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開始第一季的兩個星期之內(1月31至2月14日),站在美國電信長途電話的巨人頂端的AT&T以及MCI,皆相繼賣給SBC通訊與Verizon通訊兩家地區性貝爾運營商...
2005年一開始第一季的兩個星期之內(1月31至2月14日),站在美國電信長途電話的巨人頂端的AT&T以及MCI,皆相繼賣給SBC通訊與Verizon通訊兩家地區性貝爾運營商。其中,美國第二大地區性貝爾運營商兼全球第三大電信營運商SBC與AT&T的購併案,收購金額可能要高達160億美元。而美國第一大地區性貝爾運營商兼全球第二大電信營運商Verizon與MCI的購併案,收購金額可能要高達67億美元。目前另一家對於收購MCI有興趣的地區性貝爾運營商Qwest甚至提高價碼至80億美元。
這樣的發展趨勢,代表了許多涵義,更重要的是電信產業會變成什麼樣子,本篇將描繪出一個輪廓。
隨著AT&T與MCI走入歷史,電信產業即將走入下一階段的變革。1968年為了挑戰既電話公司的壟斷,William G. McGowan興建了MCI通訊,之後的10年期間,MCI一直在與電信產業的大怪物AT&T打官司,一直到1980年時,MCI終於獲得這場反壟斷訴訟案的勝利,同時也直接導致AT&T的解體。1984年AT&T被迫解體,分為7家地區性貝爾運營商(RBOC)和一家AT&T長途電話公司。這7家地區性貝爾運營商隨著時空的轉變已經變成4家,也就是Verzion、SBC、BellSouth與Qwest。
從2000年開始,GSM、CDMA等新興無線通訊技術的興起以及地區性電話公司不斷侵入長途電話市場的情況下,使得AT&T與MCI感到透不過氣來。此外,寬頻網路近年來不斷地壯大,使得IP電話取代傳統電話的事實即將在未來幾年實踐,當然也會入侵長途電話公司最後的防線,即是企業市場的大餅。
基本上,在過去的十幾年當中,美國電信市場在其他通訊與網路技術不斷興起的情況下,主導電信產業的廠商特性產生180度的大轉變。
一般來說,當初AT&T會選擇長途電話業者,主要的原因是長途與國際電話業務在當時是利潤最高的電信業務。當時AT&T的長途光纖網路共串連全球50多個國家,同時在全球擁有26個網路資料中心,其中13個中心是位於美國。因此,AT&T看準沒有其它企業擁有這樣實力的情況下,堅守了長途與國際電信業務。
1996年美國通過長途與地區性貝爾營運商皆能互跨對方業者的情況下,對於AT&T與MCI更是一大打擊,因為地區性貝爾運營商要跨入長途電話業務比起長途電話公司跨入地區性電話市場還要來得容易。
加上網路IP化之後,許多加值服務不斷出現,包含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與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等業者,提供網際網路的上網、訊息聊天、甚至多媒體服務。另外,頻寬不斷上升,對企業市場來說,可提供VPN、VoIP或是SAN等服務,這也讓長途電話公司傷透了腦筋。
簡單來說,隨著固網的整體收入與利潤不斷的再下降,長途和國際業務受到的壓力以及IP興起的影響之下,營收與利潤空間不斷的被壓縮,使得AT&T與MCI主要依靠長途業務營運的廠商生存空間也逐漸在縮小當中。
從圖1看AT&T從2001年至2004年的營收,從原本的421.97億美元降至2004年的305.37億美元。而利益率(Operating Margin)也從19%下降至11%。至於,MCI的營收,則從2001年的351.79億美元,降至2004年的207.19億美元,利益率大都維持在10至15%之間。
為了因應長途電話業務不斷減少的問題,AT&T與MCI兩大電信產業標竿的企業必須思考如何跳脫這樣的困境。
有鑑於此,AT&T在1999年買下有線網路提供商TCI(也就是後來的AT&T Broadband),並成立有線寬頻部門。但是在2001年時,剛好歷經網際網路泡沫化風暴的掃蕩,於2001年12月,AT&T宣布以720億美元的價格把有線寬頻部門AT&T Broadband出售給最早提出收購意願的有線電視營運商Comcast公司,並於2002年11月完成最後的交易。這也正式宣布,AT&T進入IP網路的失敗。
之前,AT&T為了拓展語音以外的業務,宣佈進入數據服務領域之後多年,終於在2000年宣佈數據服務的營收首次超越語音服務的營收,也就是因為短暫成功的因子,使得其後為了更專注在長途與數據業務,於2001年更將AT&T Wireless分割出去,成立為一家獨立行動業務的服務商。
此外,在2004年隨著FCC法令的限制之下,宣佈放棄拓展消費性與家庭市場的長途電信業務,全力邁向大型企業市場,並以提供整合型通信服務為主軸。其實,這種業務同樣也是利用IP網路提供語音或數據傳輸的通訊服務。
不過,因為IP基礎建設的費用過大,因此AT&T傾向與有基礎建設的有線電視業者合作。後來也因為VoIP再一次的興起,推出所謂的VoIP服務,名稱為CallVantage。
2004年底,英特爾和AT&T公司聯合宣佈,兩家公司將合作開發一系列網路通信新技術,以提高網路通信服務的易用性,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其中,WiMAX無線寬頻技術也是兩家公司合作的重點。
Worldcom在2000年網路泡沫急劇膨脹的時代,是最具攻擊性的電信企業之一,其為了迎接21世紀網路的挑戰,舉債410億美元用於購併電信資產以及擴建網路架構。
但隨著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財務醜聞曝光之後,Wordlcom也就因巨額的債務而於2002年7月申請了破產保護。2000年以前,曾經是美國國內第二大長途電話營運商的Worldcom在爆出美國歷史上特大財務欺詐醜聞,並最終被迫於當年7月申請破產保護之後,在2003年4月更名為MCI。
不過,一直至2004年4月20日,經歷了21個月的重組,擺脫了Worldcom留下來的350億美元債務之後,終於正式改名為MCI。
為了尋求振作,MCI公司在2004年5月宣布即將推出一個單一且融合的IP網路傳輸服務,其中包括了傳統的話音流量在內的所有流量,且於同年的8月19日宣佈將採用易利信網路解決方案,也就是說MCI決定採用易利信Engine下一代多業務網路解決方案。該協定是希望把MCI位於美國的國際閘道業務從傳統的電路交換演進至電信級VoIP軟體交換。
這樣的標準化的VoIP軟體交換解決方案,將使MCI能夠通過其IP骨幹網路架構在全球傳輸語音通訊的流量,同時還可以擴展網路功能,並向全球各地提供下一代多媒體視訊服務。
在短期之內,MCI仍舊要針對企業客戶推出具有附加價值的服務,因此於2004年推出附加管理服務(Additional Managed Services),如安全性以及採用MPLS的虛擬個人網路(VPN)等。
即使兩家公司也體認到IP網路將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其在基礎建設與相關服務能力上,已經尚失了時機。因此,被購併是早晚的事情。
也就是說,AT&T與MCI的消失,表示著美國電信業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當中,競爭者不僅僅來自長途與地區性電話公司,而且競爭也來自新的技術,如網際網路,無線網路,有線網路以及衛星等。
我們或許會說,長途電話公司AT&T與MCI在年的變革腳步似乎走得太慢了,因此埋下了失敗的因子。但過了一至二年之後,SBC /AT&T與Verzion/MCI完全合併之後,或許我們會說,至少AT&T與MCI被購併的決策是成功的。
在傳統電信交換機時代,語音一直是地區性貝爾運營商與長途電話主要營收來源,但是隨著無線化與IP網路化的衝擊,其實原本以前分工甚為精細的電信產業,又將走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緊箍咒當中。
這樣的趨勢,其實早在2000年時,電信產業界就看到了,只不過當時營運模式或服務模式在轉換的過程中,遇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基礎建設不足、客戶端觀念更改不易以及服務成本過高的阻礙。
但經過三至四年的洗禮,電信服務從語音轉換成數據、語音、視訊等三合一的型態時,也開始改變電信產業甚至通訊設備產業的技術與服務的形式。
簡單來說,整合性服務往IP化方向發展,使得網路設備必須往支援IP功能的方向發展。
同樣的,寬頻與無線區域網路的普及,在客戶端的設備上,也使得xDSL與有線數據機在Video-over-IP的趨勢下,也必須整合視訊電話,而數位機上盒在IP趨勢下,也發展出IP STB的機種。
至於在局端設備方面,ATM往IP發展是必然的,網路交換器往軟體交換器與閘道器的發展也是必然,甚至電信廠商正在佈建的光纖網路,也將成為未來所有骨幹架構的核心。
整體思維來看,AT&T與MCI的消失,只能說是IP力量的展現,也代表了一個舊世代的結束以及一個新世代的開始,這就是電信產業的「世代交替」。
儘管SBC與AT&T或Verzion與MCI皆認為通過合併IP網路,在未來十年內都將節省150億美元以上的成本,也將能把客戶由傳統電話網絡轉到網際網路上。
基本上來說,寬頻IP網路將能使電信公司通過一個快速網路向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加值服務,包含語音、多頻道視頻節目、高畫質電視節目、隨選視訊、更快的寬頻上網以及多種無線與有線結合的功能,一方面這將使電信公司能夠保持與有線電視公司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更能夠使得電信公司跨入所謂的IPTV服務。
此外,原本企業市場的長途電話與數據服務方面,一直是AT&T與MCI的優勢,如果結合之後,也更能將企業所需的地區性、長途與國際等語音、數據、甚至視訊服務達到有效的整合,讓有線電視公司不易入侵其領域。
儘管傳統電話業務衰退的大浪潮,已經迅速地淘汰了AT&T與MCI等長途電信公司,但一般相信經過這一波整合之後,其他小型地區性貝爾公司也無法躲過這股潮流,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IP網路形成的整合性服務,已成為電信、有線電視、甚至衛星電視業者必須信奉的神,所以除了合併外,接下來就是大者恆大的趨勢。
如Cingular與AT&T Wireless的合併、Sprint以310億美元購併Nextel到目前AT&T與MCI被SBC與Verizon(或Qwest)購併,都說明一件事情,大者恆大是不可阻擋的趨勢,甚至專家認為電信設備也將有一波合併風。
這樣看來,小型地區性貝爾公司似乎將慢慢被這股浪潮淹沒。
一些市場人士認為,儘管電話公司的業務模式必須改變,但這些小型公司也毋需太過悲觀。
如果能從IP世界中,找出一個生存的模式,必然對其未來有更大助益,就如同eBay、Amazon與Netflix在網路中竄升一樣,沒有必然的死路,只有坐以待斃的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