慧手機,提供使用者高度便利性。
台幣3,000~6,000元的穿戴產品主要以手環形式呈現,提供活動追蹤與分析服務。各業者自行開發自動運動辨識技術,如Fitbit SmartTrack以及Garmin Move IQ,可辨識散步、跑步、自行車、有氧運動以及部分健身器材的運動模式,其中Garmin vívosmart 3具備50公尺防水,能用於游泳訓練。使用者利用裝置的內建功能或業者提供的健康管理App進行多項健康管理,常見項目有心率監測、睡眠追蹤、體重控管、飲食管理以及壓力監測。此價格區間的穿戴裝置不包含通話與行動支付功能,但可與智慧型手機搭配,設置來電、訊息、行事曆提醒。
台幣2,000元以下產品大多數為手環,防水等級不高,無法用於游泳訓練,部分裝置不具顯示屏幕,須搭配智慧型手機與App操控裝置並觀看分析結果。此類產品能測量基本指標,如:步數、心率、里程、熱量消耗以及追蹤睡眠。此外,在穿戴裝置市場擁有高市占率的小米在2017年未發表新一代手環,卻推出僅1,995元的Amazfit米動手表青春版,該手表可測得基本指標項目,並透過顯示屏幕切換所需功能,提升操作便利性,讓使用者以相對較低的價格進行簡易自我健康管理。
消費性電子品牌商目前的穿戴產品無法大規模在臨床醫療使用,但各業者對健康照護的布局不曾停歇,除了提升裝置本身的規格以符合健康照護需求,大型業者亦積極建置健康照護雲端資料庫以便未來提供解決方案。
保險應用備受看好 穿戴發展下一步
由廠商2017年選擇的合作對象來看,品牌商除繼續深耕醫療應用,保險成為最被看好的應用方式。部分品牌商與醫療機構和醫療器材廠商仍有合作案進行,大致合作項目包含:與醫院共同推出App促進醫療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透過穿戴裝置將生理數據傳送至雲端平台供醫師參考、利用雲端平台儲存的健康資料擬定患者照護計畫。另一方面,就醫在美國、歐洲等地費用昂貴,民眾為降低醫療負擔購買醫療險是常見行為,Apple、Samsung、Garmin看好保險商機,已和美國保險業者洽談合作事宜。因保險不涉及實質醫療行為,無醫療主管機關的法規認證問題,可望率先投入日常生活,拉抬穿戴裝置需求量。
消費性電子品牌商近年持續嘗試將穿戴裝置與醫療體系結合,遠距追蹤照護與醫學研究是最有機會與專業醫療結合的項目。Garmin vivofit系列、Huawei Watch3已經分別導入醫材商及健康照護軟體商的遠距照護平台;Apple Watch系列進入醫院系統作為緊急聯絡和醫病資料傳輸管道;Fitbit正與政府合作,提供Charge2及Alta HR裝置進行醫療研究。
遠距照護服務的一大賣點是緊急聯絡功能,須取得使用者即時生理參數與位置資訊,並且附帶直接通話、聯網或藍牙連線等功能,遭遇緊急狀況才能馬上救援使用者。無論是遠距追蹤照護或醫療研究,長時間並全天候收集數據是裝置是否適用的指標,電力持久性及裝置穩定性則是業者設計產品必須克服的問題。有鑑於以上需求,能符合標準的裝置勢必有一定的準確性、耐久性、穩定性,部分亦需附帶通訊功能,因此價位會落在新台幣3,000~6,000元或9,000元以上的區間。
就2017年主要品牌商販售的穿戴式裝置來看,同價格區間產品功能相似,裝置可收集的生理參數項目大同小異。品牌商除自行建立平台,收集並分析數據用以提供使用者基本的運動及健康指引,也須與外部業者合作推出更精緻的客製化服務,強調裝置附加價值,才有利提升消費者的黏著度。
穿戴裝置已逐漸應用於遠距追蹤照護、醫學實驗性質研究以及醫療保險,各業者在不涉及醫療行為的前提下,發展可行的營利模式,如表1所列。
其中Apple與醫院合作,將Apple Watch導入醫院系統,建立醫療人員與患者的聯繫管道;Fitbit與美國政府所屬研究單位合作,試圖以穿戴裝置進行醫學研究;Garmin與醫材廠商合作,將裝置連接至醫材商開發的遠距照護平台實現照護功能;華為與健康服務軟體商合作,將穿戴裝置連同遠距照護服務一併售出;Apple、Samsung、Garmin已與保險商洽談,以免費或優惠價格提供保戶穿戴裝置,結合回饋金、行動支付、保險方案建議等機制吸引消費者使用。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穿戴裝置連接不同的應用平台,透過數據分析與管理,為使用者打造個人化服務。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