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創AIoT 智慧建築 建築資訊模型 IoT ADI 台灣建築中心

ADI/台灣建築中心推動BIM導入智慧建築

2022-07-19
由教育部指導的創創AIoT競賽2022迎來第六屆,持續推動學生發想創新應用,今年更因應各國智慧建築趨勢,以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為題設立智慧場館組別。台灣建築中心(TABC)作為協辦單位,在比賽中推廣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從產學合作開始實現政策願景。亞德諾半導體(ADI)同為本次競賽的合作企業,提供Eagle Eye人流監控、煙霧偵測器及水質偵測器等模組,期能藉此機會開始將BIM導入業界應用,並從建築觀點找到解決方案的新角度。
ADI

(左起)ADI總監詹耀榮、台灣建築中心經理林穎立、ADI經理陳曜桎

ADI亞洲區經銷商策略總監詹耀榮表示,智慧建築通常滿足三大要點,即舒適、安全和效率,典型範例如阿姆斯特丹Edge酒店,裝有三、四千個感測器,隨著陽光溫度進行調節,不僅住起來舒適,也能藉此提升能源效率;哈里發塔則採用狀態監測(CBM)管理電梯馬達,可觀察馬達故障前的預兆提前維修,提高安全性。此外,許多廠商也開始將電動車的電池管理系統(BMS)套用在家庭電池上,讓太陽能板等產生的綠能可以預儲進電池,在缺電時派上用場。

台灣建築中心身為官方推動建築業轉型的力量,從20多年前開始推動綠建築標章,到現在隨技術發展推廣結合物聯網(IoT)和BIM的智慧建築,意圖以法規引導產業走向。針對2050年淨零(Net Zero)目標,智慧建築將成為節能關鍵,而萬物皆可聯的物聯網時代到來,無論是BIM或是設施管理(FM)都離不開物聯網。

BIM能夠整合並分析環境及設備營運等數據,以便找出適合的解決方案,並透過視覺化模型協助建築規畫。若BIM結合物聯網,將可從多個感測器收集數據,即時監控營運狀態。台灣建築中心董事長周光宙表示,現在BIM技術仍主要應用在設計及建造階段,但建築生命週期長,BIM和物聯網在後期設施管理的應用尚待發展。該中心部門經理林穎立也表示,許多公有建築和大型企業已經採用BIM,近來企業永續經營ESG概念逐漸受到重視,BIM將成為其中的重要技術。

未來,台灣建築中心計畫採取先新後舊的方式,從新建築開始,透過補助和電費控制逐步推動智慧建築發展,而ADI也將持續投入智慧建築相關技術應用。ADI銷售經理陳曜桎表示,這次競賽與台灣建築中心交流讓ADI發現新角度,除了像以往提供解決方案給製造商,還注意到使用者和維修人員等另一個市場面向。ADI期待未來能和建築中心持續合作,並藉由競賽討論技術在特定場域的應用。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