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電表市場商機正逐漸擴大。各國政府為實現節能減碳的智慧電網,正全力投入智慧電表布建,進而帶動智慧電表出貨量逐年攀升,並激勵相關零組件供應商營收成長。
當前世界各國為求電力使用的安全、品質及節約,均致力於智慧電網基礎建設發展。智慧電網成功運作的重要環節在於須完整且即時的蒐集各電力用戶用電資訊,因而處於供用電兩端中介角色的先進讀表基礎建設(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AMI)便成為智慧電網順利發展的關鍵設備;而要完成AMI布建的基礎建設,首先必須安裝智慧電表,故也促使世界各國優先投入智慧電表建置。
扶持自家智慧電網市場 各國AMI規格大不同
如圖1所示,AMI從前端到後端共包含了智慧電表、資料集中器(Concentrator)、分析應用系統,以及連結所有軟硬體設備的通訊網路。其中,智慧電表是由計量模組、控制模組與通訊模組所組成,當中最重要的組件是微控制器(MCU)。智慧電表大致可分為低壓單相(圖2)和高壓三相兩種類別。單相式智慧電表以一般家戶使用為主;而三相式智慧電表則以商用為主。智慧電表目前有各種不同的規格標準,包括美國的ANSI C12、IEC的IEC 6205x、歐盟的EN 50470-X、澳洲的AS 1284.x,以及中國大陸自行訂定的Q/GDW37x等規格。
|
圖片來源:台電綜合研究所 圖1 AMI通訊系統架構圖 |
|
圖片來源:台電綜合研究所 圖2 低壓AMI系統架構圖 |
至於集中器指的是遠程集中抄表系統的中心管理設備和控制設備,是網路傳輸的中央節點,負責定時讀取終端數據、指令傳送、數據通訊、網路管理、事件記錄、數據的橫向傳輸等功能;通訊網路則分為公眾或私有廣域網路、區域網路等,例如ZigBee、電力線通訊(PLC)、整體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非對稱性數位用戶端迴路(ADSL)等通訊技術;分析應用系統則指的是電表資料管理系統(Meter Data Management System, MDMS),可對取得之電力資訊進行整合、分析與管理,並將分析後的資料提供給電力公司、消費者及第三方單位,以進行應用與加值。例如與後端電力公司ERP相關應用軟體進行整合,以提升用電管理的效率以及客戶服務的品質。
國家政策力挺 智慧電表滲透率激增
先進國家為推動智慧電網建設,於2008年紛紛開始優先進行智慧電表的布建工作。由於電表使用戶數量龐大,短時間要讓使用戶接受並大規模更換並不容易,多數國家會先透過政策的規畫及提撥經費,以進行較小規模及實驗性質的示範計畫,再逐步大規模推廣普及。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全球智慧電表的滲透率及相關基礎建設均持續增加,預計至2020年後將會形成廣泛應用。
目前全球正在使用的電表共約有十七億具,若全面更換為智慧電表,則市場規模將相當可觀。以2012年來看,全球智慧電表出貨量達一億具,較2011年成長31.6%。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預估,2015年全球智慧電表出貨量將達到1.63億台,年複合成長率達15.4%。In-Stat研究亦指出全球智慧電表市場營收預估在2016年將超過120億美元,至2020年智慧電表滲透率將高達59%。市場研究機構Pike Research則預估,全球智慧電表安裝量將於2020年達到9.63億台。
AMI廠商可概分為兩大類,分別為電表供應商與AMI技術供應商。智慧電表供應商主要提供電表硬體設施,一般多由傳統電表大廠轉型,全球市占率前三名分別為Itron、Landis+Gyr及Elster,其他還包括Seneus、GE、Silver Spring、PRI Meters、Iskraemeco等公司;而AMI技術供應商則主要提供通訊、MDMS或系統整合相關技術與服務,包括eMeter、Silver Spring、Itron、EnergyICT、Oracle、Aclara、Ecologic Analytics、IESO、IBM、Atos等廠商。其中,由於AMI為整套系統,整合了不同領域的技術與元件,因此系統整合商是AMI完善建置的重要角色,包括IBM、Accenture、Atos等公司(表1)。
中國大陸/歐洲需求高 智慧電表出貨成長可期
綜觀全球智慧電表市場,美國、歐洲為最早開始布建之國家之一,且人口眾多,因此亦是當前建置最快速、需求量數一數二的市場,然美國由於2011年已達建置高峰,成長力道已開始趨緩;歐洲則由於國家眾多,尚有許多國家正急起直追,未來有大量成長的潛力;亞洲國家較晚開始推動,但由於日本、韓國的積極推展,以及中國大陸、印度眾多人口優勢,因此成為裝置量快速成長之新興市場。預計未來5~10年間,智慧電表的成長動力主要會是在中國大陸與歐洲。
至於廠商部分,當前有幾家電表、晶片或MDMS歐美大廠,由於較早進入市場且握有技術,因而獨霸全球市場;不過,未來各國將逐漸發展出當地之區域性AMI相關廠商,以提供當地龐大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如中國大陸等新興市場,其崛起之潛力不容小覷;再加上其施行保護政策,因此部分廠商甚至可望擠入全球市占前十大。
因應智慧電表高成本挑戰 產業鏈掀上下游整合風潮
在影響智慧電表市場發展的因素中,首先最主要的動力來源是來自於政府的政策推動。觀察全球智慧電表市場,可發現均是由各國政府透過法規、補助或輔導的政策而撐起及推展。由於電表用戶數量眾多,且民眾認知尚不足,在推動初期,要求立即全部更換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各國多半從小型的示範計畫做起,再強制性的逐步推廣。
只有極少部分,例如德國是藉由產業主導的方式推動,但成效仍不彰,因此當前全球市場的規模及發展,主要視政府的推動力道及進度。然而,除了政府的政策推動為市場成長的主要動力外,消費者的接受度亦為普及關鍵,例如美國有民眾對於布建智慧電表對隱私、安全、健康等產生的影響有所疑慮,因而政府規定讓民眾有選擇是否安裝的權利,因此影響了智慧電表推動之進展。此外,智慧電表成本過高的問題,以及是否能有更多特色功能以提升附加價值,亦是左右消費者接受度的關鍵,進而影響了智慧電表普及率。
在AMI系統中,由於電子電表須MDMS進行資料分析與應用,才能真正發揮其價值,因此許多國家從過去重視硬體設備的製造和布建,開始轉向軟體的設計及開發,這個全球發展趨勢亦與AMI在全球各國的布建趨勢相同,除了開始布建的時間早晚之外,還有技術能力之因素。目前歐洲、美國等先進國家已轉向MDMS的積極開發,而南美洲及亞洲、澳洲等國家目前則積極製造電表之硬體設備,關於軟體的MDMS尚在萌芽階段。而為快速取得相關軟體技術,許多電表國際大廠開始向上整合MDMS廠商;而為更能掌握AMI市場,許多電廠則開始向下整合資訊與通訊科技(ICT)廠商。整體而言,AMI產業鏈上的廠商走向上下游垂直整合的模式,目的是要增加技術能量,並取得軟硬體整合的優勢,以更順利進入AMI建置的市場。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