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物聯網 AI應用 電動車 車聯網 第三代半導體 碳化矽 氮化鎵

新興應用驅動需求 半導體技術之路推進

2021-11-15
受到疫情、智慧型手機/車用電子市場回溫、美中貿易戰影響,全球半導體市場2020年下半年起面臨急遽成長的需求,晶片產能供不應求、缺貨已成為市場常態。除此之外,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產品經理鄭凱安指出,隨著新興應用持續發展,物聯網晶片AI化、汽車電氣化以及化合物半導體,成為後疫情時代推動半導體產業成長的主要動能。

物聯網晶片AI化

首先,物聯網晶片走向多元發展,從早期雲端運算逐漸走向邊緣運算,邊緣運算不但能減少雲端傳輸負載和功耗,達到去識別化和保密的效果,還能提供終端使用者即時的服務。隨著應用多元化的趨勢下,物聯網晶片也產生不同的運算能力與硬體配置需求,使得RISC-V和Arm等精簡指令集產品架構,成為物聯網晶片開發的主要選擇。

圖1 物聯網晶片走向多元發展

汽車電氣化

汽車產業的變革關鍵字稱為C.A.S.E,代表未來導向的四大領域,包含聯網科技(Connected)、智能駕馭(Autonomous)、共享與服務(Shared & Services)和電能驅動(Electric)。

隨著電氣化,電池和馬達引入驅動系統後,汽車對於電控晶片需求逐漸增加,從內燃機(ICE)到電動車,無論是DC/DC或是AC/DC之間的轉換,皆需要功率半導體支持,這些應用包含變頻、變壓、整流、功率放大、電源管理等,因此半導體的需求隨之增加。

圖2 汽車電氣化帶動車用半導體高度需求

由於自動化、自動駕駛需要更精準的感測與安全,因此雷達、LiDAR攝影機等感測裝置數量與功能需求將持續成長,也是未來市場成長的主要動能。此外,感測裝置後端的訊號分析整理,亦需要半導體晶片支持。

另外,車聯網的三大應用,包含車載資訊娛樂(Infotainment)、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和車體狀況監控(Body/Diagnostics),皆需要聯網裝置的支持,故自駕車具高功率需求,且需特別強化電磁干擾(EMI)防護,避免元件間相互干擾,影響中央運算系統、閘道器對資料收集的精確度和分析判斷,這也驅動汽車市場對高速處理器、感測器、控制器、通訊晶片等元件的強烈需求。

化合物半導體需求

化合物半導體的需求,強調的是第三代寬能隙半導體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因為材料特性的不同,在應用上也有所區別。碳化矽在導熱性上具備較多優勢,適用於高功率元件應用,如高鐵、電動車和工控等領域;氮化鎵則擁有較高的電子遷移率(Electron Mobility),開關速度較快,適用於高頻元件應用,如微波射頻、資料中心等。雖然現階段碳化矽和氮化鎵的成本仍高於矽(Si)和砷化鎵(GaAs)元件,但以年平均成長率20%逐步滲透市場。

圖3 化合物半導體逐步滲透新興應用

台廠參與寬能隙化合物半導體元件之生產,以基板、磊晶與晶圓代工為主,磊晶方面,如嘉晶、環球晶、晶成等廠商;代工方面,如漢磊科、晶成、世界先進、台積電等廠商;目前國內廠商發展偏重氮化鎵,基於矽晶圓取得成本較低,初期多聚焦矽基氮化鎵(GaN-on-Si)技術與應用,但近年在SiC晶圓發展下,碳化矽基氮化鎵(GaN-on-SiC)也漸有成果。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