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政策積極推動 光纖列車駛進亞洲

2006-11-21
近年網通市場熱門議題圍繞在WiFi、3G、WiMAX…等無線通訊技術與產品上,關於有線通訊基礎建設技術與議題似乎不再是矚目焦點,但是無線通訊議題的過度炒作,卻反而造成網通產品發展遭遇瓶頸。從2005年底開始,台灣網通廠商紛紛提出相同的問題,「下一波產品可以做什麼,產品市場需求為何?」本專欄即因應上述疑問而生,並概分為「光纖量利的亞洲」、「重燃戰火的美國」以及「築夢踏實的歐洲」等三個議題,期望透過深入淺出的分析,對各家廠商未來產品發展規畫有所幫助。
近年網通市場熱門議題圍繞在WiFi、3G、WiMAX…等無線通訊技術與產品上,關於有線通訊基礎建設技術與議題似乎不再是矚目焦點,但是無線通訊議題的過度炒作,卻反而造成網通產品發展遭遇瓶頸。從2005年底開始,台灣網通廠商紛紛提出相同的問題,「下一波產品可以做什麼,產品市場需求為何?」本專欄即因應上述疑問而生,並概分為「光纖量利的亞洲」、「重燃戰火的美國」以及「築夢踏實的歐洲」等三個議題,期望透過深入淺出的分析,對各家廠商未來產品發展規畫有所幫助。  

本文探討的亞洲地區包括台灣、日本、南韓等寬頻網路較早發展之區域市場,以及中國與印度等具備市場發展潛力之網路新興國家。值得注意的是,亞洲光纖基礎建設多具政策主導特性,因此本文從各國政策面向切入,分析各國光纖網路基礎建設發展規畫,作為探討潛在市場商機之基礎。  

M-Taiwan挑戰行動無限  

近期各國多將寬頻網路建設視為知識經濟基礎建設、推動社會經濟與科技發展,以及活絡經濟與通訊媒體服務業向上成長的關鍵因素,寬頻網路建設儼然已為國家競爭力關鍵性要素。  

目前台灣電信接取網路以提供頻寬10Mbit/s以下、DSL居多的銅線級傳輸服務為主,對於未來高速大容量的寬頻應用服務需求稍顯不足。因此,行政院經建會在「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中,將寬頻服務列為「通訊媒體服務業」中的優先發展項目,針對通訊媒體服務業產業特徵與寬頻服務發展所面臨課題,規畫出「寬頻e化網」計畫。台灣寬頻服務發展遠景是創造無間隙e化生活環境,讓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透過任何網路與設備,都能接取多元化寬頻服務與應用。  

至於政府與民間的合作關係,乃由政府建構促進產業發展的環境,包括修改相關法律與制度、支援技術開發、人力養成、進行使用需求與環境調查等;民間單位則涵括建構商用網、提供服務,建立寬頻投資策略、開發寬頻服務與數位內容、普及寬頻服務與數位內容、開發核心與應用技術等議題的運作。台灣寬頻網路產業在政策支持下,期盼隨著「e-Taiwan」與「M-Taiwan」的基礎建設成熟,創造出數位內容產值達新台幣1兆元的新興產業。  

M-Taiwan是透過寬頻網路基礎建置,結合雙網手機,以行動服務、生活、學習應用出發,進而塑造行動城市,建立行動台灣,整合有線與無線、雙網服務、語音數據、視訊及網際網路,提供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皆有品質保證的無間隙寬頻網路服務。  

配合行政院的新十大建設,分以「寬頻管道建置分項計畫」及「行動台灣應用推動分項計畫」兩大工作項目進行,主責機關為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實際執行方面,寬頻管道建置分項計畫以內政部為指導單位,負責寬頻管道建置的推動及督導;行動台灣應用推動分項計畫則由經濟部為指導單位,負責興新無線寬頻應用之推動。為了推動行動通訊,行政院以5年新台幣370億元的預算,規畫多項執行項目。該計畫的最終目標是提供光纖接取迴路抵達三分之二的家庭與420萬以上用戶,以及企業達1Gbit/s、家庭達100Mbit/s頻寬,每單位資費成本所獲頻寬可望領先韓國。  

u-Japan打造無所不在的網路  

e-Japan與u-Japan是日本政府大力推動的兩項政策,e-Japan目標是期望在2005年成為世界最先進IT國家,主要內容包括寬頻基礎建設、電子化政府、電子商務等促進e化內容。期望打造網路無所不在(Ubiquitous)社會的u-Japan計畫目標,並在2010年成為世界ICT最先進的國家。  

據日本2004情報通信白皮書中指出,Ubiquitous社會環境形成以後,將創造相關市場如網路基礎建設、網路應用服務、資訊通訊相關設備/裝置、軟體應用平台等極大的產值。舉例來說,2007年預計達到59兆日圓、2010年達87.6兆日圓的產值。其中預計利用網路所發展出的電子商務產值高達28 兆日圓、電器設備近18兆日圓、基礎建設也有19兆日圓的產值(表1)。  

另一方面,Ubiquitous社會的建構,對日本整個產業將產生巨幅的經濟生產誘發效果:預計到2010年將產生120.5兆日圓產值,其中資訊與通訊產業即帶來45兆日圓以上的產值。根據預測,從2003~2010年,累積誘發的生產金額超過611兆日圓,日本政府相信,隨著Ubiquitous社會的實現,將對原有產業帶來更多商機。  

南韓三管齊下擴大網路應用  

近期南韓政府在資訊基礎建設的推動,具體政策包括IT 839、韓國資訊基盤計畫與BcN計畫等三項。  

IT 839是由韓國資訊與通訊部所提出的計畫,該部認為韓國已經具備世界級IT的寬頻網路與行動通訊基礎建設,且韓製半導體、行動電話、TFT LCD、數位電視、網路遊戲等,都在全球市場占有不小比重。因此,南韓政府希望藉由基礎產業實力向上開發新的服務、生產技術來創造市場需求,要在2007 年進入全球IT產業前5強,同時達到國民所得20,000美元的目標。  

IT 839的計畫推動時間是從2004年起到2010年,最終目標要將韓國帶入高度IT開發的環境,期望提供韓國國民便利、便宜、多樣化的寬頻網路環境。  

至於IT 839計畫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在服務市場端,預估從2004年的2.6兆韓圜成長至2007年的10兆韓圜;2004年整個IT產業生產製造較2003年成長14.8%,預估2007年可達380兆韓圜;再看出口金額,也預估自2004年的70兆美元,成長至2007年的110兆美元(表2)。  

至於韓國資訊基盤計畫(Korea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KII),則預計分3階段完成,第一階段為基礎建構期,執行時間是1995~1997年,主要內容包含︰全國各地區155M~2.5Gbit/s的骨幹傳輸網路建設;主要城市超高速交換網路(ATM)建置;針對10,000處以上與教育、研究等單位相關之公共機構,提供頻寬45Mbit/s的服務等。第二階段為完成期,執行時間是1998~2000年,規畫完成全國144各地區骨幹網路架設、ATM建設完成與服務提供。第三階段為高度化期,實施時間為 2001~2005年,內容包含增加骨幹網路傳輸與ATM需求的建設,以提升網路傳輸的密度;並針對32,000處相關機構提供622Mbit/s頻寬的服務。  

據悉,韓國政府分別為這三階段投入1,726億韓圜、2,226億韓圜與4,162億韓圜,合計達8,114億韓圜。而營運商已於2005年提供84%家庭(約1,350萬戶)最低1Mbit/s頻寬之連結,與平均傳輸速度高達20Mbit/s的高速電信服務。  

南韓政府在2004年時推動BcN(Broadband Converged Network)計畫,計畫宗旨是整合有線與無線網路、語音及數據、視訊與網際網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提供消費者寬頻、品質保證的無間隙網路服務。  

BcN計畫總共分3個階段推動,第一階段為基礎準備期,實施年限為2004~2005年,主要執行項目為確立計畫細節與標準模式,以及建置先期網路試點與實驗性服務。第二階段為建置期,實施時間為2006~2007年,執行項目包括擴大BcN計畫並開始提供商業性服務,以及提供大於100Mbit/s的光纖到府(FTTH)接取迴路至500萬個家庭。第三階段是成熟期,計畫完成時間在2008~2010年,主要完成全國BcN相關建置,以及提供同樣大於 100Mbit/sFTTH的接取迴路至1,000萬個家庭。  

南韓政府期望BcN計畫在2010年時,相關的通訊廣播市場的出口值可達到135億美元,生產值達95兆韓圜,雇用的人力達37萬人。  

新興地區仍待急起直追  

中國大陸政府在寬頻網路推動並無多樣化與完備性規畫,比較明確的僅有在十五(2001~2005年)期間,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第一批課題中,制訂基於千兆乙太網的寬頻光被動元件光網路(EPON)系統。此外,中國信息產業部通過APON(ATM PON)接入技術與測試要求,一併通過APON155Mbit/s光突發式收發模組技術要求的通信行業標準。而中國通信行業標準協會曾在2005年3月8 日時,由接入網工作組在第六次會議中徵求EPON技術要求意見稿。除此之外,中國官方並無完整與明確的法規或政策推動。  

至於印度地區,2004年以前,印度寬頻普及率為0.02%,網路普及率為0.4%,個人電腦普及率約0.8%。根據印度通訊和資訊技術部2004年寬頻政策,計畫將寬頻速度由64kbit/s提升至256kbit/s;寬頻用戶預計在2007年成長為900萬戶,2010年要達到2,000萬戶; 2007年網路用戶要到1,800萬戶,2010年要成長為4,000萬戶。  

印度政府的電信政策主要為第十個5年計畫(2002~2007年),預計投資1.7兆盧比(約38億美元),分別興建5,000萬門電話號碼、3,000 萬門手機號碼和2,000萬個網路連結。另一個主要推動政策為NTP-1999(National Telecom Policy 1999),將開放電信市場,電信執照從10年延長為20年,開放原先由政府壟斷的國內長途電話服務,電信業者可同時經營有線、無線及其他的電信服務。  

電信基礎建設形成了強大的購買需求,依據Morgan Stanely的估算,在2004~2008年間,印度電信設備市場將創造194億美元的大餅,成為未來全球寬頻設備市場新重鎮。  

數位家庭磁吸效應大  

亞洲各國積極布建光纖到府的真正目的在於迎接數位家庭時代的來臨。數位家庭相關議題從2003年開始,由於受到DSL與Cable寬頻用戶持續成長的帶動,在市場上被熱烈討論。  

然而,由於至今數位家庭尚未真正來臨,寬頻接取到家頻寬不足,也被視為關鍵因素。舉例來說,數位電視服務為數位家庭重要應用項目,而高畫質電視 (HDTV)一個頻道所需頻寬約為20Mbit/s,以現今全球主流寬頻接取ADSL技術,受到傳輸距離造成訊號之衰減,能夠實際提供到家的頻寬僅介於 8M~12Mbit/s。加上家庭透過網路還有網路遊戲、網路語音通訊協定(VoIP)、網路瀏覽(Web Browsing)等其他應用需求,因此一般認為,透過光纖到府或是搭配VDSL,提供用戶100Mbits甚至1Gbit/s頻寬,方為數位家庭基礎建設之可行方案。畢竟當基礎建設完善之後,數位家庭時代才會真正來臨,相關產品商機方可浮現。  

以日本為例,2004年底日本總寬頻用戶數為1,763萬戶,其中光纖到府約243萬戶;而IEK預估,光纖到府用戶數量近期將會持續提升,2008年總計可達3,307萬戶,2005~2008年的複合成長率(CAGR)亦達13.9%(圖1)。事實上,突破1,300萬戶意指至2008年日本地區光纖到府基礎建設才算進入成長期。再加上2010年日本將全面終止類比電視服務,因此2008年開始,日本地區數位家電需求將顯著成長,也將是數位家庭廠商機會所在。  

放眼亞洲地區,日本光纖到府用戶數已居世界之冠,且相關應用服務不斷被提出;台灣除了政策推動外,由於寬頻服務已臻普及,國民逐漸熟悉網路運作,電信營運商也開始規畫FTTx的布建與服務內容;而南韓在政府相關政策輔助下,光纖到府的示範應用點亦運作多年,要從銅線接取轉向光纖接取僅是一線之隔;儘管起步稍慢,中國營運商與地方政府近期也積極布建開發,開始提供光纖到府的服務;印度政府目前則朝寬頻網路努力發展。  

光纖市場的建設雖然不及無線通訊快速或方便,市場的需求也不會突然暴增,但從各國在光纖建設的規畫中,都將光纖建設列為重要基礎建設之一,即可得知道光纖建設除了本身具備的優勢外,更是國家競爭力的展現。  

(本文作者任職於工研院IEK電子資訊研究組)  

(詳細圖表請見新通訊元件雜誌70期12月號)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