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 德州儀器 工業乙太網路 工業4.0 AI 半導體 嵌入式

TI嵌入式處理器技術推動工業4.0轉型

2024-08-15
乙太網路式工業通訊不是遙遠又無法實現的工廠與製程自動化願景。反而正迅速廣受採用。但在面對成本、複雜性和可擴展性的挑戰時,序列介面仍是有線通訊的標準。這並不難理解,因為要顧慮到IO-Link和RS-485的成本效益及可靠性。設計和軟體工程師也熟悉這些標準。

然而,新的嵌入式處理器技術可透過整合MAC支援,以及對EtherCAT和Profinet等各種工業乙太網路通訊協定的支援,協助加快轉換至乙太網路的速度。本文將由德州儀器(TI)專家分享對工業通訊設計挑戰的見解,以及嵌入式處理器在採用乙太網路上所扮演的角色。

為了滿足現代製程對更高效率和靈活性的要求,所使用的通訊協定必須可因應連線系統快速成長的頻寬。在有了更多感測器和邊緣人工智慧等更高階的處理功能後,前述環境中的系統需要可靠且快速傳輸的資料也愈來越多。而這就是乙太網路最有利的地方,且可提供適用於傳輸延遲關鍵資料的機制,特別是適用於時效性網路和EtherCAT、Profinet等通訊協定。

TI工廠自動化與控制總經理Alex Weiler表示,我們正處於轉型至工業4.0的旅程途中,現在更多工廠都採用乙太網路以滿足現代系統的高頻寬需求,並善用更為資料導向的決策作業。乙太網路可強化工廠與製程自動化的即時功能,進而實現新一代製造,藉此整合更多機器學習、預測分析與自動機器人。

在工業通訊設計中,嵌入式處理器可確保系統間的通訊可靠。其在乙太網路架構網路中仍擔任相同角色,但具有進行更多作業的潛力,尤其在預測性維護與系統監控方面更是如此。

TI處理器副總裁Roland Sperlich表示,從微控制器到微處理器等各式嵌入式處理器,均可協助管理連線系統間與日俱增的資料量,同時確保網路通訊協定間的互通性,因此在轉換至乙太網路架構通訊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TI的AM2432微控制器等裝置可透過更多處理能力、整合式元件,以及開放原始碼和易於使用的軟體等,協助拓展工業系統在即時控制與通訊方面的潛能。

雖然嵌入式處理器在工業通訊設計中的角色並未改變,不過現代裝置若搭配適當的軟體,即可實現最佳的乙太網路架構設計。

Weiler表示,隨著現今嵌入式處理器的運算性能不斷提升,工程師可以透過複雜的軟體,強化其對乙太網路架構通訊協定的即時控制能力。

TI的半導體裝置產品組合從具成本效益的微控制器,到高性能的Arm Cortex A72x架構的系統單晶片,應有盡有。這些產品結合了傳統的即時控制與感測功能,以及先前只有較高階系統才會採用的通訊、儲存、安全與資料處理功能。這些產品也支援各種現場匯流排通訊協定,以及最高達1Gbps的工業乙太網路通訊協定,進而協助設計人員更妥善地管理轉換至乙太網路的過程。

工廠內外的乙太網路連線裝置所構成的生態系統日益擴大,強化其間的連線可望繼續提升效率並使整體供應鏈最佳化。能夠支援與日俱增的感測器所傳輸的更多資料,以及持續提高的處理能力,也代表能在製程中協助提供更多彈性,並可透過邊緣AI功能在網路邊緣實現更高的智慧與更多決策。

TI資深技術人員Pekka Varis表示,工廠邁向廣泛採用乙太網路的旅程從高頻寬即時通訊開始,現在則正擴展至納入AI處理功能。半導體技術的進步讓連線應用程式間可傳輸更多資料,進而可在網路邊緣進行更多決策,而感測器則會主動收集資料。如此即可降低延遲,進而提升運作的效率與安全性。

Upcoming Events

熱門活動

More →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