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行動應用定義 MID顛覆傳統通訊產業

2009-07-17
今日的手機不再只是單純的語音溝通工具,而已搖身一變成為個人的多功能多媒體裝置,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急遽縮短。隨著新功能的整合,一般手機也因此可成為內建各項功能的裝置,並刺激通訊產業的全面改革。
由於全球持續研發新的無線技術,手機市場也逐漸形成獨特的市場區塊。目前,行動聯網裝置(MID)的發展正席捲整個市場。事實上,根據市調公司ABI Research的預測,MID的出貨量將於2012年達到九千萬支,成長不可說不驚人;此外,由於日益複雜的應用,更加促進晶片設計的創新,進而顛覆手持裝置的技術基礎,同時帶來更多版圖波動與市占拉鋸。本文將帶領讀者一窺究竟。  

行動聯網裝置演進其來有自  

MID市場的成形,為智慧型手機及個人電腦(PC)兩項裝置的不斷演進與相互整合所產生的結果。

在PC領域中,桌上型電腦逐漸演化為可攜帶的筆記型電腦,並且不再須要連接電話線或電源線。PC廠商不斷試驗各種更精簡的體積外型,例如平板PC(圖1),以求取新的成長契機。此外,網際網路革命與彈指之間運用資訊的願景也持續促使PC及消費性電子產品廠商開發更小型的應用裝置,例如先後問世的聯網平板電腦(Web Tablet)(圖2)及微軟(Microsoft)提出的超級行動電腦(UMPC)Origami計畫之類的構想(圖3)。截至目前為止,這些產品都未普及化,原因在於價格昂貴、電池使用時間僅有1~3小時,且缺乏使這些產品成為真正大眾市場解決方案的重量級應用。

資料來源:http://nb.intozgc.com/069/69208.html
圖1 各種平板電腦已先後問世

資料來源:諾基亞
圖2 諾基亞於2005年推出的聯網平板電腦Nokia 770 Internet Tablet

資料來源:微軟
圖3 微軟力拱的Origami雖獲得部分硬體製造商配合,但始終沒有真正普及。

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中,3G、無線區域網路(WLAN)及全球微波存取互通介面(WiMAX)的相繼問世,使得資料應用不斷推陳出新,例如視訊串流、視訊下載及音樂下載等,而這些新的應用對於電信營運商而言也是大量投資新網路的利基。雖然智慧型手機的傳輸頻寬加大,網頁瀏覽卻受限於下列幾項因素:網路涵蓋範圍不足、網頁瀏覽器未經最佳化,以及顯示螢幕尺寸有限。  

顯然,消費者想於行動環境中追求模擬PC的使用方式,但又不願放棄手機的便利性。而為因應消費者的需求,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其一,此類行動上網裝置縮小為可滿足現今PC功能及使用經驗的可攜式平台;其二,可攜式平台成為智慧型手機的自然演進,且軟體及硬體架構幾乎可完全重複使用。  

智慧型手機/MID/UMPC定位不同

兩個市場之間共通的產品一般稱為超級行動裝置(UMD),如MID與UMPC。表1簡要列出智慧型手機、MID及UMPC三者於功能方面的差異。

表1 智慧型手機、MID及UMPC之功能差異
功能\裝置 智慧型手機 MID UMPC
螢幕尺寸(吋)
2~3
4~6
5.5~7
螢幕解析度
QVGA
WVGA
1024×600
作業系統
Symbian、Microsoft、Linux
最初為 Linux
XP 或 Vista
應用 行動網頁瀏覽器、多媒體應用程式 完整網頁瀏覽器、多媒體應用程式、其他專屬應用程式 (例如LBS適地性服務) 所有 x86 應用程式
生產力工具
Microsoft Office Reader
Microsoft Office Reader
整套 Microsoft Office
語音
QoS Cellular
VoIP 及/或 QoS Cellular
VoIP
資料 Cellular WiMAX 或 Cellular WiMAX 或 Cellular
連線功能 Bluetooth、WLAN Bluetooth、WLAN Bluetooth、WLAN
GPS 必備 必備 選用
多媒體及影像處理 H.264 (720p,30fps)、500萬~1,200萬畫素相機 H.264 (720p,30fps)、500萬~1,200萬畫素 相機 H.264 (720p,30fps),可選用相機
電池使用時間 持續耗電 持續耗電 採用筆記型電腦的方式
輸入/輸出 QWERTY、觸控或 9 鍵 QWERTY 或觸控 QWERTY 或觸控

一般來說,UMPC的功能包括網際網路瀏覽、Windows、Microsoft Office生產力工具(Productivity Tools)、電子郵件、網路語音通訊協定(VoIP)及其他多媒體功能。這些功能皆針對多媒體使用族群,包括從企業用戶到任何需要娛樂與上網的使用者。然而,UMPC無法吸引專業客群的注意力,原因包括,其零售價格高達800~1,000美元,遠高於一般筆記型電腦;此外,電池壽命只有3小時;再加上缺乏殺手級應用的輔助,在在影響其發達。  

另一方面,MID的設計在手機觀點中,具有較大的顯示螢幕,且支援網頁瀏覽器,可提供與PC相同的使用方式。未來預計消費者將能以手機上網,運用定址服務(LBS)及社交網路之類的新功能。  

如前述分析,可得知低功耗應用處理器的處理功率及整合功能經提升後,可使智慧型手機演進為MID,而過去僅能在PC環境進行的應用,如今也可在MID上執行。  

MID跨向次世代發展  

隨著市場的演進,MID產品也出現兩個主要世代系列。第一代MID平台為螢幕較大的裝置,瀏覽效果優於智慧型手機。這些具備新技術的平台產品,主要為測試消費者對於新產品的接受度,藉以了解是否可補足或取代現今的智慧型手機。  

第二代MID產品則可讓使用者體驗隨著技術演進而明顯改善使用體驗。這些產品可支援更多種類的數據機,且電池使用時間更長,並可同時支援更多的內容格式,價格也更為低廉實惠。透過這些進展,MID廠商更能根據不同功能做出市場區隔,並訂定消費者可接受的價格。  

行動聯網需求成主要發展因素  

要談各式終端裝置的演進,首先須了解網際網路從資料使用入口到資料散布機制的演進,以及隨著演進而發展的營運新型態。  

隨著新申辦用戶及換機率的增加,手機市場預計將於2012年達到四十億戶。同時,網際網路也持續改變人與人之間進行通訊、取得資訊及處理業務的方式。整體而言,這些因素提供絕佳的機會。iSuppli分析公司預測在2011年全球將會有七億六千萬人透過手機連線至網際網路。  

雖然傳統PC一直是網頁瀏覽的主要工具,並能以原有格式檢視網頁,但手機正以提供不亞於PC的上網方式,不斷突破此趨勢。此外,與PC不同的是,手機可四處攜帶使用。現今手機上的網頁瀏覽器通常受限於螢幕及按鍵較小、頻寬有限、外掛程式支援範圍不足,且小螢幕處理及呈現資料與圖形的能力不佳。然而,當新一代手機問世時,網頁瀏覽技術自然會隨之演進。未來,具備可透過單螢幕顯示全部網頁之全螢幕網頁瀏覽功能,並能處理所有不同內容格式的行動網頁瀏覽器,將會是手機必要的功能項目。  

這些進展最終將達到完全個人化的手機使用經驗,並能符合個別消費者的特別需求。愈來愈多人透過網際網路取得、運用與散布內容,並逐漸影響資料散布及運用的商業模式。這類典型的案例包括行動廣告的收益模式,以及從鈴聲下載到下載完整歌曲及影片的變遷過程。因此,手機提供完整網頁瀏覽的演進終將成為MID成功的關鍵。  

在未來幾年中,行動網際網路的使用方式將改變手機的呈現,而重點也將從高階作業系統(HLOS)轉換至應用層級與使用者介面(UI)。行動網際網路的使用經驗包括網頁瀏覽器的多媒體應用,如線上相片分享、視訊串流、視訊分享等、LBS如地圖搜尋及社交網路、內容協同作業、內容傳遞,以及新興Web 2.0應用等,都在其中。而多點觸控式螢幕及獨特介面也逐漸受到青睞,正顯示使用者介面的重要性。  

使用者介面架構可能最終成為HLOS重要關鍵,這有賴基礎矽產品平台在手機之類極須注意功耗狀況的環境中提供類似PC的效能。應用處理器內嵌的微處理器核心若能達到更精細且直覺的使用者介面效用,將可提供與消費者使用傳統PC完全相同的網頁瀏覽方式。  

主要挑戰為效能/功耗/價格  

網際網路使用方式的改變,使得市場皆大為期待MID的問世。而其中的成功關鍵在於可製造突破性可攜式產品的3個P:Performance(效能)、Power Consumption(功耗)及Price(價格)。  

以多重效能演進來說,儘管今日已可達到多核心或Multi GHz之架構,但仍皆是針對傳統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進行設計,若運用於行動環境則顯得效果不彰。究其原因,乃在於行動環境需要低功耗、高效能及經濟實惠的價格。當Multi GHz架構試圖以縮小晶片的方式大幅降低功耗時,部分處理器的多核心早已能提供尺寸及功耗方面都更加優異的解決方案,相較於專用於MID的最佳PC型架構,此類行動專用多核心不僅尺寸更小,且功耗更低。此項架構優點使得精簡型MID平台不需冷卻風扇進行處理器散熱,且製造成本較低,使用的電池也較小,並可於其中部署重量級軟體應用,同時一次充電即可長時間運作。  

由於MID為進化的平台,因此只要加上新的瀏覽器引擎,即可完全重複使用智慧型手機軟體。對於傳統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及原始設計製造商(ODM)而言,可重複使用軟體,並將相同平台轉化為新產品,正是捨棄未經測試的PC型架構的主要理由。  

也因此,MID必須符合或超越下列條件,才能在市場大獲全勝:首先必須加長電池使用時間,雖仍須視網路及使用情形而定,但智慧型手機多可進行2~9小時的通話,而MID也應不遑多讓。其次則是須擁有獨特且直覺式外型,或具有更快速回應的複雜使用者介面。當然,還必須呈現完整網頁,並支援所有多媒體內容格式。更重要的是,要有經濟實惠的價格,如在2009~2011年間達到300美元的價位,並且可持續連線,適用各種類型的連線技術。  

行動新境界即將來臨  

隨著MID的廣泛使用,將能改變一般人對於個人裝置的看法,這些裝置將開啟全球消費者的行動運用新境界,呈現出不同的面向,包括在個人端存取財務及醫療紀錄、個人網誌、約會安排行程等;或透過地圖、LBS、社交網路隨時紀錄狀態及位置;隨時撰寫個人化內容等。  

MID是否能補足或取代智慧型手機是一項爭議性話題,不過,愈來愈多人仰賴網際網路取得所有的資訊,而無線數據機技術的大幅進展也使得傳輸頻寬加大,同時應用處理器的效能與功耗也達到均衡,因此可攜式平台將成為傳統PC的勁敵。以口袋型裝置運用網際網路的概念可改變業界定義手機的方式,也將造就出全新的應用及使用模式,或許此時正是真正的「個人數位助理」問世的絕佳時刻。  

(本文作者為德州儀器無線終端事業部行動上網裝置產品策略經理)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