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IoT裝置在設計之初未考慮安全性,所以存在不少弱點,可能導致用戶的攻擊面擴大,在各界日益關注物聯網資安議題之際,針對IoT平台與產品設計所提出的SESIP,因而受到各界矚目。
Robotaxi在美中對抗的背景下加速發展,預計將全面帶動車輛自駕化層級,同時提升車輛智慧化與環境智慧化,能有效提升自駕層級,帶動背後數以兆計的龐大商機。
韌體分析(Firmware Analysis)工具涵蓋多種技術,例如Wi-Fi、O-RAN、CAN Bus及藍牙的韌體測試,並與台灣耀睿實驗室合作,專注於O-RAN韌體的深入分析,為O-RAN相關產品的開發者提供專業支持。
RED將無線設備分為三類,包括基本聯網、個人資料處理,以及金融存取裝置,並提出多項資安要求,如保護系統基本功能、防止個資洩露與避免金融詐騙等。
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等新興應用驅動台灣數位經濟蓬勃發展,成為產業轉型的契機,但也必須正視隨之而來的資安風險。落實零信任控管,可為安全可信賴的數位環境奠定基礎。
針對敏感數據的管理,萬述寧強調,CMMC要求企業建立嚴謹的數據流圖,涵蓋資料處理、儲存、傳輸等,以確保資料的機密性、完整性與可用性。
在全球物聯網安全規範中,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的EN 303 645和EN 18031可說最受矚目。EN 303 645提供針對基本物聯網安全問題的指引,例如避免使用預設密碼。
無論生成式AI帶來何種新興資安風險,對於資料的保護,仍須回歸到軟體與硬體安全的防禦。
AIoT的發展,使得物聯網系統軟硬體組成更加多樣複雜,導致供應鏈安全風險增加。提升供應鏈透明度、實施SBOM和區塊鏈技術,是應對這些挑戰的關鍵策略。
講求安全、可靠的車用產品與系統,除了滿足功能安全的要求,也必須因應日益嚴重的資訊安全問題。完善的汽車資安防護,才能防止車主的人身與財產安全受到駭客威脅。
隨著工業控制系統(ICS)和物聯網(IoT)加速融合,工控領域的資安挑戰日益嚴峻,全球法規亦更加嚴謹,以外銷為主的台灣企業,勢必須跟進合規,以降低營運風險。
現代消費者期待個人化體驗,軟體定義技術成為汽車實現沉浸、安全與高效座艙的關鍵。為滿足對資訊娛樂和ADAS的需求,業界須以低成本提供先進半導體解決方案,並支援E/E架構整合、邊緣智慧、高效電源管理與OTA升級等技術。
愛立信消費者行為研究室近日發布最新「2024全球消費者5G報告」,探討5G消費市場的最新發展與趨勢。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