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氮化鎵(GaN)的金屬-絕緣體-半導體(MIS)HEMT在5G先進高容量無線傳輸應用正被廣泛研究。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近期發表了在8吋矽晶圓上製造的氮化鋁(AlN)/氮化鎵(GaN)MIS-HEMT,該元件能在28GHz的操作頻率下展現高輸出功率及能源效率。
業界正在針對兩種不同的射頻(RF)應用案例進行研究:(1)將氮化鎵(MIS)HEMT用於行動裝置的功率放大器電路,操作頻率相對較低(電源電壓VDD低於10V);(2)電源電壓VDD高於20V的基地台。針對第二種應用,GaN-on-SiC的發展潛力更大,但碳化矽(SiC)基板的成本高昂,尺寸也較小;將氮化鎵(GaN)HEMT整合在矽基板上提供了可觀的成本優勢,也利於這項技術持續擴大規模發展,但基於GaN-on-Si的(MIS)HEMT性能卻不盡理想。
imec研究員暨先進射頻研究計畫主持人Nadine Collaert解釋,該技術的挑戰在於以高頻運作(即小訊號的截止頻率fT及最大振盪頻率fmax),同時達到高輸出功率與高能源效率(即元件的大訊號性能)。imec於2023年IEEE國際電子會議(IEDM)所展示之矽基氮化鎵(GaN-on-Si)MIS-HEMT技術,鎖定配備氮化鋁(AlN)阻障層的矽基氮化鎵MIS-HEMT,以此滿足基礎設施對高功率空乏型(d-mode)元件及行動手持裝置對低功率增強型(e-mode)元件的需求。
Collaert表示,這些氮化鎵MIS-HEMT具備相對鬆散的閘極寬度(100nm),在不同性能指標方面展現絕佳的性能。具體來說,針對10V以下的低功率應用可以達到2.2W/mm(26.8dBm)的飽和輸出功率(PSAT),並在28GHz的操作頻率下,達到55.5%的功率附加效率(PAE)。
此外,針對20V以上的基地台應用,該技術在28GHz操作頻率下也展現了大訊號性能,包含2.8W/mm(27.5dBm)的飽和輸出功率(PSAT)及54.8%的功率附加效率(PAE)。Collaert補充,imec的氮化鋁(AlN)/氮化鎵(GaN)MIS-HEMT仍屬於空乏型(d-mode)元件,未來將透過進一步的元件堆疊工程技術來開發增強型(e-mode)元件。
為了改良元件性能,需要針對氮化鋁(AlN)和氮化矽(Si3N4)元件層厚度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全面性研究,這些元件層分別用來當作截止阻障層及閘極介電層。舉例來說,超薄的元件堆疊能實現高頻運作,但也會在大訊號性能方面出現因電晶體陷阱所誘發的電流崩塌(Current Collapse)及元件崩潰(Breakdown)現象。
在IEEE國際電子會議上,imec也展示了針對導通狀態下的氮化鎵HEMT崩潰元件的更廣泛研究,揭示該機制背後的可靠度議題。Collaert表示,這些基礎研究提供imec一套模擬平台,可以針對特定應用案例,進一步優化其氮化鎵堆疊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