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導航全球矚目 多功能GPS大勢所趨

2008-05-12
衛星導航系統自2007年開始就已成為炙手可熱的應用,尤其在各式手持裝置發達的前提下,定位系統可輕易安裝至輕薄短小的行動裝置上,自然更加吸引消費者。而車載裝置由於具備大螢幕、進階功能等特色,也將與手持裝置拉開距離,持續引領導航風潮。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在手持裝置上的應用一飛沖天,在晶片端、手機製造商、電信業者端都獲得頗多挹注,也讓GPS持續發燒。  

衛星導航大熱門 手持裝置躬逢其盛

資料來源:Canalys
圖1 Canalys亞太區分析師詹啟承認為,唯有在既有的定位系統中找到更多加值應用與服務,才能為整體產業帶來成長動能。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Canalys資料顯示,GPS市場成長力道強勁,全球GPS衛星導航行動裝置的出貨量從2006年的一千六百八十萬具大幅成長至2007年的三千九百萬具,且隨著行動裝置功能和平台選擇產生重大的變化,未來GPS與手機間的連結也將更加緊密。  

Canalys亞太區分析師詹啟承(圖1)指出,儘管目前行動導航裝置(PND)占總出貨量的90%,但是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卻是行動GPS導航裝置中成長最快的項目,尤其在大型、低度開發的新興市場如中國、印度中更具潛力,也因此,詹啟承相當看好亞太地區的發展潛力(圖2)。  

詹啟承透露,隨著台灣已在全球導航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然產業態勢瞬息萬變,例如美國市場雖已起飛,售價卻快速下滑,相對於歐洲,亞太地區的成長幅度開始領先。此外,除了既有的日本、韓國、歐洲、美國等市場之外,GPS裝置持續快速搶攻全球的消費者市場。而GPS結合手機、相機及其他裝置的趨勢,將大幅推升出貨量,同時也促使售價下降。  

詹啟承表示,對於PND製造商來說,整合連網及通訊功能(Cellular Connectivity)同時意味著必須解決技術、行銷及通路的難題。此外,近來引起熱烈討論的地點感應服務(Location-aware Services)雖然可望帶來新的營收,但也對行動裝置製造商、軟體公司和電信業者構成諸多挑戰。而唯有找到全新應用與服務,GPS供應商才有生存發展空間。

資料來源:Canalys estimates, Mobile Navigation Analysis
圖2 2005~2007年全球GPS成長率

PND2.0時代來臨 行動匯流延燒  

英雄所見略同,抱持同樣看法的,還有工研院IEK。工研院IEK分析師侯鈞元指出,相對於只能進行單向路徑導引的PND,重視雙向通訊與互動參與的定位系統可稱之為PND2.0,而這也將是為定位服務(LBS)帶來更多營收的關鍵。  

侯鈞元指出,由於PND2.0具有雙向通訊與互動參與之功能,因此可提供更多具有吸引力的內容與多樣化的服務。舉例來說,定位服務供應可以為用路人提供更精準的交通資訊、規畫,用路人也可以參與修改圖資內容,再加上行動電信及社群經營業者的介入,包括廣告內容服務、相片分享等應用,也都可以在PND2.0中看到(圖3)。

資料來源:谷歌
圖3 透過與相片的結合,定位服務有著全新的商業模式。

侯鈞元說,隨著各式技術不斷進步,消費者對視覺感官的追求也逐漸實現,從2D邁向3D,未來更可能走向實境導航的終極目標。到時,不但各式廣告可內建於圖資模式之中,甚至可實現無人駕駛的遠景。  

也因為PND2.0的發揚,IEK認為,PND帶來的功能持續加強。如GPS業者在產品中內建藍牙(Bluetooth)遙控器,允許使用者在安全駕駛的情況下操作;或是與電信業者合作,配合緊急呼救功能,可延伸出醫療單位的商機;還有業者推出內建陀螺儀的產品,可在GPS失效時繼續導航。  

侯鈞元強調,在經過2007年的爆量成長與激烈競爭,基礎的PND將難以在高度競爭的市場生存,而在低價與新興市場發揮。在高階市場,唯有提供創新功能與內容服務才能維持競爭力,與其他業者一搏。而國內日前也有業者推出可同時接收GPS與數位電視訊號的產品與服務,成為另一種加值服務。  

無線行動寬頻用戶超越有線用戶 行動娛樂市場爆紅  

資策會MIC日前指出,隨著全球行動通訊的持續發展,預估無線行動寬頻用戶即將在2008年超越有線寬頻用戶,全球將有超過八百家的行動業者,涵蓋兩百個以上的國家,每天要服務三十億個使用戶。而受到這樣的趨勢帶動,行動娛樂市場將在2010年超過420億美元。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張奇表示,行動娛樂市場將以鈴聲、圖像、影像及遊戲等內容的傳輸下載,最具備市場發展潛能,而音樂及電影短片將成為下一波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預估整體市場至2010年將達420億美元。  

而在行動電視(Mobile TV)市場,雖然全球行動電視的使用戶成長不如預期,但從歐洲各國積極推動行動電視的發展趨勢來看,行動電視的用戶仍具成長潛力。根據資策會MIC的調查顯示,年齡越小的使用者,越能夠接受小螢幕的行動電視,而12~25歲的年輕族群將是最大的潛在使用戶。  

伽利略基礎建設加速  

北美的GPS以外,來自俄羅斯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LONASS)、歐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統(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與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亦紛紛加速布建,要搶攻衛星導航市場。  

圖4 歐盟伽利略衛星計畫衛星導航應用中心管理部總監Thorsten Rudolph表示,儘管伽利略衛星計畫起步較晚,但伽利略衛星可為其他定位系統之輔助,以雙模方式並存,因而仍有發展空間。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包含前述各種導航定位系統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將在2025年達到4,700億歐元的產值,收發器出貨量更將達三十一億顆。整體市場發展蓬勃,也帶動各國對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投入,如俄羅斯、歐盟與中國等地的積極運作就是一例,而其他如日本、印度等國也都陸續發表將打造自有衛星導航計畫的消息。  

據了解,伽利略衛星計畫主要是歐盟為了避免未來全球衛星定位相關產業成為全球獨霸市場的情況下,透過歐盟組織的協議後整合歐盟會員國資源,以成為未來可發展之前瞻產業。而看好這塊市場,日前國內經濟部結合工研院,與歐盟共同合作,要搶攻導航系統商機。歐盟伽利略衛星計畫衛星導航應用中心管理部總監Thorsten Rudolph(圖4)指出,相對於北美GPS由軍方掌控,歐盟的伽利略衛星計畫是一民營計畫,完全不會受任何國家、政治或是其他外力所干擾,因而可為業者提供穩定、精準的衛星導航。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表示,工研院非常重視伽利略衛星計畫,除了著眼於台灣近年來在GPS模組、周邊零組件等應用設備產業體系的完整布局,同時若運用工研院過去在科技創新研發、全球專利授權、科技產業化及國際交流與合作等經驗,繼而可讓衛星創新概念在工研院的扶植下與全球廠商接軌。  

工研院國際業務中心領域業務群副組長邱運輸解釋,伽利略衛星計畫在2013年將全數將衛星發射完畢,而為跟上業界脈動,同時搶先布局伽利略衛星計畫,工研院近期針對各項導航應用積極進行創新激盪,期盼能打造出與既有衛星導航差異的應用服務,也才能後發先至,與他國的衛星導航服務進行區隔。  

不過,業界對伽利略衛星計畫卻多持保留態度。首先,該計畫原先訂於2010年正式開使運作,但因進度延宕,一般預估2013年歐盟的衛星才會發射完畢,而是否能在衛星到位的同時就提供商用服務,依然還是未知數。  

其次,歐盟宣稱該計畫與北美GPS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民營背景不至於因軍用需求而被控管。然GPS問世數十年來也未曾發生民用服務因軍事原因而中斷之情勢,吸引業者投資的誘因不如預期。  

再加上近年GPS聲勢大漲,相關業者多已對GPS耕耘已久,對新興的伽利略衛星計畫之技術頗為陌生,至今也尚未見到與既有服務之重大差異,因此伽利略衛星計畫的成果,還在未定之天。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