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小靈通大市場 建置低成本、話費低廉夠誘人

2004-09-23
無線市話小靈通為日本PHS系統之大陸版本,整體系統架構為基地台(RP/CS)在接收到終端產品(PS)訊號後,經由基站控制器(RPC/CSC)傳送到局端設備(RT),透過V5.1/5.2或POTS數位接口與交換機完成語音或數據交換...
無線市話小靈通為日本PHS系統之大陸版本,整體系統架構為基地台(RP/CS)在接收到終端產品(PS)訊號後,經由基站控制器(RPC/CSC)傳送到局端設備(RT),透過V5.1/5.2或POTS數位接口與交換機完成語音或數據交換。  

靠著與固網共用系統設備,營運商的建設成本可以大幅地降低,更可以低成本的方式,快速地建設系統網路。根據UTStarcom的估計,2002年時營運商投入每個用戶的平均成本為1,000元人民幣,2003與2004年因為用戶數的成長而降至500與300元人民幣。  

中國電信與UTStarcom於1997年在浙江餘姚進行一年的無線市話小規模合作實驗,1998年1月正式在余杭市臨平鎮開始商用,1999年時已推展至西安、昆明、杭州與保定等省會城市與若干縣級城市與鄉村。經過數年的發展,2003年大陸小靈通用戶成長至3,605萬戶,與2002年相比較,增加約 2,285萬戶(圖2)。在無線市話兩大主要營運商:中國電信與中國網通的建設下,至2003年底時,累積網路容量已超過5,900萬線。  

造成小靈通在大陸地區風行的主要原因為話費低廉(表1),無論是月租費或是通話費,小靈通的費用都較行動電話來得低。雖然大陸政府針對小靈通制訂費率標準,但由於大陸政府將小靈通定位為市話的延伸與補充,因此給予營運商在收費標準比照市話。  

再者,造成2003年用戶大幅成長與營運商持續投資的原因有二,第一,在大陸政府默許下,2002年中國電信與中國網通陸續在一級與省會城市建設與推廣無線市話系統,2003年時中國電信將無線市話觸角深入中山、佛山、珠江、廣州等珠江三角洲與南京、上海、蘇州、無錫、鎮江等長江三角洲上城市,中國網通則在天津、北京、青島等環渤海灣與瀋陽、哈爾濱、大連等東北主要城市建設無線市話系統網路。營運商在一級城市的推廣,使得2003年的用戶大幅成長。其次,中國電信與網通均期望自信息產業部獲得3G營運執照,但是在2003年大陸政府不發放執照與公司內部缺乏行動通訊人才下,持續建設無線市話系統以吸收用戶與培養行動通訊人才為現階段中國電信與網通的發展策略。  

營運商在大陸地區主要城市的推廣,使得各地區的發展產生差異。2003年小靈通用戶在人口與主要城市集中的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與東北地區成長快速,總用戶各為487、478、660、924與324萬人,其中華南地區的成長最為驚人。2003年廣東電信在人口密集的珠江三角洲開始建設與提供小靈通服務。深圳、惠州、東莞、順德、中山等先後開始提供服務。2003年4月正式進入廣州,在持續推出促銷活動下(表2),根據廣州電信的估計,2004年3月時用戶已超過85萬,整個廣東地區用戶超過300萬。  

系統設備投資持續成長  

2003年大陸地區無線市話系統設備市場金額為161億人民幣,較2002年成長逾40億人民幣,其中中國電信約為94億人民幣、中國網通約為67億人民幣。造成2003年營運商對系統設備需求大幅成長的原因在於對東部主要城市的建設。中國網通主要在東北地區、環渤海地區與長江三角洲建置設備,中國電信則專注在珠江與長江三角洲。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網通對於小靈通服務態度的轉趨積極,系統設備支出金額較2002年增加52億人民幣。  

除了在既有的華北與東北地區外,更在無錫、鎮江與南京等位居長江三角洲城市與四川等原中國電信範圍內推出小靈通服務,除了造成系統設備支出的增加外,用戶亦由2002年的219.5萬成長至2003年的1,145萬戶。  

在個別廠商部分,UTStarcom在既有的基礎上繼續成長,仍然是2003年系統設備的最大贏家,除了基地台與佈建外,為了推出行動數據服務, UTStarcom與中國電信及網通合作,將各地方電信分公司的系統設備進行升級(iPAS)。反觀中興則並未推出相因應的設備,而Lucent雖然推出無線數據服務設備(Hi-mode),但與UTStarcom系統並不相容,在UTStarcom為大陸市場主流下,甚少營運商願意採用。  

在基地台設備部分,2003年UTStarcom以超過500萬座基地台獲得50%以上的佔有率、中興其次。而除了當地廠商外,日立製作所、Mitsubshi、Sanyo與Kyocera等日商皆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其中。日立製作所2003年來自大陸小靈通基地台的營收即由200億成長至 400億日圓,三洋則在上海成立基地台維修中心,該公司2003年在大陸銷售超過10萬座基地台,為2002年的2倍。  

市場百家爭鳴 當地廠商市佔率接近40%  

伴隨著用戶數的大幅成長,無線市話終端產品之銷售量亦隨之放大,根據CCID估計,2003年大陸地區無線市話終端產品共銷售2,700萬支(圖3),較2002年成長1,770萬支。  

無線市話用戶的成長,也驅使當地廠商開始投入無線市話終端產品的銷售。2002年時,市場仍是以UTStarcom、Lucent、中興、普天與京瓷振華(Kyocera持股70%、貴州振華集團持股30%)為主要5大供應商,2003年則呈現百家爭鳴的態勢。  

其中,京瓷振華將目標轉向CDMA市場,淡出小靈通手機領域。其次,UTStarcom的市佔率雖然隨著市場的成長與競爭者的加入而下滑至53%,但是銷售量已由2002年的560萬支成長至1,431萬支,至於其餘廠商的佔有率都在10%或以下。  

深圳成小靈通手機大本營  

2000年6月,信息產業部發佈604號文,其中認定小靈通為「在本地網範圍內,採用無線接入技術實現的一種終端、可攜帶的電話業務」,小靈通已被大陸政府視為固網的延伸與補充,對欲生產與銷售小靈通手機的當地廠商而言是不需要行動電話的生產與銷售許可;但是對日商而言,自2001年6月21日起,大陸政府針對日製的行動電話、汽車、空調等產品課以100%的關稅。而小靈通手機被大陸海關歸類為行動電話,因此除了關稅外,還需支付17%的增值稅。上述政策的矛盾造成日本雖是PHS規格制訂與應用國,但是在大陸小靈通手機的市佔率卻是微乎其微。  

市場的成長也造成當地廠商在2003年一窩蜂的進入,其中以深圳為主要聚集地。根據工研院IEK統計,大陸地區共有26家廠商投入小靈通市場,其中有13 家以深圳為根據地,其次在杭州與北京各有3家,廈門有2家,天津、青島、武漢、廣州與惠州則各有一家。綜觀這些廠商,可以將之分類為4群,第一類為如 UTStarcom、Lucent、中興等早已在小靈通手機市場已久的專業廠商。第二類為如夏新、普天、首信、金鵬、康佳、僑興與華為等原為行動電話廠商,在行動電話市場競爭激烈下,轉而往小靈通手機市場尋求多角化的發展。第三類為如斯加耐特、浙江華能、雄震科技、深圳泰德信、中訊天創、深圳冠日、深圳互通、深圳泰丰等通訊設備與無線電話廠商。最後一類則為本業與通訊無關的企業如北京安創、廈門宏康、深圳高科、新光電、東方神州與泰斯達等。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哪個類型的廠商,對於小靈通手機的策略多半採取外包生產方式。相同的策略卻是基於不同的考量,UTStarcom、Lucent、中興等企業專注於系統設備,因此會與如啟碁、鴻海、英華達、東信等企業合作;廈門宏康、深圳高科等企業則是基於缺乏手機相關研發與生產技術,此些廠商在缺乏生產與研發技術下,除了向日商取得授權或技術移轉外,與台商合作亦為其進入市場的策略之一。  

小靈通主攻三、四級城市  

小靈通推出服務之際,目標市場為三、四級城市與鄉村市場,考量目標客戶的所得並不高,因此推出的手機款式清一色為直立式的灰階螢幕機型,手機售價分佈在 800元人民幣以下。2002年中國電信與UTStarcom合作在四川肇慶推出小靈通行動數據服務,不但使得小靈通進入數據服務時代,相關手機的引進,更造成小靈通手機呈現多元化的發展。  

小靈通手機開始朝向多元化發展,售價也因為功能的不同而產生產差異。根據筆者調查,目前在大陸市場的小靈通手機可以分成4個價格區間。僅具有單純的語音通訊功能的小靈通手機多在800元人民幣以下;折疊式在800元人民幣以上已是標準造型;1,000元人民幣以上多具有彩色螢幕;1,200元人民幣以上則是包含照相機、無線上網等功能較為完整。  

經過1997年至2003年等數年的發展後,小靈通手機的多樣化發展亦造成換機市場的成長,2003年無線市話終端產品的換機市場估計約為415萬支,相信在營運商力推無線上網下,換機市場可望進一步放大。  

不同於行動電話的通路結構  

1997年大陸地區無線市話系統發展之初,並無相關終端產品供應商進入大陸市場,終端產品的供應便由系統設備商UTStarcom負責,開啟採取營運商向供應商同時採購系統與終端產品模式之濫觴,此後Lucent、中興等系統設備供應商亦採取此銷售模式。營運商代理模式為夏新、中訊天創等生產終端產品的廠商透過營運商銷售該公司產品,由於無線市話為機卡合一,因此終端產品的認證與銷售均需透過營運商。比較此二種模式可以發現,營運商採購模式者由於採取系統設備與終端產品搭售模式,營運商可以取得價格較低的終端產品,有利於營運商促銷活動的進行,因此即使是在2003年終端產品廠商百家爭鳴的情勢下,透過此一模式的銷售比重仍佔74%,營運商代理則佔21%。  

2004年新增用戶將到達高峰  

審視大陸地區主要城市的小靈通提供服務日期可以發現東部主要人口集中城市如上海、廣州、北京與惠州、中山、順德、蘇州、南京、天津、青島、瀋陽、哈爾濱等珠江、長江三角洲與環渤海灣城市的開通日期集中在2003年上半年,筆者由此推估此一效應會在2003年與2004年發酵,估計2004年新增用戶將在3,000萬左右,累積用戶將超過6,600萬。筆者預計大陸政府會視TD-SCDMA的發展狀況在2005年中發給營運商 3G執照,預期中國電信與網通均會獲得執照,此舉將會造成中國電信與網通內部的資源排擠效應與繼續在東部各主要城市繼續擴網的意願。因此2005年以後中國電信與網通等固網營運商對小靈通的態度將會影響其後續的發展。  

新功能與新樣式刺激換機市場的成長  

筆者預估2004年的小靈通手機將進一步成長(圖5),預估市場銷售量為4,300萬支,值得注意的是換機市場的成長。換機市場的成長最主要來自幾個部分。首先,2003年在營運商除了衝刺用戶數外,亦將焦點放在各項行動數據服務,除了WiWi(小靈通手機連接NB上網)與MiMi(小靈通手機上網) 外,簡訊服務應該是2003年最成功的行動數據服務。雖然小靈通尚不能漫遊,但是2003年中國電信與中國網通轄下個地區分公司已實現簡訊互通;11月 17日,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向信息產業部共同提交的「關於明確短信互聯用戶範圍包括無線市話用戶的請示」得到信產部的正式回應,信息產業部在2003年底公布「關於固定網與移動網短消息互聯的用戶範圍」,預計2004年上半年在信息產業部的強制要求下,小靈通與行動電話將互通簡訊,此政策將導致2004年小靈通簡訊市場飛快成長。  

小靈通行動數據服務市場的成長,帶動需要廠商提供相關功能手機。根據筆者調查發現,截至2004年3月份,大陸地區共有114款小靈通手機在市場上銷售,其中有73款小靈通手機有編寫與傳輸簡訊功能,但是僅有7款與6款小靈通手機支援WiWi與MiMi服務,隨著營運商在促銷行動數據服務力道的增加,相關手機的需求應會成長。  

除了支援行動數據服務的小靈通手機外,隨著廠商數目的增多與競爭的加劇,各廠商開始提升小靈通手機的附加價值,折疊造型、和弦鈴聲,甚至是彩色螢幕。此些附加價值的提升,除了可以刺激換機市場的成長外,亦使得小靈通手機單價向上提升,增加廠商獲利。  

(本文作者為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