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GSM系統的單向認證機制存在缺陷,因而讓假基地台有機可趁,惡意人士透過假基地台監測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各種訊令傳輸來竊取私密資料,進行盜用或詐騙,5G非獨立組網也會受影響,所以目前急需威脅偵測機制來偵測假基地台的存在,以保障合法終端用戶的隱私安全。
近年華為積極發展5G技術,並占居5G必要專利的核心地位,引發美國政府的擔憂,導致一連串的禁售風波。此舉也促使中國大陸強力推動國產5G零組件技術,特別是射頻與天線設計,期能擺脫對美國的倚賴。
至今全世界的電腦仍採用「馮紐曼架構」,然而,此架構會導致所謂的馮紐曼瓶頸,且近年對電腦運算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資料密集型應用,譬如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神經網路和生物系統等,為了突破這樣的瓶頸,記憶體內運算因此應運而生。近年來人工智慧的興起,恰巧記憶體內運算非常適用於人工智慧的硬體加速,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加速其發展。
TWS可說是消費性電子產品近期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僅透過藍牙傳輸,就可以擺脫線纜的束縛,直接與手機對接通話與聽音樂,帶動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因此藍牙技術聯盟積極制定新標準,同時藍牙SoC廠商方案則不斷推陳出新,期能搶下市場。
隨著物聯網時代興起,無線通訊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環。但隨著網路需求提升,傳輸技術的進步勢在必行。綜觀現行LPWAN傳輸技術,Wi-Fi HaLow的省電架構挾優勢突圍,為無線通訊市場帶來新氣象。
物聯網發展規模逐漸顯現,成熟的智慧城市基礎建設持續擴大布建規模,新興的B2C商業應用逐漸浮現,廠商在解決方案與應用服務兩端,持續擴大市場與開拓新興應用的挑戰與機會。
物聯網應用具備破碎化特性,因此3GPP持續針對技術規格改善,延伸頻寬與延遲性的技術規格,讓物聯網的應用可以持續擴展,物聯網需求將朝向垂直產業與消費性應用發展,LoRa與Sigfox也致力掌握自身技術的優勢,發展適合的應用領域與商業模式。
2019年5G晶片及相關裝置已陸續面世,為5G商轉開了一扇大門。接下來,5G大規模的商用腳步將向前邁進,其背後仍有不少技術挑戰和市場壓力亟待克服,本文將回顧5G發展的歷程,從中推敲適合未來5G的發展之路。
隨著智慧時代屆臨,5G、物聯網及人工智慧(AI)等科技更迭,使消費者生活型態有所轉變,亦使消費模式豐富及深化。透過「智慧互聯」,使人-貨-市場間的關係進而多元,邁向數位化零售世界。
智慧影像感測技術不斷推陳出新,並大舉滲透進各式各樣的消費性電子,與AIoT的應用市場,可看到影像感測相關解決方案正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來,可望促進智慧影像感測產業更為成熟。
矽光子光收發器晶片可大幅提升資料中心傳輸能力並簡化互聯架構,「矽光子主被動元件平台」計畫整合四組CWDM4波長頻道合計16個通道,開發1.6Tb/s的光發射引擎與光接收引擎,利用現有的技術,著眼於下兩個世代應用需求。
隨著科技發展,臉部辨識技術亦有所更迭。透過專利檢索及分析,得以深入了解臉部辨識所涉及的關鍵字,並分別以領域/技術/應用/專利申請年度別交叉比對;同時針對現下臉部辨識企業擁有的專利進行分析,亦可進一步瞭解臉部辨識科技的影響擴及範圍。
5G為科技產業帶來龐大商機,同時也為萬物互聯打造快速又即時的通道,串聯世界各式各樣的行動裝置,然而隨著聯網便利性的提升,延伸而來的安全疑慮也就更值得深思,也間接推升3D感測方案的需求大增。
對於5G來說,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各地5G商業應用案例遍地開花,同時3GPP Release 16規範制定也取得巨大進展,該規範將於2020年初定案。
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5G)在世界各國與各大企業皆致力於發展相關研究與系統整合下,目前已趨商轉階段。因應無線網路需求的巨幅成長導致訊號傳輸塞車及網路速度跟品質下降,而光纖網路普及性、低損耗與高資料流通量,是解決無線通訊系統位傳輸元率飽和的最佳候選,因此光纖載微波(Radio over Fiber, RoF)的觀念與應用在最近幾年開始廣受矚目。
2017年華碩搭載3D飛時測距(ToF)推出擴增實境(AR)手機,期能透過AR應用刺激手機銷售量,最終卻失敗收場。直到2019年,三星、SONY、LG與OPPO開始相繼推出3D ToF手機,再次掀起3D ToF需求,其中OPPO更推出AR眼鏡,在眾多設備商的帶動下, 有望重新推動3D ToF發展。
基於機器學習的人工智慧,近幾年席捲整個科技產業,幾乎所有科技業者都不敢忽視人工智慧的應用商機跟未來發展潛力,FPGA業者也不例外。包含賽靈思(Xilinx)、英特爾(Intel)與萊迪思(Lattice)、微芯(Microchip)等國際知名大廠,均已針對機器學習推出對應的解決方案。不過,由於各家業者的核心技術與競爭優勢不同,因此在產品定位的選擇上,很明顯地出現「雲」、「端」通吃與集中火力,強攻邊緣運算兩條不同的發展路徑。
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現代工廠生產線的主力,讓全球製造商受益於生產力提升及成本最佳化。在工業4.0和智慧工廠的背景下,最新一代工業機器人正徹底改變傳統的生產製程。這一代機器人是所謂的協作型機器人,也稱為Cobot。這類機器人與人類一起工作,在個別製程提供支援,因為具備高度精準及安全的工作方式,最終可提升成品品質。
目前最熱門的5G使用案例大多圍繞在物聯網(IoT),以及該技術對垂直產業的挹注,尤以工業物聯網(IIoT)最受關注。針對5G-IIoT的應用要求高容量、低延遲與核心網路的建立,預期將型塑出不同以往的全新商業模式。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