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光/室內光環境是傳統矽晶光伏技術的弱點,主要因為材料能階無法匹配、人造光源能量密度太低的影響,1000 lux的T5燈管僅有0.19mW/cm2的能量密度,約太陽光的千分之二(1 Sun = 100 mW/cm2),而傳統單晶矽於此環境下的發電效率約落在10%。
2023年,飛立威光能的波導封裝首次將單晶矽光伏模組(22% PERC)於螢光燈下的光電轉換效率首次推上20%,同時透過光遮罩實驗驗證波導封裝可捕捉到176度的入射光角度,此結果也發表在全球最大光伏技術博覽會EUPVSEC。
今年,我們搭配了訴求於低光照維持一定效能的最新24.6% TOPCon太陽能晶片,一舉再將矽晶波導光伏模組的室內光效率推升到23.97%。此結果說明了波導封裝的微聚光效益協助克服了能階不匹配問題,讓高效率單晶矽晶片在弱光環境下仍保持一定發電效能。
同時此量產版模組也讓單晶矽技術加入弱光能源採集市場的競爭行列,更一舉超越訴求於室內應用的各式薄膜技術量產品效率(非晶矽~12%;有機太陽能~15%;染料敏化~16%)。除此之外,矽晶材料已在戶外經過40年以上的市場驗證,更提供了長效耐候的性能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