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G拚2020年釋照,商轉的意義,不只代表頻寬、速度、低延遲的躍進,更讓很多技術如VR、自駕車、智慧醫療、智慧建築等有所突破而實現。UL日前舉辦安全講座,解析5G發展,並分享安全關鍵。
UL電子科技產業部首席工程師江志翔指出,「5G可視為科技創新應用的加速器,但也讓人們的生活因此暴露在各式的安全隱憂中。」從各種案例如因違反生物特徵辨識資訊隱私法的Sony 機器狗Aibo、特斯拉自駕事故、波音737MAX的飛安危機…等,皆起因於智慧科技發展失速下的安全問題。
為此,UL積極凝聚產官學及其他利害關係者,希望將正確、適當、被證明有效的安全方法,透過共識決訂定產業標準,讓領先的創新企業有更多機會向外界證明其創新安全無虞。2019年二月,UL與美國通訊產業協會(TIA)宣布共同開發與推展智慧建築標準,提前為5G帶來的建築智慧化應用制定各項測試標準。無人裝置是另外一例,UL與MITRE、ECR合作UL 4600無人裝置安全標準,以產品安全自述的創新方法,期望讓製造商更謹慎完善的考量產品安全問題。
UL持續研發各種5G創新應用產品標準,還包括UL 3300服務型機器人標準、智慧建築標準、AR/VR/MR空間計算安全標準,未來更規畫AI人工智慧與ML機器學習等相關標準。江志翔強調「失速的創新可以在安全的實驗室環境發生,而不該在真實生活裡上演。」
在通訊技術方面,UL亦早已深耕5G相關測試與標準的制定,積極參與3GPP的無線通訊標準制定,同時也是PTCRB與GCF等委員會的資深會員,針對5G生態系統的各環節包括政策與標準架構等已做好準備,也將陸續推出相應的檢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