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商全面投入 物聯網SoC/生物感測技術爆紅

2015-08-03
生物感測技術、無線物聯網SoC走紅物聯網市場。晶片商正想方設法卡位物聯網應用商機,並已分別鎖定無線通訊和感測設計需求,研發高整合度物聯網SoC,以及適用於穿戴裝置的光學式生物訊號感測器,揭櫫新的熱門發展焦點。
物聯網晶片市場將呈現新戰局。物聯網應用風潮帶動超低功耗、少量多樣設計趨勢,激勵許多微控制器(MCU)開發商乘勢大展拳腳,並提出整合MCU、無線通訊、嵌入式記憶體、射頻(RF)、感測器及電源管理的物聯網系統單晶片(SoC)解決方案,期在產業典範轉移之際,取得更有利的市場立足點,進而搶下物聯網晶片市場一哥寶座。

與此同時,物聯網也帶動新的生物訊號感測器需求,尤其是現下最熱門的穿戴裝置,產品開發商已將心率/呼吸監測、血壓或血氧等生理訊號監測(Vital Signs Monitoring, VSM)功能視為下一代產品的標準配備,以搶攻運動健身、醫療照護應用商機。看準這股設計需求,一線感測器晶片商皆開始規畫生物感測器產品線;而其他領域的晶片商亦加碼投資以掌握相關技術,如戴樂格(Dialog)半導體買下敦宏40%股份、台灣晶技購併愛盛科技等,皆可窺見IC設計業界極度重視此類感測器的發展。

產業/技術典範轉移 MCU廠搶當IoT晶片一哥

圖1 芯科實驗室副總裁暨MCU與無線產品部門總經理Daniel Cooley認為,Thread應用發展潛力不容忽視。
芯科實驗室副總裁暨MCU與無線產品部門總經理Daniel Cooley(圖1)表示,PC、行動裝置時代前後孕育出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兩代王者;然而,隨著物聯網風潮來襲,穿戴裝置、智慧家電、工控自動化設備和車聯網等新設計大量出籠,且對CPU效能/功耗、無線通訊和感測器方案的規格需求不盡相同,可望逐漸翻轉一款PC或行動處理器平台闖天下的局面。

Cooley進一步分析,物聯網的到來將使既往以筆電、手機為單一殺手級應用的市場態勢,以及以英特爾或高通為首的晶片發展模式產生劇烈變化;相關設計將不再由高效能、先進製程處理器主宰,取而代之的將是以低功耗、高整合、小體積為設計DNA,並支援多頻多協定無線通訊實體層(PHY)、電源管理和多元感測器技術的物聯網SoC,進而滿足各個應用領域對晶片運算/聯網功能的要求,同時縮減終端系統開發成本。

現階段,包括芯科實驗室(Silicon Labs)、意法半導體(ST)、微芯(Microchip)和德州儀器(TI)等MCU廠商皆傾力布局物聯網SoC,主打低功耗Cortex-M系列MCU設計,以及深諳無線區域網路(Wi-Fi)、藍牙(Bluetooth)、Thread、ZigBee和Sub-GHz等無線連結科技的優勢,期在產業典範轉移之際,取得更有利的發展位置,甚至取代英特爾、高通,率先搶占物聯網晶片市場版圖。

Cooley指出,物聯網SoC首重整合度,晶片商不僅要具備MCU、無線連結和μA/MHz等級的低功耗電源管理技術,並須有效融合MCU數位邏輯製程,以及射頻無線電、電源和感測器等類比混合訊號製程,同時還要發展Wi-Fi、藍牙、Thread、ZigBee和Sub-GHz的軟體堆疊(Software Stack)方案和開發工具。這些物聯網設計要求與過去截然不同,且有嚴格的成本限制,可望為晶片產業樹立新典範,指標性大廠也可望由新廠商接棒。

Cooley認為,在運算效能、成本和功耗的多方權衡下,Cortex-M0+/M3/M4等核心最有機會達到物聯網SoC設計的甜蜜點;與此同時,Thread、藍牙4.2和ZigBee等支援IP網狀網路(Mesh Network)的低功耗無線連結標準亦是不可或缺的下世代無線訊技術,因此,芯科實驗室已計畫在今年下半年發表整合上述方案,並內建類比混合訊號處理、電源管理和嵌入式快閃記憶體功能區塊的物聯網SoC,搶占智慧家庭和穿戴裝置兩大物聯網應用商機。

據悉,芯科日前率先推出Thread協定堆疊,展現在物聯網市場的強烈企圖心。

除無線通訊與嵌入式處理外,感測器亦是物聯網必備設計元素;其中,生理訊號監測方案搭上穿戴裝置發展熱潮,市場需求正不斷升溫,吸引眾多感測器晶片業者展開布局,甚至連電源管理晶片、被動元件開發商也相繼透過購併手段,切入光學式生物訊號感測器市場。

瞄準穿戴式醫療應用 ADI強攻生理監測方案

亞德諾(ADI)看好穿戴式和生理訊號監測兩大應用結合的商機,除積極將更多新興監測功能加入穿戴式裝置,同時也試圖將傳統醫療功能帶入消費性醫療,並降低解決方案的體積與功耗問題。

圖2 ADI亞太區醫療行業市場經理王勝指出,中國大陸晶片商、穿戴裝置製造商正一窩蜂投入開發生物訊號感測技術。
ADI亞太區醫療行業市場經理王勝(圖2)表示,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崛起,再加上近幾年手環、手表等穿戴裝置越來越流行,讓穿戴醫療大有可為,尤其是生理訊號監測這類健康類功能,更成為產品差異化的最大利器。

王勝指出,環境監測是另一項能提供穿戴式產品差異化的功能,例如使用者可透過穿戴裝置得知空氣品質、紫外線指數,甚至是室內溫度。目前壓力(生理)監測、睡眠監測和心率監測(HRM)等都是近年來穿戴式中生理訊號監測的新興功能,而ADI也推出具備心率/心電圖(ECG)、血壓、BMI等訊號監測方案,搶進穿戴醫療應用。

王勝提到,中國大陸穿戴式醫療市場在過去1年多早已啟動,而台灣現在還正在起步當中,因為中國投入廠商家數多,讓穿戴式電子興起速度相當快,更容易衍生出多元的應用服務。

Upcoming Events

熱門活動

More →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