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通訊229期(2020年3月)

    LPWA左右開弓

     低功耗廣域網路(Low Power Wide Area, LPWA)2023年整體產業連接數可成長至17億的規模,2018~2023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62.9%,高成長特性帶動業者積極投入,近年產業鏈已日見豐實。另外,物聯網應用具備破碎化特性,因此3GPP持續針對技術規格改善,延伸頻寬與延遲性的技術規格,讓物聯網的應用持續擴展,LoRa與Sigfox也透過掌握自身技術的優勢,發展適合的應用領域與商業模式。  其中,NB-IoT被看好是大規模應用的技術主力,這部分應用採用成熟的R13解決方案,市場逐漸走向紅海競爭;另一方面,垂直產業與消費性應用能為業者創造真正的利潤,成為廠商布局的重點。廠商在解決方案與應用服務兩端,持續擴大市場與開拓新興應用的挑戰與機會。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新通訊228期(2020年2月)

    3D感測鼠來寶

    跟隨5G商轉的腳步,3D影像感測方案再進化。可看到2020年美國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大展上,英飛凌(Infineon)與新創公司光程研創(Artilux)皆推出3D ToF的相關方案,而艾邁斯半導體(ams)則是推出近紅外線(NIR)影像感測器,為行動3D視覺感測系統大幅節省電源。此外,早於CES之前,意法半導體(ST)已宣布預計於2020下半年量產旗下第四代初階3D ToF方案,可看到在消費性電子及人工智慧物聯網的市場推動下,3D影像感測的技術正如雨後春筍般陸續出籠。除了ToF之外,包含結構光、立體視覺及光達技術,亦有廠商鴨子划水默默積極開發當中。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新通訊227期(2020年1月)

    TWS商機真無限

    真無線藍牙耳機(TWS)堪稱當紅炸子雞。TWS可說是繼智慧手機之後,另一個殺手級明星商品,其毛利率高達60%,刺激各大品牌廠爭相投入,包含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手機廠,以及B&O、BOSE等傳統耳機廠紛紛進入TWS產業,期能再創另一波營收成長高峰。根據統計2019年1~11月,至少有數十款TWS耳機問世,每月都有新產品,10月29發表的AirPods Pro更進一步推升TWS的價格與規格,未來無線耳機將持續強化功能與效能,而橫跨台幣數百元到萬元的價格帶,讓廠商有許多揮灑空間。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新通訊226期(2019年12月)

    迎向5G新未來

    2019年5G商用成功帶動第一波5G基地台、網路設備、手機與無線射頻前端等零組件新需求商機。與此同時,5G手機換機潮、物聯網與整合AI功能新應用需求擴大以及新興技術驅動下,工研院國際策略發展所預估,2020年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產值將達台幣1兆2,620億元。另一方面,在短距通訊部分,隨著室內精準定位需求不斷升溫,藍牙與UWB定位技術也順勢竄起,可看到藍牙SIG於2019年年初發布新版藍牙5.1標準,強化尋向(Direction Finding)功能,進一步將定位系統提升至公分等級。而Apple則看好UWB帶來定位精準度的優勢,於新款手機搭載UWB的U1晶片,成功讓UWB這項技術捲土重來,刺激晶片、裝置廠商積極布局。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2020年版通訊產業關鍵報告

    2020年5G網路基礎建設與商轉規模將更形擴大,而AI技術也會加速落地。 對通訊產業界來說,這除了蘊含著龐大的市場商機,更意味著現有的產品與技術都必須盡速升級,以滿足5G+AIoT新世界的應用需求。 《2020年版通訊產業關鍵報告》年度特刊從產業、技術與應用三個層面完整剖析,裨助讀者掌握新一代技術、標準規格演進,在5G物聯網起飛之際,搶占最佳發展位置。

    定價 : NT$ 250

    我要購買
  • 新通訊225期(2019年11月)

    IIoT精準到位

    工業物聯網(IIoT)推動工控產業數位化轉型,促成各種不同加值應用,進而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並提升營運效益。因此從智慧工廠的角度來看,意味著需要更多聯網設備產出各種數據資料,來創造更多數據分析的基底,在這龐大資料的堆積下,IIoT本身傳輸速率、低延遲與網路之間的互通性要求更勝以往,既有的聯網技術已不敷使用,促使自動化大廠積極尋求下世代IIoT的潛力技術,其中TSN結合OPC UA可說是目前工業網路最具突破性的變革,可串聯所有IIoT不同裝置,建構端到雲的網路架構。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新通訊224期(2019年10月)

    5G專網新企機

    2019年各國電信商紛紛啟動5G商用服務後,5G產業生態系逐步成形。而除了個人行動通訊以外,產業也希望透過5G三大應用情境中的超高可靠與低延遲通訊(URLLC)以及大規模機間通訊(mMTC)技術,開拓5G在企業市場的商機。而專網因為能針對不同的垂直應用需求去建置客製化的網路架構,提供高度的安全保障,並充分發揮5G的技術特性,成為挖掘5G企業市場商機的一大利器。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新通訊223期(2019年9月)

    光通訊衝400G

    5G、AI、IoT帶領未來科技領域的發展,每一項都與網路應用脫不了關係,根據研究,2022年時,行動網路流量將占全球IP流量近20%,屆時每年流量預計將高達930EB(Exabyte),較2012年提升113倍之多。網路流量不斷成長,扮演骨幹的光通訊系統也必須持續擴增頻寬,未來幾年400G光纖網路將逐漸成為骨幹網路的主力,取代目前以100G為主的架構。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新通訊222期(2019年8月)

    物聯網行動就緒

    以行動物聯網來看,台灣四大電信業者陸續開台NB-IoT與LTE-M行動物聯網網路建置,為各種物聯網應用建立良好的連線基礎,初期公部門對NB-IoT的需求會最快發生,陸續擴展至企業與商業服務,如何從中獲得最佳利益就有待物聯網商業模式的後腳補上。此外,相較於傳統SIM卡而言,eSIM受惠於尺寸及便利優勢席捲而來,正大舉滲透於消費與工業物聯網應用,加速行動物聯網發展。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