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據Gartner最新預測,2017年個人與商用無人機的市場規模將高達60億美元,三年後更將成長到112億美元,且出貨量將達300萬架,因此,無人機已被視為未來的明星產業。商用無人機競爭激烈,唯有發展專業技術,建立競爭門檻,才能避免淪為價格廝殺。
2013年德國提出的工業4.0戰略可以說是一呼百應,之後數年世界各國紛紛提出智慧製造發展規劃,目標都是希望藉由工業物聯網、虛實整合等技術提升製造系統的產能。因應全球快速走向少量多樣、大量客製化的製造趨勢,工研院智慧機械科技中心透過多項技術,整合完整生產流程,帶領國內廠商跨入生產彈性化與智慧化,讓傳統的加工廠脫胎換骨,提升台灣製造競爭力。
隨著近年來車聯網、自駕車等技術應用的興起,車用電子成為各半導體大廠的兵家必爭之地。從過去的通訊、數位訊號處理到自駕車,算是半導體老大哥的德州儀器(TI),專注發展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等車用領域,更將持續引領次世代駕駛資訊平台研發聯盟的合作夥伴,將台灣車用技術推向國際市場。
羅姆(ROHM)和聯齊(NextDrive)攜手推出Wi-SUN閘道器—Wi-SUN Cube,可作為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和智慧家庭服務中樞,收發資料、了解電力使用狀況並控制電器,有助於發展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以幫助家庭用戶減少10%的用電量目標邁進。
近期汽車產業中,受到熱烈討論的話題不外乎「自駕車」與「車聯網」,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預測,2017年將有2,100萬台透過嵌入式通訊模組或行動裝置連線實現資料連接的新型汽車。此趨勢將使汽車產業朝向以個人化服務的商業模式邁進。
5G和物聯網(IoT)引爆模組化儀器需求勁揚。近期各大科技廠商積極布局5G實驗測試與物聯網裝置開發,推動新興科技發展動作頻頻,不斷墊高高階與中階模組化儀器需求;抓住此趨勢潮流,是德科技(Keysight)順勢推出十款全新PXIe儀器,搶占市場商機。
自動駕駛的願景隨著科技進步逐漸明朗化。汽車內結合各式各樣的感測器,替代駕駛者的感官知覺,傳送給中央處理器分析、學習,提供汽車路況資訊與判別基礎,目前機器是否能取代人類直覺反應或許尚未得知,但無疑是未來值得引頸期盼的焦點。
為使自駕車往更安全的行車體驗邁進,從2016年年底開始有車用零組件廠商透過購併手法布局光達技術;與此同時,除了24GHz雷達感測解決方案外,英飛凌(Infineon)、亞德諾(ADI)、瑞薩(Renesas)、德州儀器(TI)與安森美也陸續推出77/79GHz雷達感測,催動自駕車研發油門。
中國大陸近年積極推動智慧城市發展,其中智慧交通的建設占據重要地位。預計2016-2020年中國大陸智慧交通市場年增速將仍可保持20%上下,吸引來自各行各業的智慧交通企業新血大舉攻城掠地搶進市場,發展風潮勢不可擋。
2017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猶如汽車大展,各家車廠紛紛推出自駕車實驗性車款,包含奧迪(Audi)、BMW、賓士與特斯拉(Tesla)等車廠;為此,輝達(NVIDIA)、英特爾(Intel)與賽靈思(Xilinx)等大廠順勢推出軟硬體結合的人工智慧(AI)解決方案,大啖自駕車新商機。
低功耗廣域網路技術於2017年紛紛在各個應用領域擴張自己的實力,市場上的LPWAN大戰一觸即發,產業競逐精采可期。本次活動結合近年炒熱智慧應用議題的智慧城市展,深入探討廣域物聯網的技術、應用與市場趨勢。
自駕車與智慧製造為快閃記憶體儲存帶來新興的機會與挑戰。車用與工控系統標準化程度低、客製化程度高,對相關業者來說是全新的市場機會,但也同時在產品穩定性、功能安全、可靠度與品質上帶來許多挑戰。
自駕車已經成為汽車業未來的趨勢,但在安全性方面仍有種種問題待解,例如如何偵測周遭環境即時做出反應、預防惡意入侵確保行車安全等等,都有待各家廠商努力克服,目前許多研究單位也開始彼此分享研究成果,期望讓無人駕駛的夢想早日成真。
意法半導體(ST)全力布局行動裝置商機。ST發表第三代雷射測距感測器--VL53L1,其搭載FlightSense技術,並採用新的矽智財和模組層級架構,首次在模組上導入光學鏡頭。新增的鏡頭可提升感測器的核心性能,同時具備許多前一代解決方案沒有的新功能,包括多物體檢測、於遠距離測距時免除來自玻璃蓋板所產生的干擾,以及可程式化的多區掃描。
2017年將是居家機器人與娛樂休閒機器人百家爭鳴的一年。居家服務機器人將扮演智慧家庭中樞,如:Amazon Echo、華碩Zenbo、豐田Kirobo Mini、夏普COCOROBO及美國Jibo、法國Buddy等。而娛樂休閒型機器人也開始進入商用場域,例如:軟銀(Softbank)Pepper於銀行、店家等,日立EMIEW3於機場導覽、台灣金寶電子機器人於銀行、百貨零售業等。
為搶搭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市場商機,各式各樣的360度環景相機正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來,促使VR內容產業更加多元化,加速VR應用市場快速成形。360度環景相機目前最主要應用於直播、運動、監控,商業用與消費用均有廠商布局。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提出「掌握需求情境,結合產業優勢,驗證示範場域」三大策略為2017年台灣汽車產業重點趨勢。近期全球半導體需求顯現,台灣出口復甦步伐拉大,加上2017年全球景氣將觸底緩升,均有利於出口展望。IEK針對汽車與零組件產業觀測,2017年整體車市景氣調整後將逐季增溫,台灣汽車產業產值預測將成長約4.4∼5.4%,附加價值率可望創下連續4年提升。
施耐德(Schneider Electric)宣布推出新一代EcoStruxure架構平台,具有開放性、可擴充性與互通性,整合控制端到應用端的架構,可為樓宇、電網、工廠和資料中心實現安全又可靠的能源管理。
在車用高功率半導體、光源與射頻(RF)三大應用需求加持下,化合物半導體(Compound Semiconductor, CS)將有遠優於單晶半導體的成長速度。根據Strategy Analytice與SEMI的報告指出,化合物半導體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0年成長至44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12.9%,遠優於矽晶半導體的成長速度。
2017年CES大展熱門焦點之一就是「無人機」。由於無人機性能及可攜性提升,並簡化操作介面模式,使得市場熱鬧非凡。在此狂潮之下,業界進展不斷,UL祭出安全標準,而德州儀器也推出新產品加強電池續航力,可望促進該產業更為成熟。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