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由工研院主辦的2019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研討會(VLSI)於23日登場,聚焦在最熱門的AI、5G、自駕車、半導體異質整合、2D材料等相關技術產業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並邀請Intel、IBM、台積電、安謀、美光、高通、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台灣大學等國內外一線廠商及學校專家與會進行分享。為表彰台灣半導體、電子、資通訊、光電及顯示等產業有傑出貢獻者,ERSO Award也於VLSI會中宣布2019年度得獎人名單。
自駕車發展已成為汽車與半導體產業銳不可擋的重要趨勢,而為加速台灣在自駕車方面的研發與測試進程,國家實驗研究院與輝達(NVIDIA)也在18日簽訂合作意向書,展開台灣智駕測試實驗室與NVIDIA自駕車系統開發驗證平台的合作計畫,包含自駕車虛擬模擬軟體、決策系統與自駕車體等項目,提升相關技術研發動能。
智慧城市的建設是當前全球技術發展的趨勢。而物聯網技術、感測設備與平台資料的匯整,也促成城市安防系統的升級,成為產業焦點。中國有業者將NB-IoT導入智慧煙感系統中,透過NB-IoT網路進行即時的火災監控與告警,創造出完整的商業模式。
2021年將會是4G C-V2X商用元年。C-V2X標準與技術陸續到位,2018年即有豐田(Toyota)、福特(Ford)與通用汽車(GM)陸續宣布聯網汽車量產時程,甚至於2019年MWC展會上,吉利亦宣布將於2021年量產V2X車款,正式為車聯網發展擘畫新時代藍圖。
蜂巢式IoT雖然起步較晚,但在各國電信商與電信設備業者的投入之下,基礎建設已越來越完備,而晶片與模組商也持續投入新產品的開發,使得蜂巢式物聯網市場發展越趨成熟,更有望在2019年實現大規模商用。
車用感測系統的發展為近期自駕車的重點,訊息蒐集、解讀、融合、判斷就是車輛是否能自主的要點。感測技術的改善,感測融合與相關演算法及AI深度學習的導入與資料、訊息與命令迅速處理並低延遲傳遞,有助自駕車產業發展再邁進一大步。
2019年各國5G服務陸續商轉,不僅是電信產業,未來5G服務將進入各垂直產業領域,同時導入人工智慧(AI)。面對不斷擴大的商機,Nokia除了固守電信設備領域之外,也積極發展「Future X for Industries」工業4.0的產業自動化策略,導入認知協作中心,強化5G網路智慧化並提升效能。
智慧型手機可說是2019年MWC的焦點,包括5G晶片方案與智慧型手機、折疊機以及多鏡頭照相功能在技術都有大幅的突破,而技術的進展也促成手機設計方式、選用材料的改變,為零組件供應鏈帶來新的挑戰與發展機會。
台灣不僅是半導體王國,亦是培育AI軟硬體人才的好地方。看好台灣教育及科技產業生態環境,Google日前宣布擴大招募與人才培育計畫,在新北市的台北遠東通訊園區(Tpark)打造全新辦公園區,全力推進台灣人工智慧(AI)與數位教育普及發展,同時亦計畫增加聘用數百位台灣員工,藉此強化Google在台灣軟硬體研發能量。
為滿足室內定位市場不斷成長的需求,藍牙SIG在日前推出藍牙5.1,並將尋向功能(Direction Finding)正式納入規格中,使搭載了藍牙技術的裝置可偵測藍牙訊號方向,提供公分等級的定位精準度。新規格的推出可望為藍牙在定位市場的發展注入新的動能,而相關IP與晶片商也陸續推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搶攻室內定位服務的龐大商機。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