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行動通訊從4G走向5G,帶來架構上的劇烈變化,軟硬體分離更明確,整體架構從封閉走向開放。其中,最明顯的改變發生在基地台,原本4G僅分為無線寬頻頭端設備(RRU/RRH)和基頻單元(BBU),5G進一步細化為射頻單元(RU)、分散單元(DU)和中央單元(CU)三部分。分離架構成為IT業者打入行動通訊供應鏈的契機,Open RAN(O-RAN)開放式介面推行及全球,加上5G將行動邊緣運算(MEC)視為關鍵技術,配合去中化和資料中心ODM直供(ODM Direct)帶來的機會和推力,伺服器廠商投入5G成為新的布局方向。
Arm年度科技論壇2022年11月2日、3日,分別於台北和新竹實體舉辦,以The Future is Built on Arm為主題,分享在5G運算力、軟體定義汽車和物聯網方面,Arm作為IC設計公司所扮演的角色。
從工廠自動化、資料中心的伺服器電源到航太衛星設備,無所不在的電子設備正在消耗前所未有的電力。隨著功耗增加,在更小的體積實現更高的功率密度是產業的共同目標。然而,提升功率密度常伴隨散熱挑戰,為了兼顧功率和散熱性能,德州儀器(TI)提出「提升封裝熱性能」、「降低切換耗損」、「創新拓撲與電路設計」以及「整合設計」四大創新技術升級散熱管理,並推出三款電源管理解決方案,協助設計人員達成高功率密度目標。
電子測試認證廠商國家儀器(NI),早期以軟體與模組化方案提供產業彈性且前瞻的測試服務,近年因疫情對科技產業發展帶來衝擊,加上產業的快速演進,NI近期推動客戶服務再造,希望簡化客戶數量,提升服務深度;另外,技術服務上,也希望以訂閱制取代買斷式業務,與客戶建立更長期的夥伴關係。
5G通訊技術催生元宇宙,諾基亞(Nokia)於2022年9月發表的2030科技願景(Technology Vision 2030)便以「The metaverse won’t exist without the network」為題,著重討論元宇宙發展的兩大關鍵技術概念「人類賦能」(Human Augmentation)及「虛實融合」(Digital-physical Fusion)。除了持續推進通訊技術實現元宇宙及企業數位轉型,面對氣候議題及永續挑戰,諾基亞在提出自身長期目標外,也推出多項解決方案協助企業邁向淨零排放。
5G加速起飛,不同於前幾代行動通訊技術,根本性帶來劃時代轉變。未來5G技術將透過多種新興產品技術,如主動式天線和機器學習,以彈性靈活的方式提供網路服務。營運商將能夠受益於5G,為特定場域選擇適合的網路模式。
衛星網路可以覆蓋幾乎整個地球表面,並有助於滿足孤立或無法進入地區日益成長的物聯網連接需求。各國亦積極把太空產業視為戰略產業一環,推出多項政策支持,也促進衛星物聯網的市場機會。
隨著Wi-Fi技術越來越成熟,各大廠蓄勢待發搶占先機。新推出的Wi-Fi 7規格帶來多重鏈結運作(Multi-link Operation, MLO)及多天線等創新技術,聯發科技也積極參與次世代無線網路標準制定、技術研發及測試規範,並與標準機構Wi-Fi聯盟保持緊密合作,一同推動Wi-Fi技術革新。
為確保新科技能造福,而非傷害使用者,各國政府的監管法規不斷調整。應用開發者必須時時注意相關規定的變化,方能讓產品在市場上順利銷售。善用認證機構提供的專業服務,將讓產品從研發到量產上市的過程走得更加平順。
3GPP現正進入制定階段的Release 18象徵5G邁入網路功能更加豐富的第二階段,也稱為5G Advanced。在此階段,5G網路除了持續支援XR和RedCap等新興應用,也將透過AI/ML組成智慧型網路,為未來的6G鋪路。
專網作為5G殺手級應用成為萬眾注目的新星,各國政府推出政策布局專網未來。日本總務省以Local 5G為名,藉由規畫多階段專案申請鼓勵專網設置,並期望透過這些實證看出5G專網潛質,決定未來發展走向。
行動通訊技術10年改朝換代一次,隨著3GPP Release 15版本定義第五代蜂巢式技術規格,行動通訊正式進入5G時代,並可望於2030年步入6G階段。R15奠定5G基礎,其後R16、R17接手,著重發展5G的不同特性及應用,探索更多可能性。
工業物聯網部署腳步加快,近年技術不斷演進的5G也成為打造智慧工廠的一大利器。5G專網不僅以高頻寬、低延遲的特性提供資料傳輸,更可結合虛擬分身替工廠中所有作業建模,是協助廠商快速應對市場變化的法寶。
產業研究機構Yole Group(Yole)預測,矽光子平台的成熟程度和快速發展的生態系統預計將於2027年為資料通訊(Datacom)帶來54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如今,物聯網和雲端伺服器(Server)需要傳輸的資料量增加,矽光子將以高資料傳輸量成為資料中心的救星。
高速數位介面傳輸速率不斷翻升,使得訊號完整性的設計備受挑戰,唯有善加運用量測儀器與模擬軟體工具,才能盡早找出破壞訊號一致性的根本原因,打造出更高效能的高速數位電子產品。
是德科技(Keysight)10月19日以「創新 即刻實現」為題,舉辦「是德科技電子量測論壇」,攜手產業鏈合作夥伴向業界展示超過20個最新解決方案和應用,並揭櫫5G/6G、自動駕駛技術、量子與高效能運算及數位分身四大技術的發展趨勢,透過24場專業研討會深度解析生態系統競爭優勢及技術發展藍圖,加速實現創新布局。
矽光子技術利用半導體製程,將分立的光或電元件製作成微型積體化晶片,以有效提高元件密度,增加總體操作速率,在摩爾定律矽電路逐漸走向瓶頸之際,有機會再創光子晶體的成長曲線。
羅德史瓦茲(Rohde & Schwarz, R&S)近日宣布其2022新品,包括高速示波器MXO 4系列、阻抗分析儀LCX與MFIA,以及兩款電源量測設備(SMU)NGU 201和401,持續升級研發團隊(R&D)所需儀器性能。
面對遊戲技術由雲端走向手機的必然趨勢,晶片設計業者持續思考如何突破算力、GPU架構、以及溫度的限制。此外,隨著影像解析度和內容複雜度提升,如何滿足使用者體驗需求也將成為關鍵。行動GPU三個主要導向分別為能效導向、性能導向及超級算力,提升能效滿足行動平台長效續航的需求,再嘗試堆疊性能,提升算力,釋放更多的創新機會。
在Intel Innovation 2022大會上,英特爾宣布推出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系列。全新第13代Intel Core系列包括六款新的不鎖頻桌上型處理器,最高達24核心和32執行緒,時脈高達5.8GHz,可提供最佳的遊戲、串流和錄製體驗。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